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科博會成果豐碩,科技投入向民生傾斜

文 | 本刊記者 劉馨蔚

由科技部、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貿促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北京市貿促會承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下稱科博會)於10月24—27日在北京舉辦。

科博會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北京市貿促會副主任林彬表示,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是決勝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更加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建設科技強國,是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選擇。

本屆科博會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科技創新重要思想,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新發展理念,以“推動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緊迫需求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尖端、前沿領域,集結高精尖技術成果和產業集群,推介一批優質項目,探討科技產業發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新引擎,助推世界科技強國建設,以實際行動向新中國70華誕獻禮。

本屆科博會期間,共有2個國際組織、33個國家和地區的57個代表團組參加各項活動;全國21個省區市代表團參展參會;主展場共接待各界觀眾約6.5萬人次;主題報告會和11場論壇受到廣泛關注,247位國內外知名人士登臺演講,6800多位業界專業人士到會交流;14場項目推介交易活動,吸引國內外3100多位客商到會交易。

據不完全統計,本屆科博會期間共有技術交易、產業合作簽約、交易項目88個,總金額達286.01億元人民幣。與往屆相比,簽約項目呈現四個特點:一是高精尖產業持續發力,絕大部分項目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醫藥健康等十大高精尖產業,佔簽約、交易總額的91%;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成績顯著,共簽署京津冀協同發展項目52個,金額達149.12億元;三是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多個項目鏈接大型企業與科研院所、科技人才,體現政產學研用一體化;四是科技跨界融合方興未艾,多個項目是科技與金融、科技與農業、科技與文化、科技與教育深度融合的成果。

科博會成果豐碩,科技投入向民生傾斜

高精尖產業亮點頻出,自主研發注入科技新動能

本屆科博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集中展示原始創新和自主創新成果,引領全面創新。

突出關鍵核心技術,充分體現科技之重。主展場匯聚一批高科技製造龍頭企業,人工智能應用生態、5G應用場景和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等新興科技悉數登場,諸多前瞻性、先導性和顛覆性的前沿技術集中亮相,一批國家重大科技突破成果、軍民融合項目和智能製造產品,集中展示中國科技變革新動態,奏響科技發展主旋律。

其中,嫦娥四號探測器、“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和深水工作船等大國重器成為亮眼“C”位,挺起了中國創造的脊樑。6000噸海警船、海洋石油982、深水工作船、挪威智能漁場和全球首艘智能超大型油輪等科技成果引人矚目。

“人工智能”貫穿各會場和展區,從電子產品、汽車、醫療產品到服務解決方案,從臺前的展品到後臺的政府服務,盡顯科技創新風采。從“中國芯”到“中國雲”,集中展示了移動通訊芯片、物聯網芯片、閃存芯片、安全芯片、無線連接芯片等70餘枚重點芯片。

其中,電子信息與人工智能展區展示人臉識別、虹膜識別、圖像/語音識別、機器人、智能穿戴設備等技術及產品。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共同展示智慧社區、智慧醫療、未來智慧城市管理平臺、無人駕駛清掃車、安防機器人、垃圾分類、AI猜拳、全景VR等技術產品。

推動智能製造邁上高端。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河北敬業集團、河鋼集團等大型科技企業展示全產業鏈創新成果,引領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

立足首都城市定位,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再提速

本屆科博會深入挖掘首都科技人才、科研院所、科技企業、金融資本聚集等優勢資源,助力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首都科技發展新成果整體亮相。北京市經信局、市科委以十大高精尖產業為主線,聚焦人工智能應用生態、5G應用場景、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醫療機器人產業創新、節能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等,集中展現北京在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中,規劃建設佈局、重大科技成就、創新創業創造等方面的突出成果,體現出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生動實踐。

精心打造“三城一區”展區,宣傳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功能定位、發展規劃、政策舉措,展示“三城一區”佈局基礎前沿和關鍵核心技術、建設國家大科學裝置和科技研發平臺、引入多元化創新主體、打造開放型創新型產業集群和高精尖產業主陣地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

其中,中關村示範區首次以特色園區為參展主體亮相。展覽圍繞智能製造、生物與健康、前沿信息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新興服務業等產業領域,集中展示最新、最亮、最前沿的科技創新成果,90%以上參展成果為首次亮相。

激發創新創業新活力。北京市科協組織開放型企業科協建設成果展,近80家院士專家工作站、企業創新簇、科技社團創新簇示範站參展。首都青年科技創新創業成果展區重點展示青年優秀科技創新創業成果,搭建青年創業政策、金融、培訓、交流和發展平臺。

其中,朝陽區以“5G賦能 創新朝陽”為主題,展出朝陽區在國際人才、國際資本、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以及“三國際一未來”發展規劃、國際創投集聚區建設和未來5G技術十大應用場景。

