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一次別離》感嘆信仰與真理的可畏,遺憾人性與愛的慌慌張張

首先,全片無配樂,近乎紀錄片。講述一個非常平常的糾紛,這樣糾紛可在每個國家的法庭上每日上演,本片主人公確因為不同的宗教文化、法律文化背景使得普通糾紛深刻複雜,折射多種解讀,出現不一樣的故事走向。而最終真相的展露還是因為宗教信仰對人的作用。男主人公的心路歷程和感受抉擇其實每一個人都可能經歷過。

《一次別離》感嘆信仰與真理的可畏,遺憾人性與愛的慌慌張張

其次,偶然看見這部片子,代入感很強。說說我還記得和在意的部分,男主角女兒要和她媽媽走之前,男主角說:“如果你認為是我的錯,去把媽媽找回來,我們給他們打電話,安排下給錢的事。”

《一次別離》感嘆信仰與真理的可畏,遺憾人性與愛的慌慌張張

其實男主角也不是不擔心女兒,但他更希望知道真相,不想承認莫須有的罪名。他爭得是一口氣。他的妻子知道他撒了謊,卻不相信他無罪。他的女兒知道他撒了謊卻還相信他。如果一開始瑞茨說了真相,那這個錢給的就變了性質,這就是男主一直在爭論的東西,影片裡每個人都為了這樣那樣的理由去說了謊。

《一次別離》感嘆信仰與真理的可畏,遺憾人性與愛的慌慌張張

而關於事件每句話都真實的瑞茨卻只說了部分真實。如果對代表白色,錯代表黑色,那我們怎麼可以為了避免黑色進入灰色地帶,又怎麼可以因為不在黑色地帶就引以為豪。再者,男主納德想告訴女兒他的推搡不是保姆流產的直接原因,他想讓女兒理解他撒謊是因為迫不得已,法律無情。在我看來,他一直在抵抗,他不願意因為威脅對虛假的事實做出妥協,他不願意遵守不人性的宗教制度,他也在這麼影響自己的孩子。

《一次別離》感嘆信仰與真理的可畏,遺憾人性與愛的慌慌張張

影片中保姆瑞茲的女兒和納德的女兒最後站在了對立面,這也是宗教與自由人性的衝突。電影中,丈夫堅定的要守護的是:父親。這個理由特別充分,毫無辯解的可能。“父親”是不可以拋棄,不可以放棄,不可以拒絕的,是生命的根源,是要用心守護的,假如把“父親”這個概念,替換成千年曆史的【宗教文化】呢?“宗教文化”是不可以拋棄,不可以放棄,不可以拒絕的,是生命的根源,是要用心守護的。

《一次別離》感嘆信仰與真理的可畏,遺憾人性與愛的慌慌張張

而“老年痴呆”的設定,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導演對這種陳腐、僵化、沒有生命力的傳統文明的暗暗諷刺呢?“需要時時刻刻被照顧的父親”,正是“時時刻刻都在影響人們的文化大環境”,而這才是故事令所有人無法掙脫的根源。

《一次別離》感嘆信仰與真理的可畏,遺憾人性與愛的慌慌張張

影片最後,導演沒有告訴我們女兒的選擇,但我希望女兒選擇了爸爸。儘管納德也是一個複雜的人,也會為了私利撒謊,但我更想看到一個健康的社會,一個健康的宗教,一個健康的體制,慢慢滲透和改變這個國家。

《一次別離》感嘆信仰與真理的可畏,遺憾人性與愛的慌慌張張

最後,在這部影片中,每個人物行動的出發點都恰到好處,真實的程度剛剛好,就連沒有出鏡的離婚法官也展示出了性格特點。兩個小時裡,生老病死貪嗔痴一覽無遺,讓觀眾看到心頭隱痛;同時隱藏在大背景裡對文化價值觀的思考和批判,更讓這部電影出類拔萃。越想越覺得,值得回味的地方太多太多了,待我慢慢把關鍵鏡頭補齊,佳作鞠躬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