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史前大洪水的元凶竟是隕石?

相信各位讀者都或多或少聽說過史前大洪水的故事,全世界已知的關於史前大洪水的傳說有600多則。例如,中國、印度、埃及、古巴比倫、希臘、墨西哥、日本、馬來西亞、老撾、泰國、澳大利亞等各個不同國家和民族的傳說中都保留著對一場大洪水的記憶。雖然這些傳說產生於自各個不同的民族、文化,但是卻擁有極其相似的故事情節和典型人物。對於這一切證據和現象,用偶然或巧合是根本無法解釋的。

史前大洪水的元兇竟是隕石?

關於遠古洪水的故事僅僅存在於傳說中,其真實性早已無從考證,但地質學家通過對地質活動的考察和地球環境的分析後,確定在大約1萬2千年前左右地球上確實發生過超級洪災。而這個時間節點地球也剛好經歷一個長達1300年的氣候強變冷的“春寒期”,即新仙女木(Younger Dryas)期。

史前大洪水的元兇竟是隕石?

薔薇科仙女木屬

下面小編將結合新仙女木事件、現今發現的證據和各個民族的神話傳說來介紹下引起大洪水的一種主流觀點—隕石撞擊論。

史前大洪水的元兇竟是隕石?

首先“新仙女木”事件是指末次冰消期持續升溫過程中的一次突然降溫的典型非軌道事件,簡單點來講就是冰河世紀結束後地球在回暖的過程中突然降溫,導致大量遷移到高緯度的物種死亡,而這次降溫持續了上千年,氣溫才又回升。

史前大洪水的元兇竟是隕石?

隕石撞擊論即史前大洪水是因為隕石撞擊格陵蘭冰層導致大量冰川融化形成的,新仙女木期也是因隕石撞擊使大量冰川水進入海洋導致洋流變化和隕石散落的碎片使得大片森林燃燒出現的煙塵覆蓋地球而出現的。這次撞擊很多科學家認為是一顆巨大的隕石在進入大氣層後分裂後對地球進行了次大面積打擊,相當於幾十顆小隕石在很短的時間內撞擊了地球的不同位置,而一些隕石碎屑引燃了地球上的森林,導致了十分之一的森林被燒燬。

史前大洪水的元兇竟是隕石?

史前大洪水的元兇竟是隕石?

史前大洪水的元兇竟是隕石?

其次再來看下現代發現的隕石撞擊論和大洪水直接或間接證據。

一、現代科學家在新仙女木邊界(新仙女木時期形成的地質層)發現了大量的植物燒燬後的痕跡和大量與隕石相關的物質,如鉑、納米鑽石和焦石英等,除此以外這條邊界和KT邊界(恐龍滅絕時期形成的地質層)十分類似。

史前大洪水的元兇竟是隕石?

納米鑽石

史前大洪水的元兇竟是隕石?

秦皇島隕石坑焦石英

二、現代科學家近年來在世界各地都發現了些形成於新仙女木期的隕石坑和遺址,如格陵蘭島的海華沙隕石坑、智利Pilauco Bajo遺址、南非Wonderkrater遺址等。

三、世界各地存在的超級洪水遺蹟,如美國西部華盛頓州的巨型波紋、巨型瀑布(幹瀑布)、河道疤地等。

史前大洪水的元兇竟是隕石?

史前大洪水的元兇竟是隕石?

史前大洪水的元兇竟是隕石?

最後再來看下各國的神話傳說。發現特洛伊城的亨利·謝里曼曾經說過:“每個神話傳說後面都有一部分事實作為其依據。”

史前大洪水的元兇竟是隕石?

中國關於大洪水最著名的神話說便有共工怒觸不周山、女媧補天和大禹治水。但是小編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認為這三個神話不是發生在同時期的,其中女媧補天和共工怒觸不周山最早是完全獨立的兩個故事,是由東漢學者王充把共工觸山與女媧補天焊接到一塊的,大禹治水則是描寫上古時代的事情和史前大洪水的時間出入很大。在這裡著重講下女媧補天的神話與大洪水的聯繫。

史前大洪水的元兇竟是隕石?

《淮南子·覽冥訓》有云:“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翻譯過來就是遠古時代,四根擎天大柱傾倒,九州大地裂毀,天不能覆蓋大地,大地無法承載萬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氾濫不止。眾所周知神話一般是以英雄、首領或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人為原型編撰的,在1萬2千年前華夏先民還處於母系氏族社會,將一位帶領部落成功避難而且繁衍下來的首領神仙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女媧造人亦是母系社會的映射。女媧補天便可理解在隕石撞擊地球導致大洪水發生後,女媧(首領)帶領族人成功避難而且以生殖、大量繁衍人口的方式拯救氏族滅亡的故事。

史前大洪水的元兇竟是隕石?

根據上文的介紹的隕石撞擊來對應女媧補天的故事是不是相近?當隕石分散撞擊地球時候,古人是不是覺得天要掉下來了?當隕石碎片引起火災時,古人是不是覺得大火蔓延不熄?接著因冰川融化的大洪水來了,是不是洪水氾濫不止?從現有的證據來看華夏地區當時並沒有處於隕石撞擊的主要地區,而北美的原住民克勞維斯人和大量生物卻因位置不好而滅絕。

除此以外印第安的《波波爾一烏夫》一書中寫著:“天上降下樹脂,地面變暗,下起了黑色的雨,石塊砸向臉上,人臉被大火燒燬。”這像不像隕石撞擊後飛散的碎石和雨水夾雜著煙塵掉落下來?還有古代墨西哥《奇馬爾波波卡繪圖文字書》“天接近了地,一天之內,所有的人都滅絕了,山也隱沒在了洪水之中。”這是不是也是隕石造成的景象?

總之小編認為史前大洪水是存在的,而且本人比較偏向於隕石撞擊論,相信不遠的未來科學家們會得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