深度融合到多項賦能,數字化產業新業態不斷湧現

以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和區塊鏈為代表的新技術蓬勃興起,使信息技術廣泛滲透經濟社會各領域,產業鏈加速向跨界融合、融通發展、共享共贏的生態圈演進。本屆科博會順應這一大趨勢,助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成長壯大。

在科技與文化、體育融合方面,科技部首次設立科技冬奧展,促進科技與冬奧融合,集中展現一批體現國家實力的高新技術。在該展區,各種“黑科技”閃亮登場。從科學辦賽、智慧觀賽,到安全維護、運動員保障,科技創新已經滲透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每個細節。

其中,首都文化科技融合發展成果展展示文化創意設計和相關科技產品、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新興業態。

在科技與金融融合方面,設立金融科技展區。中國銀行綜合運用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展現智慧金融、場景生態和產品服務等方面創新成果。中國民生銀行展示自主研發分佈式核心金融雲平臺、大數據平臺、人工智能服務體系,奠定科技金融先發優勢。中國金融論壇暨中國金融科技服務論壇邀請境內外金融機構高層,探討金融科技創新與應用。

在科技與教育融合方面,全方位展示了教學設備、教育信息化、功能教室設備和教學資源等領域的最新技術和產品。智慧教育及機器人展區展示了教育信息化技術與裝備、智慧教育系統、平安校園建設整體解決方案等。中國智慧教育發展論壇邀請美國認證協會、緬甸和柬埔寨教育機構高層、國內外知名大學校長或教授、權威機構專家學者和企業家,探討新型教育模式。

延伸區域合作鏈條,構築高質量區域經濟新格局

本屆科博會立足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搭建區域協同創新平臺,推動重大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國際技術轉移。

搭建京津冀協同創新示範平臺。在主展場設立京津冀協同發展成果展區,舉辦京津冀產業合作平臺推介會、京津冀科技農業誠信品牌推介會、京津冀國際商事法律系列活動、京津冀新消費時代科技賦能零售研討會、京津冀數字創意發展研討會、京津冀區域產業項目推介會等系列活動,全面展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5年來取得的重大成果,促進三地更深入合作。

傾力為全國各省區市服務。舉辦省區市重點項目系列推介洽談活動,搭建區域合作交流平臺。利用科博會官方網站、“京貿網”、科博會官方移動客戶端等,促成會內會外、線上線下項目合作,增強參展參會企業的“獲得感”。

打造政產學研用一體化鏈接平臺。國家發改委、科技部、教育部、自然資源部、國家語言委員會等部委,中航科技、中國電科、中國兵器、中核工業、中船重工、國投集團、中國鋼鐵科技、清華控股等大型國企,百度、京東、螞蟻金服、小米、華為、曠視科技等知名民企,以及眾多院所高校、大批“中”字頭行業協會、銀行金融機構深度參與主題報告會、11場論壇等活動,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促進國際技術服務。舉行科技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彙集重大科技項目集中籤約,推動實質性合作。首次舉辦2019北京國際技術服務論壇,邀請17家境外國際技術轉移機構,探討國際技術轉移熱點問題,發佈國際技術轉移項目。

科技投入向民生傾斜,秀出智慧生活新方式

本屆科博會堅持創新導向,聚焦科技綜合服務,突出展示科技發展在製造、交通、教育、扶貧等多方面惠及民生的巨大成果。

推動科技服務民生。綠色創新技術產品展區展示建築節能、供熱節能、資源綜合利用、新能源、清潔空氣等符合北京市產業結構發展方向的先進技術產品。其中,北汽集團帶來新能源汽車最新研發成果和多款越野車型,BJ80越野車填補了國產高性能越野車的市場空白。

助推健康產業發展。智慧醫療健康產品展區全面展示醫療大數據和“互聯網+”醫療新模塊,應用於醫療領域的電子元件、智能硬件等新技術新應用,包括醫療大數據、移動醫療健康、智能養老、醫藥電商,醫療電子產品、智能硬件等。

其中,第十一屆食品科技北京論壇以科技創新為主線,準確對應當下食品安全與健康兩大熱點,探索食品行業的科學創新與技術落地。

促進科學創新與扶貧攻堅深度融合。第三屆語博會通過展覽展示、創意活動、論壇峰會和產品推介等,集聚國內外語言文化的前沿思想和理念、高端技術和產品,搭建中外語言文化信息交流、企業宣傳、產品推廣和項目合作的平臺。

其中,科大訊飛帶來“語言扶貧”APP。該軟件利用語音合成、語音識別、口語評測等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助力語言學習,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幫助各民族群眾快速提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水平。

“走進科博會看北京”系列活動,遴選11家科技創新企事業機構向公眾開放,聚焦新中國成立70年來科技創新工作取得的輝煌成就,展示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的最新成果,讓高精尖科技可感可觸。

科博會自創辦至今已成功舉辦21屆,是中國開展國際科技經貿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為推動高新技術躍升,引領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轉變,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發揮了獨特作用。同時,讓國內外賓客充分了解當代中國科技產業的新進展、新成就、新趨勢,為促進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