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核魚雷,一件差點引發世界核大戰的武器,至今俄羅斯人仍在發展

核魚雷,就是這種武器,差一點點就引發了世界核大戰;

古巴導彈危機中,如果核魚雷被B-59潛艇發射出去,現在的你我估計不會坐在這了!

核武器,現今為止人類掌握的威力最大的武器,自從1945年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之後,核子大門就被人類徹底大開了,經過了冷戰對峙,各種核武器層出不窮,原子彈、氫彈、中子彈、核潛艇、核動力航母、核動力衛星甚至是核動力飛機等,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核能在那個時代被應用於各個領域,但是相信很多人對於核魚雷這個名字比較陌生吧?

核魚雷,一件差點引發世界核大戰的武器,至今俄羅斯人仍在發展

超級核魚雷可以引發海嘯

核魚雷

核魚雷,顧名思義,就是將核彈頭裝備在魚雷上,由潛艇攜帶發射,其效果不止於核彈爆炸的威力,在海下引爆的核彈可以造成巨大的海嘯(當然了,足以引發海嘯的核彈當量要非常的大,一般的核魚雷也只是利用核彈爆炸的大範圍殺傷力實施半徑毀傷而已),這也就意味著核魚雷不需要準確的擊中目標,只要爆炸就會對沿海的城市、軍事基地或者海上艦隊造成巨大的破壞力。

核魚雷,一件差點引發世界核大戰的武器,至今俄羅斯人仍在發展

核魚雷,水下核彈

美國的核魚雷

這種武器在冷戰時期非常盛行,在美蘇對峙期間,兩國確實都研製和部署過核子魚雷,美國發展的第一款核魚雷為馬克45(別名也叫Astor),1963年服役,長度5.8米,重量在1100公斤左右,射程13千米,速度40節,攜帶W34核彈頭,威力相當於1.1萬噸TNT,殺傷範圍11公里,不過該魚雷沒有自導能力,發射出去之後無法改變方向,攻擊方式採用大範圍爆炸形成的衝擊波來摧毀敵人的艦隊,無須精確瞄準。

核魚雷,一件差點引發世界核大戰的武器,至今俄羅斯人仍在發展

美國的馬克48型核魚雷

1976年,美國不滿足於馬克45的威力,開始研究下一代核魚雷馬克48,這款魚雷擁有更快的航速、更深的潛水深度,並且配備了制導系統,戰鬥部威力也獲得了極大的提升,能夠在發射後修正角度,提高了命中精度。

蘇聯的核魚雷

而蘇聯人的想法更加瘋狂一些,在50年代,蘇聯的核武發展十分迅猛,各種核武器相繼上馬,核魚雷就是其中之一,最初的核魚雷威力被定為100萬噸,必要時可以攜帶氫彈執行任務,配備如此威力的核彈頭主要原因是蘇聯人想利用大當量的核彈來引起海嘯進而攻擊美國沿海城市,1951年第一個核魚雷設計方案出爐,型號T-15,直徑達到1.5米,長度23米,重量在40噸左右,航速為30節,最大航程30千米,不過這項計劃最終沒有付諸實施,因為這件武器的威力雖然很大,但是射程不足和體積過於龐大等因素導致其被海軍拒絕接收,理由是海軍當時還沒有能夠運載和發射這麼大魚雷的潛艇,1955年時,這項計劃停止。

核魚雷,一件差點引發世界核大戰的武器,至今俄羅斯人仍在發展

正在裝載的魚雷

而蘇聯的第一款實際部署的核魚雷名為T-5,1955年左右研製成功,長度7.6米,直徑533毫米,戰鬥部威力相當於5000噸TNT,可以切換為常規彈頭,和美國的核魚雷類似,最大限度的利用在水中爆炸威力來殺傷敵艦。

核魚雷,一件差點引發世界核大戰的武器,至今俄羅斯人仍在發展

蘇聯的T-5核子魚雷

60年代,蘇聯又開更加強力的ASB-30型和Va-111 Shkval超級核魚雷等。

差點引發世界大戰的核魚雷

古巴導彈危機是人類無限接近核大戰最為危險的事件,沒有之一,而這次事件的主角就是核魚雷,1962年10月美國出動8個航母戰鬥群在加勒比海上包圍古巴,同時也在不遺餘力的搜索蘇聯核潛艇,在此期間共有四艘蘇聯核潛艇遊弋在古巴附近海域,其中的三艘被美軍逼出海面,而最後一艘B-59核潛艇因為電量不足,無法完全浮出,這讓美國人很生氣,為了逼它上浮,美軍使用深水炸彈進行攻擊。

核魚雷,一件差點引發世界核大戰的武器,至今俄羅斯人仍在發展

B-59潛艇參謀長阿爾希波夫

B-59在美軍的攻勢下毫無還手之力,而且一艘潛艇面對美十多艘的軍艦攻擊,只有使用B-59潛艇上攜帶的核魚雷才有逃出昇天的希望,可是一旦這枚1萬噸當量的核子魚雷出膛,那麼世界核大戰必然會降臨,那將是全人類的災難,此時B-59艇長、政委和參謀長開始了歷史上最為關鍵的討論,最後由於參謀長阿爾希波夫的堅持,沒有發射這枚讓人類滅亡的核魚雷。

俄羅斯人的計劃

隨著蘇聯解體,冷戰結束,核魚雷這種武器逐漸退出了美、俄海軍,但是在近幾年普京大帝又開始重視起來這種武器,在2015年時有報道俄羅斯正在研製下一代的水下核武器,也就是我們說的核魚雷,型號為現狀-6,還有一個霸氣的綽號“天啟魚雷”,西方人也將這款武器叫做“波塞冬”,攜帶的核彈頭威力在2萬噸以上。

核魚雷,一件差點引發世界核大戰的武器,至今俄羅斯人仍在發展

俄羅斯的“天啟魚雷”

據俄軍方給出的信息,這款魚雷直徑超過6英尺,長65英尺,重約一百噸,是有史以來體積最大的魚雷,該魚雷使用小型核反應堆作為動力驅動,這意味著它將有無限的續航能力,雖說被稱為“魚雷”,實際上叫他水下無人核彈潛航器更為恰當一些。

這款無人潛航器由專門改造過的潛艇攜帶,到達指定海域被釋放,在海下自主定位目標,自動航行,十分隱蔽,不會像洲際導彈那樣會被導彈防禦系統攔截,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它從哪個方向來,什麼時候發射的,非常有可能在目標附近遊弋幾個小時後才發起攻擊。

核魚雷,一件差點引發世界核大戰的武器,至今俄羅斯人仍在發展

史上體積、質量最大的魚雷

除了隱蔽性好之外,這款魚雷還具有超高的海下運行速度,由水下衝壓發動機代替傳統的螺旋槳式驅動,還有可能使用超空泡技術,時速可達200英里/時,這個速度是傳統魚雷的3-4倍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