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做父母,你會和孩子談心嗎?


做父母,你會和孩子談心嗎?

一項研究表明,你的孩子從哺乳期開始,就有想和爸媽談心的需求。所以建議媽媽哺乳時不能看書或看手機,要專注地看著孩子的眼睛,因為孩子也在看著你,他在用眼睛和你談心。

處在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心理撫慰,家長對孩子的引導,除了家庭的示範性影響,還需要始終保持良好的心理溝通。做父母,你有一個更有趣的角色,是孩子的真心朋友。

學會和孩子談心,孩子會感受到父母對他的尊重,還能學會許多處理情緒的方法,更能培養出陽光快樂的心理品質。

做父母,你會和孩子談心嗎?


有幾種方法希望能幫上家長:

第一、養成和孩子談心的習慣,越早越好。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接觸時間多,出現吵鬧不聽話大哭多半是心理問題,父母一方面要明白原因,更要學會應對。這個時期就是建立談心這個習慣的好機會。談心是一個平等對話的過程,所以父母首先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父母也談出可以這樣或可以那樣,讓孩子有一個選擇的機會,最後是雙方達成約定或承諾。

做父母,你會和孩子談心嗎?


第二、讓談心活動有足夠的儀式感。和孩子談心,不能像玩遊戲,更不同於同學之間的隨意交流。創設比較濃厚的氛圍,往往更能打開心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選擇一個孩子平靜下來的時機,選擇一個不受打擾的環境,一般談心由父母一方進行,先和孩子約定好,建議家長和孩子都放下手中的一切,端端正正面對面,引導孩子看著家長的眼睛,專注地展開。家長一定要有十分鄭重的態度,十分平和的神情,耐心傾聽,溫和表達,在談心前可以約定不爭執,不發火,平等交流。

做父母,你會和孩子談心嗎?


第三、把握談心的時機和節奏。形成習慣的有效的談心可以由家長髮起,也會由孩子發起。

父母要把握談心的時機,不可頻次太多,大小事動不動就談,孩子會拒絕這樣的交流方式。只有選對時機,孩子才樂於參與。

如剛放寒暑假,選一個時間談這個假期的計劃,家長及時給予支持和鼓勵;如長假結束,約個時間,總結一下,回味一下,充分肯定一下孩子好的表現;孩子經歷了一個誤解或情感的傷害,要及時和孩子靜一下談心。

做父母,你會和孩子談心嗎?


第四、寫信是一種極好的談心方式。儘管我們現在有許多和孩子交流的方式,但我一直十分推崇寫信這種傳統的做法。如果不在孩子身邊,或者沒有和孩子約好談心的時間,家長可以採用寫信這種即隆重又直觀的方法。家長工工整整手寫一封信,裝上信封,寫上封面,孩子打開來看,多有儀式感和影響力啊!動員孩子把自己的想法也用書信的方式寫給你,又是多麼有趣有效的交流。

做父母,你會和孩子談心嗎?


其實和孩子交流的方式很多,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子女談心的方法也不盡相同,但作為父母,首先一定要重視和孩子談心,其次是不斷研究和孩子談心的時機和方式,同時和孩子的約定和承諾父母雙方一定要商量一致,最關鍵的是隨著孩子長大,談心要更注意技巧,更有耐心,讓孩子在正確溫情的引導中順利走過青春期,經受應考壓力和情緒波動的考驗。


做父母,你會和孩子談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