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徐嘉驁:高一成績中游,成為狀元被北大"扣下",就靠這幾點

當大多數同學們還沉浸在查詢成績的緊張氛圍,及選擇院校的抉擇中時,徐嘉驁同學的成績單卻悄然的刷爆了朋友圈,還引來了記者的採訪和攝影師的長槍短炮。原因很簡單,徐嘉驁同學為新晉的高考狀元,取得了高考總成績720分的優異成績,其中語文131分,數學147分,外語142分,選考物理100分,化學100分,生物100分。

徐嘉驁:高一成績中游,成為狀元被北大

在徐嘉驁查詢到高考成績後不久,就接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招生組的邀請,甚至北京大學招生組老師為了"搶"到徐嘉驁直接將他"軟禁"了,在雙方的瞭解和溝通下,徐嘉驁和北京大學簽了協議,未來將進入北大進行學習和生活。

徐嘉驁同學不僅是高考狀元,他還是一位圍棋業餘四段的棋手,曾獲得兩次市級圍棋比賽的冠軍;

他還曾獲得2017年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NEPCS)中獲得省級一等獎;

2018年第三十四屆全國中學生數學聯賽獲獎也被他收入麾下。

據徐嘉驁的父親說,他不是那種一上來學習成績就特別好的孩子,而是厚積薄發、後來居上型的學生,高一時候成績並不拔尖。徐嘉驁則說,他不是大家認為的學霸,他只是在學習上比較得方法,所以效率就比較快一些。

徐嘉驁:高一成績中游,成為狀元被北大

同學們是不是很想知道學霸是如何學習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

一. 用感性的方式對待理性的數學

同學們在學習數學時,通常都會遇到一些困難,比如說某一次考試題目難度稍微增加,就出現"撲街"的情況;比如,對最後的大題毫無頭緒,對計算結果沒有信心;比如覺得考試時間不夠用,一些該答對的題目反而更容易出錯,等問題。

徐嘉驁曾說,"數學最講究的是嚴謹,一步錯則步步錯,所以針對自己的問題在考試前進行充分的"對症練習"有很必要!"那麼我們針對大多數同學常出現的問題,可以怎麼進行改變呢?

1. 加強對題型的總結

徐嘉驁對做數學題也有著自己的見解,他說,"數學的題型積累很重要,做練習也很有必要,但是題目是無限的,不要掉進做題的循環中,而是要注重做題的質量。"同學們都知道高中數學中含有46個基本的公式和概念,也包含了18個規律和推論,而從這些知識裡引發出來的題型其實也是有限的,只要認真的在練習中加強總結,在考試中就會取得不錯的成績。

徐嘉驁:高一成績中游,成為狀元被北大

首先同學們可以準備一個"題型本"可以把做過的或者見過的題目類型在本上進行歸納,如"求最值"類型的題目、定點或定製類型的題目、求和的問題、求通項的問題等等;然後根據自己對這些題型掌握的程度進行分強弱進行訓練,在訓練的同時遇到好的類型再次的補充;最後在複習階段可以以此為複習材料,進行查缺補漏和補充知識。

2. 提高做題速度,合理分配時間

同學們都知道考場上的時間是限定的,不會因為某一位同學做題速度慢或者其他原因就給延長了,所以訓練解題的速度和合理的分配時間也是很重要的。

徐嘉驁:高一成績中游,成為狀元被北大

同學們可以根據數學考卷上的題目進行大致的時間分配,比如說選擇題30分鐘,填空題20分鐘。接下來就限時用真題進行練習,比如30分鐘內沒有完成選擇題,那麼久統計一下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是馬虎還是計算慢還是沒有解題思路,然後根據原因再次進行訓練,比如說是絕對值的部分沒有掌握,則需再次加強學習。經過這樣的訓練後,再完全按照高考的模式進行全卷限時訓練,這樣同學們就會對試卷和題目很熟悉了,考場上就不會再擔心時間不夠。


二.運用SMART原則定製目標

徐嘉驁同學說,"一定要有自己的學習目標,有了目標就有了方向,有了方向才會有動力,一步步的朝著目標去努力。"

1954年,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在《管理實踐》一書中首次提出SMART原則,它是企業和員工進行目標設定和目標管理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具。不過也非常適用於學生制定學習目標。S是specific,是指設定的目標一定要具體不可以是抽象模糊的;M是measurable,是指目標要可衡量,要量化;A是attainable,是指設定的目標要有挑戰性,但是是可以通過努力達成的;R是relevant,是指設定的目標要和自身相聯繫;T是time-bounding,是指設定的目標,要有時間的限定。

徐嘉驁:高一成績中游,成為狀元被北大

比如,某位同學在新學期為自己設定的目標的學習進步,這個目標就屬於典型的太模糊。如果這個同學的語文成績一般是100左右,設定的目標是達到115分,這樣的目標才是具體的目標,即S;目標還要量化,比如為了成績達到115分,每天完成兩篇閱讀理解及背誦一首古詩詞,即M;制定的目標還要具有挑戰性,和之前做出改變,比如每週的計劃中增加2篇命題作文的練習,這個目標比較具體挑戰,但是還是可以通過學習和努力實現,這就是A;R就更不用說了,所有的計劃都要和分數提高到115分有聯繫,不能南轅北轍,最後給計劃限定一個期限,在這個期限內要達到,要體現出目標的階段性及延續性。

階段性目標完成後,再去進行目標的覆盤,看哪些真正的做到了,哪些沒有實現,分析原因,為下一個階段性目標做參考。同學們制定的目標裡包含SMART原則裡所有要點就是一個好的目標。

徐嘉驁:高一成績中游,成為狀元被北大

徐嘉驁同學的學習經歷告訴我們,學習程度一般的同學也有機會成為學霸,考入名校,希望同學們也能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實現學習上的逆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