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他們,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

他們,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

昨天中午,記者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寧波市第二醫院),近距離拍攝正處於我市疫情防控第一線醫務人員的工作瞬間。(嚴龍 鄭軻 攝)

記者 陳敏 通訊員 鄭軻

他,妻子即將分娩,卻毅然報名馳援武漢疫區;他,新婚七天,全院第一個報名參加發熱門診;他們,將6歲的兒子寄養在朋友家……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讓人們談病色變、避而遠之,廣大醫務工作者卻逆行而上,他們奔走於隔離病區、留觀病區、發熱門診,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用他們的血肉之軀為我們築起一道道生命防線。

“老輝,家裡一切都好”

1月25日,寧波13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其中就有寧波市第一醫院的ICU醫生葉繼輝。

葉繼輝的選擇讓人有點意外,因為再過一個多月,他和妻子最期待的寶寶就要出生了,他很有可能錯過寶寶出生這一重要時刻。但是,他說,既然選擇了重症醫生這個職業,就得肩負起這份責任與擔當。即將分娩的妻子小月對他的選擇十分理解和支持,他相信自己的寶寶也一定會支持他。

但是自葉繼輝啟程起,小月的一顆心就半懸著。第二天便忍不住給丈夫寫了一封家書。信裡,小月告訴丈夫,公公婆婆已經知道他去武漢的事情了,婆婆還埋怨說:“你們怎麼不跟我說?我和你爸也不是沒有覺悟的……”

“老輝,我沒有他們評價的那麼無私,只是同樣身為醫務工作者,這種職業使命感已經深入血脈。‘家國’難兩全時,國定比家重,這才是男子、醫者應有的選擇。老輝,我們為你驕傲!”小月在信中深情地說。

小月的這封信一時被朋友圈刷屏,寧波市第一醫院公眾號登載了這封信後,短短一小時,點擊量突破15萬。

“今天是正月初幾”

自1月23日以來,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急性感染科主任鄭南紅就沒回過家,同科室和她一起連續吃住在醫院的還有20多位醫生護士。見到記者,她有些疑惑地問道:“今天是正月初幾?”

不知今夕何夕的不止是鄭南紅一個。“因為實在太忙了!”鄭南紅還記得大年三十下午,隔離病房又收治了一名新病人,她帶著科裡所有的醫護人員又開始了一場全力以赴的戰役。等得空,已是半夜,掏出手機,才發現丈夫、兒子給她發來了無數條信息。“呀,今天是大年三十!”她這才想起,給年邁的父母還沒置辦年貨,家裡的年夜飯也沒來得及準備……好在家裡人早已習慣了她的臨陣缺席,年邁的父母還在電話裡安慰她:“你就忙你的吧,家裡的事不用你擔心。”

連軸奮戰了多天,鄭南紅很心疼自己科室裡的醫生和護士,“必須24小時守護患者,真的很辛苦!”鄭南紅告訴記者,為了安全,隔離病房內的醫生和護士必須穿戴防護服,如果中間上廁所脫一次,防護服就得作廢,為了節約防護服,也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醫生護士不約而同地採取了對策:進隔離病房前控制吃喝,4小時一班,爭取不上廁所。

感動的不只是鄭南紅,該院放射科副主任陳斌告訴記者,疫情發佈後,醫院要求成立輪班組,當時他還擔心春節期間沒人願意值班,不想放射科115名員工大部分主動放棄休假,20多名黨員還聯名寫了“請戰書”。

新婚第7天,他自願報名進了隔離病房

新婚第7天,楊磊就將妻子獨自留在了家裡。電話中,楊磊滿是內疚。

楊磊是李惠利醫院東部院區ICU的醫生。1月15日,他和相戀多年的女朋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當他帶著新婚妻子和70多歲的母親回到寧波時,醫院正好在招募醫護志願者,他第一時間報名堅守抗疫最前線的“發熱呼吸道病房”。

1月23日進入培訓,1月24日開始上班。“目前出不來,要在裡面過年了……”他給新婚妻子打了個電話,便進入了隔離病房。

“趕上了就勇敢面對。”

“這是我們一家三口過的第一個團圓年,沒想到我缺席。”

“有我們的付出,才有大家的安定生活,我現在只希望大家齊心協力,早日戰勝這場疫情。”

……

“我們是醫務人員,面對病疫,責無旁貸!”這些白衣戰士們,面對記者的採訪,他們的回答樸實無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