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脫貧故事|丁少花:肉羊育肥靠“真經”

  每天喂兩次精玉米、兩次青貯飼料、一次鹽水,這是丁少花給肉羊定的“健康食譜”。

  “受疫情影響外銷不夠順暢,但內蒙古和甘肅的訂單能夠消化存欄的120只肉羊,算下來每隻羊有60塊錢的利潤哩。年前儲存的精飼料和玉米秸稈正好派上用場,手裡有糧心裡不慌。”3月5日,吳忠市利通區上橋鎮牛家坊村7隊村民丁少花告訴記者,她對今年的收入有信心。

  在丁少花看來,每隻羊每天投入不少於三元錢,羊才能上膘快,才能賣出好價。

脫貧故事|丁少花:肉羊育肥靠“真經”

  丁少花精心餵養肉羊。

  2013年以前,丁少花和丈夫馬文林靠外出務工貼補家用。

  一次偶然機緣,馬文林結識一位肉羊販子。

  看到羊販子日子過得有滋有味,馬文林心裡萌生了育肥肉羊的念頭。

  經過多次“取經”,馬文林夫妻開始走親訪友四處籌錢,於2014年下半年瞅準機會買了30只肉羊。

  自此,馬文林和丁少花走上肉羊育肥之路。

脫貧故事|丁少花:肉羊育肥靠“真經”

  丁少花科學配制飼料。

  但是,紙上得來終覺淺。他們取的“真經”,在實踐面前一敗塗地。因為疫病、水土不服、管理不力等原因,第一批肉羊不到一週便死了三隻。

  “三隻羊價值2000元,周圍鄰居勸我們兩口子放棄養羊這個營生。我就不服氣,只要肯鑽研學習,沒有過不去的門檻。”丁少花告訴記者,她和丈夫沒有氣餒。夫妻倆一有空就到利通區金銀灘鎮肉羊銷售市場觀摩,認真學習飼養技術和銷售門道。

  低價購進玉米秸稈,科學混合玉米、麩皮、豆粕等飼料,定期防疫消毒做到圈舍乾淨,確保羊圈寬敞、空氣流通順暢,新購肉羊統一集中隔離飼養,冬天為羊按時打預防針……

  丁少花慢慢摸索,漸漸找到了肉羊育肥的秘訣。

  擴大肉羊養殖規模是丁少花的夢想。2015年9月,鎮裡第一次為其協調聯繫5萬元婦女創業小額貸款。

  隨後,由於其信用良好銀行連續3年貸款。

  有了資金保證,丁少花心裡有了底氣,她擴大養殖規模,去年最高存欄肉羊300只,成為村裡頗有名氣的肉羊養殖戶。

  夏天,丁少花騎上三輪車到渠溝裡割草曬乾鍘碎,讓羊吃了上膘;秋天,丁少花將村民丟棄的玉米秸稈回收醃製青貯,用於冬天肉羊上膘。

脫貧故事|丁少花:肉羊育肥靠“真經”

  丁少花和丈夫馬文林檢查羊羔增重情況。

  “肉羊育肥必須找準機會低價進高價出,我每次購羊只選擇兩個多月大的小尾寒羊,這種羊長得快體格大,出肉率高,產羔多。經過4個多月的育肥,每隻羊的純利潤是60至100元。”丁少花說。

  在丁少花帶動下,村裡昔日的貧困戶張金花和馬鳳良也走上肉羊育肥致富路。

  2月20日,吳忠市一家銀行信貸員主動聯繫丁少花授信10萬元貸款。

脫貧故事|丁少花:肉羊育肥靠“真經”

  鎮村兩級婦聯負責人瞭解丁少花依靠婦女創業小額擔保貸款增收情況。

  因為疫情防控,馬文林自大年初三至今,每天晚上都在村口執勤。

  丁少花一邊精細飼養,一邊聯繫內蒙古臨河市和甘肅省環縣的經銷商,把自家的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條。

  據該村婦聯主席金學梅介紹,上橋鎮婦聯利用婦女創業小額擔保貸款政策,幫扶丁少花等農村婦女開展種植、養殖生產,通過“一幫一助”相互帶動共同走上了致富路。

(寧夏日報記者 蘇峰 杜曉星 實習生 王金芳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