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未來50年的時間內,印度能成為世界強國嗎?

Josir


50年的時間是不是有點長了?印度其實現在已經超越了全球95%的國家了。

如果不出大的動盪再發展50年,肯定會更強。

目前全球有大約200個國家,印度在很多領域都是前十名,也就是5%國家的一員。如果這5%的國家都不算強國的話,那是不符合客觀事實的。

舉幾個例子:

比如印度GDP總量在全球排第六;比如印度的軍費開支總額在全球排第四;再比如印度的人口在全球排第二;印度的國土面積在全球排第七,可耕地面積在全球排第一。等等。

類似的數據還有很多,都能說明印度在主要經濟和社會指標上,都處於全球前十名,所以當然可以被視作是強國。

換句話說,即使不用50年的時間,就是按照現在的這個標準來看,印度也算是強國了,至少強過全球95%的國家嘛!

不過“強不強”其實還是相對的。

印度比95%的國家要強,但是和更強的國家相比,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比如印度和美國在經濟上就差了一個數量級。

2018年印度的GDP是2.7萬億美元左右,美國是超過了20萬億美元。彼此相差8倍。而且印度經濟發展目前也遇到了一些不利因素,2020年印度已經把經濟增長的預期,從6.9%降到了6.1%。

這也就意味著根據2015年世界銀行的預計,印度本來可以在2030年GDP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三。但經濟增速下降的話,這個目標或需要推遲更長時間才能實現。

以上說的是經濟。

除了經濟之外,印度還有一個與世界強國差距很大的地方就是軍事實力。

眾所周知的一類印度軍事新聞就是印度經常墜機。

比如剛剛過去的9月27日,印度陸軍一架CH442“獵豹”直升機墜毀,而就在9月25日,印度空軍一架米格-21教練機就曾墜毀。算上這兩架,印度軍隊在2019年已經有15架軍機墜毀了。

就算是對印度軍事不瞭解的朋友,也會時不時聽到印度軍隊的墜機事件,那麼這就不僅僅可以用偶然因素來形容了,一定是有更多的制度性因素造成的。

本質就是印度軍事系統相對老化,軍隊發展科研突破瓶頸緩慢造成的。

印度這些年努力在實現軍隊國產化,但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雖然軍費開支在2018年一度超過了軍事大國俄羅斯,但印度主要是大量購買外國軍事裝備,一方面用於補充現役,另一方面也存在合作研發乃至仿製的需求。

全球大國的一個標誌就是軍事技術國產化一定要達到標準,沒有任何大國能夠讓自己軍隊受制於人。所以從這點來講,印度雖然現在算是強國了,但要真正更加強大還需要幾十年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