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流浪地球》中的月球怎麼樣了?

城城紅星


《流浪地球》中的月球被行星發動機推到了太空深處,消逝在茫茫群星中,不見了。

《流浪地球》是一部國產科幻大片,美國的科幻大咖也祝賀,現已正式登上北美等地的影壇。


《在流浪地球》中,不管是原著還是影片,月球都是被拋棄的命運。因為人類的能力有限,無法帶走月球,便將月球推走了。原著中的描述是:


“在月球上也安裝了行星發動機,把它推離地球軌道,以免在地球加速時相撞。月球上發動機產生的彗尾使大海籠罩在一片藍光之中,群星看不見了。月球產生的引力潮汐使大海巨浪滔天。”

我們不免腦洞一下,月球被推離地球軌道後也成為了一顆流浪星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尋覓著新的行星或恆星,直到再次成為其衛星。如果它成為恆星的衛星,由於它是顆岩石行星,可能會在漫長的演化中,成長為另一顆具有生命的星球;但也有可能和其它星球相撞,然後在漫長的時間裡互相融合為大質量行星。


你對月球的結局有什麼看法,歡迎關注和點評!


弄潮科學


這創作者疏忽所致。

我有修補科幻影片《流浪地球》中“不見月球問題”的辦法


滬生泉
2019-02-0716:21

細心的觀眾發現電影《流浪地球》中:地球被人類裝上發動機離開了原來公轉軌道後,月球卻不知去哪兒了。

根據劇情來看:人們都躲到了地底下了,天上有沒有出現太陽與月球,也無法知道了。因此,在影片不表現太陽和月球,也成了情理之中的事了。

問題是現在的觀眾,都不是四十年前的觀眾,他們對故事的科學性和邏輯性是講究的。因此,故事創作者即使把故事中的人物都說到了地底下了,觀眾也會追問太陽和月球,尤其是與地球相伴月球的下落,而且需要一個科學性和邏輯性的下落。然而,《流浪地球》創作者恰恰就忽略了這一點。

那麼,電影《流浪地球》應該怎麼來彌補這個被創作者“忽視”所帶來的追問呢?我想出了辦法,簡述如下:

1,電影《流浪地球》剪掉“用赤道發動機反向噴射停止地球的自轉”描述,改成“用赤道發動機正向噴射加快地球自轉速度,直接飛出原來的公轉軌道”的描述。

2,在電影《流浪地球》中,再添上“在月球上也裝上發動機加快月球繞地球公轉”的描述,以保證月球能跟著地球一起流浪。

3,或者電影《流浪地球》就帶上一個鏡頭說:月球因跟不上地球脫離原來公轉軌道的速度,而被甩掉了。

4,當然,上述稍作修補辦法能讓“月亮不見問題”得到解決。但是,沒有了太陽,地球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光合作用也沒了。

於是,這就有了“光合作用沒了問題”,我這幾天正考慮這問題修補辦法,大家可以一起思考。


滬生泉


這部《流浪地球》是國產科幻電影啊!

我可以這麼說,國產科幻電影,在刺激方面你會很突出,但是在最美好,優雅,美色等方面可能比較突出。因為哈!美好的聖境必然來自思想意識的再發現,人類不會以鄰居為敵,不會以命運為敵,不會以明天為敵。因為人類必然有美好的共同未來。

《流浪地球》起因可能還是依賴西方科學“發現”,哈哈!或者會依賴一些科學家“自我迷失”的理念,組織故事發起的開端。也就是太陽“紅巨星”說。哈哈!如果就此開展!還有什麼可說。。。


聖劍17


撥打“1008616-移動寬帶服務熱線”即可辦理“移動光寬帶”。您還可以關注“中國移動10086”微信號、或手機下載【10086APP】更多優惠服務等著您!


黑龍江移動10086



用戶聽書人


應該讓月球跟在地球后面一起逃走,不然到了目的地沒有了月球地球如何恢復原來的狀態,可能又會變成不適合人類居住了!前功盡棄………


H天笑H


人類要向深空進發,喜憂參半,為了保住人這個物種,重生與滅亡同在,機遇和風險共存,只好忍痛跟月球說聲拜拜,也許萬劫不復,也許柳暗花明,等輪了下世再做情人。


曲名世界


為了避免地球加減速度和轉向與月球相撞,同時避免月球引力影響,最主要的是不讓月球擋住地球推進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的噴射範圍,不能帶月球一起流浪了,月球應該被挖礦作為推力發動機的燃料了,為流浪地球犧牲了!

其實,也可以把月球裝上推進發動機推動起來,作為另一個月球領航者,反正都是生活在地下,可以部分移民在上面,月球領航者的在地球的前面,在空間站領航者的後面,組成一支流浪地球艦隊,多好啊!

那樣地球和月球就不用分開了,2500年以後,不但可以看到藍天白雲星辰大海,還可以看到我們的月亮🌙多美啊!


城城紅星


我沒有看過,但是我知道,月球離不開地球,它們是好伴侶,地球流浪到那裡,月球都跟著地球,不會變心。


cx1944


流浪地球這個設想很好,名頭不錯,不過其中的一些科技設定,科幻相思並不周全。月球怎麼樣了?這個,首先,如果讓其留下炸燬不合適,逃逸到宇宙中也不合適,我想應當是設計著讓它與地球相伴流浪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