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明天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了,疫情會因此而徹底消失嗎?

別山陋石


疫情是由病毒引起的,不是完全靠節氣所左右了的,也不可能隨節氣到來而終止,不過疫情己基本控制,正在向好方面發展,根治疫情已為期不遠。驚蟄節氣意思天氣變暖了,冬眠的小蟲子小生靈可以是時候出來活動覓食了。


愛閤家


之前有很多人預測,新冠病毒將會在驚蟄節氣來臨時消失。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2003年那場令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最後是怎麼消失的呢?除了當年政府及時出臺應對政策,舉國上下共同抗疫,快速啟動小湯山醫院的使用,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隨著天氣的變暖,人體自身的免疫力不斷提高,病毒因為喜冷怕熱,隨著氣溫升高加速死亡。

古人認為“瘟疫始於大雪,發於冬至,生於小寒,長於大寒,弱於雨水,衰於驚蟄”。驚蟄之後,氣溫回升將不利於病毒擴散,疫情的發展將會逐步趨於緩和,如果各國政府措施得力,新冠病毒是完全可控的。但是,如果像現在有些國家那樣把疫情不怎麼當回事,那這樣繼續下去後果真的難以想象了。


金姐的生活小窩


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唐詩有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民諺也說:“春雷響,萬物長”、“驚蟄節到聞雷聲,震醒蟄伏越冬蟲。”這均為驚蟄節氣的特徵。驚蟄時節,各種蟄蟲有感因此開始活動,春雷乍動、雨水增多、氣溫回升,萬物生機盎然,是萬物生長的好時光,該種的農作物都可以開始種了。“驚蟄”節氣後,南方暖溼氣團開始活躍,氣溫回升較快,長江中下游以南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春天來了,萬物復甦。氣溫的回升對我們疫情防控也有好處,春暖花開心情舒暢,免疫力也提升。同時,溫度的提升對病毒生存也不利。

但是近觀最近疫情趨勢,國內已經趨於平緩,新增越來越少,治癒越來越多,這是振奮人心的好現象。同時國外疫情正爆發,日韓鄰近和意大利疫情都很嚴重,確認人數激增,這三個國家都有我們大量的華人華僑,我們對輸入性病例和疫情不能掉以輕心,抗擊疫情仍然任重道遠。

目前,抗擊疫情還需要我們所有人的參與和努力,疫情絕不會立馬消失。從當年非典經驗來看,非典病毒是在夏季最炎熱的七八月份被宣佈消滅的。但是鍾院士說過,疫情在四月份會被控制住。所以,我們每一個公民仍要做好自我防護、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和流動,減少聚集,暫時忍耐。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全民參與人人有責。

我們相信,有國家做後盾,有我們的鐘南山院士帶隊,有我們可愛的醫護人員在一線救死扶傷,有我們全體中國人的參與,我們一定能取得抗擊疫情的最後勝利。待疫情結束,我們盡情撒歡!疫情結束後,您最想做什麼呢?我想和心愛的人,去武漢這座無數英雄戰鬥過的地方去看看。感謝武漢這個城市做出的努力和犧牲,更感謝我們的白衣天使,感謝我們的黨和國家。此生不悔入華夏!


愛吃菜的大害蟲


驚雷一響,春暖花開,陽光明媚,眾志成城在全國人民的一起努力下,隨著溫度的逐步升高,討厭的病毒會被消滅的乾乾淨淨。

《驚蟄》(長卿)

陌上楊柳方競春,塘中鯽鰣早成蔭。

忽聞天公霹靂聲,禽獸蟲豸倒乾坤。

《觀田家》(唐)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廩物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無甲醛不含苯的乳膠漆


現在疫情已經出現勝利的曙光,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萬物生機盎然,陰暗之氣下沉,期待藉助自然規律的運行疫情就此消亡。個人見解,謝謝。



特艾聚


“一鼓輕雷驚蟄後,細篩微雨落梅天”。隨著氣溫的回升,一定程度上對病毒的傳播和滋生會有一定的影響。病毒喜冷怕高溫。但是不能過份依賴,畢竟這是民間流傳的一句諺語。還是那句話,勤洗手,多通風,不扎堆!不聚集!科學防治,一切隨著春暖花開都會好起來的!



青島利劍安保


 驚蟄

咱們中國的古老曆法

一直認為 瘟疫

始於大雪 發於冬至

生於小寒 長於大寒

盛於立春 弱於雨水

衰於驚蟄 今日驚蟄

期待瘟疫早除

中國🇨🇳 必勝


陳懷山


希望如此,實際上很難。

一方面,國內疫情只能說遏制住發展勢頭,局面逐漸向好,但距離完全可控甚至消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從一些潛伏期超長、假陰性、無症狀患者等案例甚至治癒後復發來看,形勢還不太樂觀。

另一方面,國外情況目前逐步惡化。韓國、日本這兩個一衣帶水的鄰邦面臨確診和疑似雙升的局面,以及形勢嚴峻的伊朗和突然惡化的歐洲(德國等),在文化差異、體制以及全球大流動的大背景下,恐怕很難實現國內式的禁足控制。

因為這次疫情我們失去了春節,失去了元宵節,甚至幾乎失去了整體春天,希望這個夏天大家能在熱情裡縱情奔跑吧——不再需要口罩的那種。

加油,中國!


史鑑人生


有可能、週而復始!沒有什麼可以改變的、今天走了的或許還會來!如果人類能真正覺醒、順應自然規律選擇性的技術發展或許會更好。(🏔️也美了、水也美了)


人美不如北美


疫情不可怕,醫生誤病,專家誤國。驚蟄過後,疫情煙消雲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