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聽不懂“不”的大腦:越不讓幹啥越要幹啥,這點像極了我們的孩子

文丨福林媽咪

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老頭是個流浪漢,他衣衫襤褸來到一個村莊,村子裡的人熱情淳樸,招待他照顧他,於是臨走的時候,流浪漢送給他們一些金條,村民們發現原來這個流浪漢是個鍊金術師。

於是村民們百般懇求,求流浪漢教他們鍊金術。老頭無奈答應了,把鍊金術教給了村民,但是臨走的時候告訴他們,鍊金的時候不要想猴子,卻沒有告訴他們為什麼。

這鍊金術和猴子有什麼關係?

聽不懂“不”的大腦:越不讓幹啥越要幹啥,這點像極了我們的孩子

村民們不解,最後誰都沒有煉出金子,因為誰都做不到不想那隻猴子。

這是一個很著名的故事,又很多人拿它來做實驗。先展示一張猴子的圖片,然後對實驗者說:給你10秒鐘的時間,不要去想這隻猴子,想什麼都可以,也不要去想這隻猴子是黑色的還是棕色的,結果每個人都會發現,腦海中這隻猴子的形象揮之不去。

怎麼樣,是不是感覺我們的大腦很神奇,越不讓它幹什麼,它就越要幹什麼,像極了我們的孩子。這正是今天我這篇文章的想討論的問題:孩子為什麼不聽你的話?

很多父母常常覺得孩子不聽話,跟孩子說話他左耳進右耳出,或者根本進不到耳朵裡,這正是和我們的說話方式有關係。

你和孩子說話的方式,是不是這樣的?

“別磨蹭!”

“不要碰那個東西!”

“別玩兒手機了!”

……

聽不懂“不”的大腦:越不讓幹啥越要幹啥,這點像極了我們的孩子

媽媽的這些要求有錯嗎?沒錯。孩子能聽懂嗎?能聽懂。那為什麼就是不管用呢?

一、大腦聽不懂“不”字

我們都知道,商家買東西經常貼的價碼都是9.9、19.9、199.89等價位,利用的是人對前置事物關注度更高的心理,19.9明明是20塊,但是人的感覺是10塊。雖然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套路,但是依然它依然有用,這就是一個利用人們大腦機制的現實例子。

相反的,就像當我們對一個人強調“別想那隻猴子”,那麼大腦對“不”字的印象不夠深,但是對猴子的印象會很深,成為一個被植入的潛意識,這個意識將一直存在,當父母一遍一遍強調別玩兒手機的時候,加深的是孩子大腦對“玩手機”的印象,他會更加執著於要玩兒手機。

正如我思故我在,當你否定我的存在的時候,你已經證明我存在了,如果我不存在,那你否定的是誰呢?

“你所抗拒和排斥的念頭恰恰是你所關注的”,一直對孩子強調不要做什麼,也是起到了一個加強的效果。我們會發現,當你想要集中糾正孩子的一個問題的時候,這個問題會反覆出現,很難解決。

聽不懂“不”的大腦:越不讓幹啥越要幹啥,這點像極了我們的孩子

其實問題可能沒有那麼複雜,並不難做到,比如讓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把頭抬起來,雖然養成這樣的習慣需要一段時間,但是很多媽媽是每天都說,說了三年五年,孩子寫作業姿勢問題依然得不到解決。

建議:無聲勝有聲,別讓孩子看到你的意圖。

用另一件事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自然的忘掉,不動聲色的改變孩子的行動。

我以前拉著孩子走路,孩子喜歡不走尋常路,冬天路邊有還沒化的積雪,他非要踩著雪堆走路,為了不讓孩子把寫字弄溼一天都要穿著溼鞋子,我就會喊兒子,“過來牽著媽媽的手走路,你幫媽媽看路好不好?”孩子就會開心的過來幫助你。

