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東漢末年,董卓為什麼能拜將封侯?

三國志系列002 | 東漢末年,董卓為什麼能拜將封侯?

董卓,字仲穎,是隴西郡臨洮(今甘肅岷縣)人。在少年時代,董卓就喜歡打抱不平,曾經在羌族居住區遊歷,和各部落首領都很要好。後來董卓回到家鄉種地,有部落首領來找他,董卓就回到家中把耕牛殺了招待他們。那些人見董卓如此豪爽仗義,回去後就收聚了各種牲口千多頭來贈送董卓。

三國志系列002 | 東漢末年,董卓為什麼能拜將封侯?

漢桓帝末年,董卓以六郡良家子弟的身份做了羽林郎。他本身就具有文才武功,臂力之大少有人比,騎在馬上可以左右開弓射箭。後來他當上了軍司馬,跟隨中郎將張奐征討幷州(今山西太原西南)有功,被封為郎中。董卓把得到的賞賜全分給了官吏和將士。

在此之後,董卓又分別調任廣武(今山西代縣西南)縣令、蜀郡北部(今四川汶川西南)都尉、西域戊己校尉等職。但不久就被免職在家。後他又被徵召任幷州刺史、河東太守等職,一直升任到中郎將,奉命討伐黃巾起義軍,結果兵敗受罰,以功抵罪。韓遂等人在涼州起兵時,董卓又被恢復為中郎將,率兵西征韓遂。

三國志系列002 | 東漢末年,董卓為什麼能拜將封侯?

當軍隊到達望垣硤(今甘肅天水西北)以北時,被當地的幾萬羌人包圍。當時軍中糧食已盡,董卓就假裝捕魚,在其要撤退之處築堰阻水,使之變成大池,這樣水流減慢,淹沒了方圓幾十裡地。然後董卓就偷偷地從堰堤下率軍撤退,退完之後挖決了堰堤。當羌人得知董卓撤退的消息後,急忙派兵來追,但是水流已深,不能渡過了。

當時漢朝有六支軍隊出兵隴西,其他五支軍隊都一敗塗地,只有董卓的軍隊安然撤軍,保存了實力,屯駐在扶風(今陝西興平東南)。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董卓被授予前將軍之職,並被封為邰(tái,今陝西郿縣東北)鄉侯,任幷州牧。

三國志系列002 | 東漢末年,董卓為什麼能拜將封侯?

透過遙遠的歷史,認識不變的榮枯。對這一段歷史,你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