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王漢利:童年的冰車

寒冬時節,走出戶外,看到遠處的一片冰面上,三五成群的孩子們有玩冰車的、有打出溜的、有在冰面上追逐嬉玩的,好是愜意。驀然,童年玩冰車的往事再次浮現在眼前。


朔州文化圈 | 王漢利:童年的冰車

打小記事起,故鄉玩冰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村北自西向東流淌的北河灣,夏天河水潺潺而流,冬天就成了孩子們玩冰車的“天然冰場”。

那時候,別人家的孩子們一般都是大人們給做冰車,而父親當時在生產隊趕馬車,經常外出,與家人聚少離多,指望父親為我們做冰車希望不大。於是,我和哥哥合計,決定自己做一輛冰車玩。

每到放學後,哥倆飯也顧不上吃,開始為製作冰車到處物色材料。而製作冰車,最主要的是木料比較難找,我們早就瞅準村裡大隊電鋸房有現成的邊角廢木料,但是廢料也有用,能當生火柴。找看門的喜爺去要,說啥也不給,幾次三番的磨纏,喜爺還是答應給我們一截木料。從電鋸房拿回了木料,哥倆開始搗鼓著做冰車,借來了隔壁小夥伴的冰車作參照,拿出父親學木匠時多年不用鋸子,找來了長短不一的釘子和8號鐵絲,根據自己所需,把木料截開兩長兩短,上面用薄厚均勻的木板鋪墊,冰車的大體輪廓就出來了。最下面著冰處,用兩根對等8號鐵絲做冰車滑道,再用木棒做了兩把劃冰釺子。記得,安裝冰釺手把時,比較費事,在家裡的灶膛燒紅火炷先燙開眼兒,然後,再直接把鐵絲倒釘進去,然後將釺子在磨石上磨出尖尖頭,這樣,釺子在接觸冰面時才有附著力,玩起冰車不至於打滑。

用了兩中午功夫,冰車終於製作成功,哥倆甭提有多高興了,盼著到河灣的冰面上展示一下我們的冰車。那時,也不懂時令什麼的,反正聽大人們講,每年數九後,天氣會逐漸變冷。由於急於玩冰車,隔三差五與小夥伴們相跟到北河灣“踩點”,看河灣冰凍情況,單等冰凍的那天。

豈曾想,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每到週日,哥倆結伴要到3裡外的河灣查看河水冰凍情況。路上,跑跑跑走走,凍的鼻涕流出用襖袖隨便一擦了事,臉蛋凍成黑紫紅,也不感覺冷。


朔州文化圈 | 王漢利:童年的冰車

三九天,寒風凜冽,河灣封凍。終於等來了這一天,哥倆高興地扛著冰車來到了河灣嶄露頭角。冰面上,早已聚集好多小夥伴,他們都各自帶來冰車,通過冰車賽一決高低。比賽主要看誰的冰車跑得快、耐碰撞、能夠迅速穿越設置的障礙物等。我們的冰車也毫不遜色,雖然沒爭得第一,能夠參與比賽就挺滿足了,畢竟是自己親手製作的冰車。賽罷,就是自由活動了,哥哥和我輪流玩,你推我劃,左拐右竄,好不熱鬧;時而他單獨玩冰車,我在冰上打出溜,總之是一陣也不停歇。雖然打出溜沒有玩冰車好玩,但也別小看,要求的技術還不少,必須得提前助跑,一不小心,重心不穩就會打趔趄,摔個仰面朝天......

我們親手製作的冰車,整整玩了五冬,它伴隨我走過了童年,見證了時代的變遷,現在回想起那些往事,有時,自己還忍俊不禁,感覺有趣好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