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山東臨沂王羲之故居出土晉代神雀負雛銜魚薰爐

電視劇中總有這樣劇情,男子偶遇女子,搭訕說:”你好香啊!“

古代女子身上總是香味撲鼻。這與佩帶香囊有關。其實,她們的衣服也是香的。出門前,所穿衣服靠近燻爐燻一燻。身體上噴香料,有香囊,衣服又薰香。遠遠地便可聞得其幽香。

山東臨沂王羲之故居出土晉代神雀負雛銜魚燻爐

神雀負雛銜魚燻爐

燻爐有驅異味,飄香作用。還有薰衣,燻被褥。另外一個重要的作用是祭祀拜佛使用。

青銅器燻爐始於戰國。陝西曾出土戰國時期的鳳鳥銜環銅燻爐。青銅器燻爐延續幾千年。燻爐的繁榮離不開香料。絲綢之路是香料的重要來源。絲綢之路通,香料多,燻爐使用量大,工藝水平便高。漢朝絲路異常繁榮,引進大量國外香料,供貴婦們使用,隨著而來提高了燻爐的品質。漢朝是中國燻爐製作的一個高峰。以山東博山爐最為著名。

山東臨沂王羲之故居出土晉代神雀負雛銜魚燻爐

鳳鳥銜環銅燻爐

神雀負雛銜魚燻爐,2003年臨沂王羲之故居出土。為晉朝之青銅器。燻爐通高16.6釐米。鳳身長20.0釐米,爐身為鳳形,鳳嘴銜一魚,身上有五隻小鳳。底盤敞口,平沿。平底微凸,三乳足。

魏晉時男人更喜歡燻爐薰衣。像王羲之,竹林七賢等等都服用五石散。五石散是由石鐘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等等,研磨而成。吃過後,需要大量運動,才能排出體內的毒素。即便這樣,留於體內的毒很多,致使人壽命不長。大量運動後,會出許多的汗水,身體常常有異味,薰衣便成了必要選擇。

山東臨沂王羲之故居出土晉代神雀負雛銜魚燻爐

博山爐造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