10.24 電影《岡仁波齊》對於真實的朝聖活動的記錄與再現,你知道嗎?

電影《岡仁波齊》對於真實的朝聖活動的記錄與再現,你知道嗎?

有一部電影,名字叫做《岡仁波齊》,它是對於真實的朝聖活動的記錄與再現,並且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都說,影片顯得十分真實。那這種真實感是怎麼體現出來的呢? 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

電影《岡仁波齊》對於真實的朝聖活動的記錄與再現,你知道嗎?

一般來說,紀錄片的拍攝導演只需跟隨磕長頭的人,靜靜在一旁用鏡頭記錄他們的一舉一動。導演也確實對事實做到了大部分還原,但還原畢竟是還原,不是事件原本流程的記錄。拍攝之初,導演就對片中的人物以及故事構架有了大體的思路。“其實故事早就在腦海中設計好了,包括影片中關於生死的故事。然後,就是找一個有意思的村子,找人拍攝而已。”在芒康村,導演找到了他所想要的幾乎所有人物,並說服他們扮演。拍攝之前,劇組在村裡體驗生活,並將較為典型的行為事項再次演繹。雖無劇本,但已有劇本的編排在內,而非純粹的客觀記錄。

電影《岡仁波齊》對於真實的朝聖活動的記錄與再現,你知道嗎?

導演同時也是剋制的,不至於使得片子因戲劇性而失掉了紀實風格。比如導演和藏民的對話中,有一個話題是關於騎行進藏的人不幸死亡會怎麼辦的問題,因為感覺有些刻意而未放入成片之中。整部電影巧妙編排出的一種強烈真實感,真實的人物、事件,寫實的場景、細節,通過藝術加工的方式重新講述出來,是生活,同時也是故事,真實與虛構之間的邊界模糊。人物與故事之間的關係不是自發對應,而是凝練、潤色與疊加,導演的干預在此時,不僅是通過干預介入推動故事線的進展,而是在拍攝前就已經有了基於多個故事的雜糅預設,這個設計相較於真實電影的有主題,無大綱而言,是有主題且有故事大綱的

電影《岡仁波齊》對於真實的朝聖活動的記錄與再現,你知道嗎?

在保有主題的前提下,記錄應當遵從實際拍攝的人與事,無論最終是否成為一個完整的,有情節起伏的故事。成敗均包含在內,才是真實電影的本來面目,但是在故事真實發生的情況下,沒有記錄下發生的這一刻,而是將這一故事元素寫入文本,編排過後再次重現,則是對真實電影中“真實”的誤解,畢竟“不要事先編寫劇本”這一條規則被違反。

電影《岡仁波齊》對於真實的朝聖活動的記錄與再現,你知道嗎?

影片中的人物其實只是村民,他們不懂表演技巧,更多的是自我表現和扮演,演員的日常多為即興發揮,從而串聯成自由展開的事件。其實電影一般很少這樣來選擇演員,導演的舉動看似冒險,實際上成就了影片自然、質樸的氣質。村民的原生形象與他們的生活環境相匹配,使影片的整體氛圍和諧,如果沒有長期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經年累月的浸潤,在餵馬、劈柴、祈禱的日常中,是很難展現由內生髮的態度與信仰的。另外,在語言上也保留了當地方言,因為方言便於營造紀實色彩和樸素氛圍。這些都可以讓故事發生即為真實存在這一點令人信服。

電影《岡仁波齊》對於真實的朝聖活動的記錄與再現,你知道嗎?

在畫面內容和場景的選擇上,導演做到了尊重場景的真實,沒有一處場景是搭建出來的,全部尊重事實拍攝,甚至美術也沒有下太多功夫,當地人的屋子景緻本身就具有原生態魅力,刻意雕琢反倒失了靈氣,添了俗氣。因此影片的畫面場景從生活細節著手,不急不緩,開篇近半小時都在描述砍柴、吃飯、聊天、唸經、祝禱等細節瑣事,慢慢將朝聖者一個個集合起來。

電影《岡仁波齊》對於真實的朝聖活動的記錄與再現,你知道嗎?

還需注意的是,當地服飾和裝飾色彩本身鮮豔明亮,但片子的色彩卻偏向沉鬱、暗調,光線沒有明顯暗調而是日常光,這也是考慮到畫面色彩太過鮮明與宗教本身的肅穆莊嚴不太合拍,又不想不讓民俗特色搶了現實生活的風頭。畫面內容和場景方面儘量做減法,沒有因為故事需要而刻意搭建,這一點基本遵從真實電影。

在小編看來,這部電影正是通過上述兩個方法,來體現電影內容的真實性的。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