二、我們的大腦神經有兩項功能:一個是興奮,一個是抑制。

說“不”為什麼不管用,還有一個原因是,父母常常扮演抑制的角色,總是說不,總是去制止孩子,要知道,讓一個物體從運動到靜止,和讓一個物體從靜止到運動都需要外力,改變一個物質的狀態本來就是一件困難的事,不是簡單的說一句話就能達到的。

聽不懂“不”的大腦:越不讓幹啥越要幹啥,這點像極了我們的孩子

孩子不是故意和爸爸媽媽唱反調,他的狠毒行為,要麼是本能,要麼是能力問題,要麼是習慣,要麼是處於興奮狀態,都不是那麼容易就改變的,想要憑藉語言就讓孩子聽話,他是真的做不到。

比如我們讓孩子別玩兒了快點吃飯,孩子做不到是因為對他來說粥太燙了,於是他喝一口等一下,這個時候無聊,他就會想要做點別的,被爸媽誤會成不認真吃飯;

比如他比如孩子玩兒的時候投入度很高,可能會在地上趴、躺、坐、蹭,而不會關注會不會弄髒衣服,父母要求孩子在玩兒的時候時刻記著這些抑制他興奮的規則,他是做不到的。

建議:給孩子充分的動力。

首先是為孩子興奮的事情降溫。可以緩慢的進行,比如提醒孩子,你已經玩兒手機40分鐘了,媽媽再給你吃一碗飯的時間,就過來洗漱睡覺。提前剎一下車,讓孩子高漲的情緒自然的收起來。

其次是為孩子提供改變的動力。當孩子出門磨蹭,你可以說,我們來比比誰先出門!為你希望孩子做的事情增加趣味性,點燃孩子參與的激情。

聽不懂“不”的大腦:越不讓幹啥越要幹啥,這點像極了我們的孩子

三、冒然說不是,是一種外在的干預

我們一般什麼時候會對孩子說不?當你一直沒注意想起來關注孩子的時候,過來說“又在玩兒iPad,放下寫作業去”,或者當你讓孩子自己玩兒發現他要開始搞破壞的時候,或者是你看孩子一直看電視,自己忍了半天發現孩子沒有停下的意思,氣沖沖的過去說別看了……

你會發現你的這些指令,對孩子來說都出現的太過突然,他原本的狀態被一個外力所打斷,按照慣性他肯定是會感到彆扭的。就算是大人,如果一個人過來直接告訴你,這個事兒別做了,你不應該做,你也會覺得莫名其妙,你至少會僵持一段時間,才會覺得和之前的投入程度對等了,可以停了。什麼時候我們會覺得之前做的事情可以停止了?那就是當對方和你充分溝通之後。

建議:面對孩子的問題,別一上來就指責,讓孩子感受到你做了以下三步

1、觀察(看看孩子在關注什麼,關注孩子所關注的)

聽不懂“不”的大腦:越不讓幹啥越要幹啥,這點像極了我們的孩子

如果孩子知道你一直是和他一起的,偶爾還為他提供了正面的幫助,那麼你建議“不要”的時候對他來說就是幫助,是善意的提醒,孩子的接受度會更高。

2、理解(對孩子的行為給予包容,想一想自己可以做什麼)

如果你在提出制止的建議時,能夠表現出你的充分理解,那麼孩子的反抗情緒也會減少。比如看到孩子馬上要和其他小朋友起衝突,對他說我知道他的什麼做法讓覺得怎麼樣了,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

3、行動(在理解的基礎上付諸行動)

不要只丟給孩子一句話,“別看電視了去寫作業”,我們可以為孩子放下手機、坐在書桌前這個行為提供更多有利的條件。比如營造家庭學習的氛圍,或者是幫孩子掏出鉛筆盒作業。

所以說,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很多爸爸媽媽“不會說話”。再思考一下,為什麼你給孩子說了那麼多的“不”呢?只有當你只盯著孩子的錯誤行為的時候,你才會一直說不,而當你注意到孩子更多的正面行為,那麼你就可以通過鼓勵孩子的正面行為,來實現一個良性的循環,實現那句話:孩子越誇越聰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