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宣城土特產和美食,你知道哪些?(一)

宣城土特產和美食,你知道哪些?(一)

明德摺扇

明德摺扇:產於安徽省廣德縣,由明德公司生產, “明德摺扇手工製作技藝”被列於安徽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也是廣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

摺扇,又稱“撒扇”、“聚頭扇”、“蝙蝠扇”“聚骨扇”等。它是一種以竹木或其它名貴材料做扇骨、韌紙或綾絹做扇面、能折撒自如的扇子。摺扇傳入我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興盛與明清時期。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摺扇又成了人們的新寵。

明德摺扇充分利用廣德縣豐富的竹木資源,繼承、發展摺扇製作技藝。明德摺扇因其製作考究、實用性高、觀賞性好。

宣城土特產和美食,你知道哪些?(一)

皖南三黃雞

皖南三黃雞(Wannan three-yellow chicken),又稱宣州雞:三黃雞因腳黃、嘴黃、毛黃而得名。是我省肉蛋兼用的地方伏良雞種,在皖南沿江及皖東地區廣為分佈,以皖南三黃雞和天長三黃雞最為著名三黃雞除外觀腳、嚎、毛為黃色,皮膚亦為黃色,體形緊湊,個體適中,羽毛光潔,美觀清秀,以自然放牧為主,覓食能力強,耐粗飼,抗病性較強,成活率高。

宣城土特產和美食,你知道哪些?(一)

書畫紙

書畫紙:書畫紙與宣紙的不同之處在於原料和製造過程。書畫紙的抄造工藝與宣紙類似,但原料不同。書畫紙主要原料是龍鬚草漿板,龍鬚草的特點是不生節、纖維細長、拉力較好、色澤較淺,是製造膠版印刷紙、複印紙、鈔票紙的優質原料,作書畫用紙也許是最小的渠道。龍鬚草分佈在全國大部分地區,主產地有陝西、河南、廣西等,我知道的涇縣造書畫紙的龍鬚草漿板來自於河南鄧州,2010年每噸9800元(而燎皮燎草則高達16000元左右),據說90年代初期,價格為2000多元。

以龍鬚草為主要原料的書畫紙原先是其他地區先做出來的,比如浙江富陽、廣西都安等。90年代中期以後,不產龍鬚草的涇縣,引進了龍鬚草紙漿板,相當於紙漿半成品,省略了繁瑣費時的燎皮燎草加工工序,直接將龍鬚草漿板浸化、打漿,然後入池抄造,做出了涇縣的書畫紙,這使得涇縣也很快成為最主要的書畫紙生產基地。這也是涇縣造紙雜交的開始。所以,今天需要花些力氣來區分二者。現在,涇縣出品的書畫紙,無論是數量,還是銷售額,都大大超過了宣紙,價格則是宣紙的四分之一左右。

宣城土特產和美食,你知道哪些?(一)

黃金芽

黃金芽(郎溪):的科名是山茶科,屬名是山茶屬,黃金芽屬於光照敏感型、黃色系變異綠茶新品種,因品種稀缺、培植難度大、管護成本高而被業界譽為“茶中大熊貓”。

大家印象中的新鮮茶樹葉子都是綠色的,白茶是一種十分珍稀的茶樹種質資源,迄今尚未開展過系統的資源發掘和研究,生產上推廣應用的白茶品種也只有安吉白茶。黃金芽現已被列入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該茶種已經引種到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珍稀名茶種質資源圃。因黃金芽一年四季均為黃色,幹茶亮黃,湯色明黃,味道鮮美,又貴如黃金而得名。農業科研部門成功培育出了“黃金芽”這一新品種,它是珍稀白化茶樹種質資源品種,是國內目前培育成的惟一黃色變異茶種。目前種植基地:浙江、安徽、陝西、四川等地。

宣城土特產和美食,你知道哪些?(一)

寧國牡丹

寧國牡丹:栽培始於晉,歷經唐宋元代,至明代有較大發展。

1981年8月,寧國創建了南極牡丹園。十多年來,南極牡丹園工作人員經四處尋覓,八方蒐集,喜得江南古時遺留珍品物種數種。經過精心培育、目前已擁有“西施”、“輕羅”、“四旋”、“脂雲”、“雲芳”、“玉樓”和“鳳尾”等20種花色品種。牡丹園種植面積達30000平方米,擁有大紅、粉紅、紫紅、白色等四大色系,50000多株牡丹。

2008年5月在河南省洛南市召開的中國牡丹產業發展研討會暨中國牡丹年會上,寧國南極牡丹園被列入中國國花檔案。

寧國牡丹除銷往蘇州的獅子林、萬景山莊、拙政園、留園以及上海、杭州、廣東、福建、雲南、南京、合肥等十多省市外,還遠銷歐美等國。

宣城土特產和美食,你知道哪些?(一)

績溪黑豬

績溪黑豬:

是安徽宣城市績溪縣的特產。安徽豬種績溪黑豬,屬地方優良豬種。清代以來,績溪荊州以飼養母豬為主要家庭副業,培養出耐粗飼、抗病抗逆性強,產仔率高的地方優良畜種,稱“荊州黑鐵”,1958年定名為“荊州黑豬”。60年代推廣到周邊鄉村飼養後,全縣各地均有飼養。1982年通過安徽省畜牧部門組織的專家鑑定,改名為績溪黑豬,並與寧國的楊山黑豬統稱為皖南黑豬列入1984年編制的《安徽省地方畜禽品種志》,2009年5月,皖南黑豬被列為安徽省首批26個地方畜禽品種保護名錄之一,2010年被列入國家畜禽品種志。

宣城土特產和美食,你知道哪些?(一)

宣木瓜

宣木瓜: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本草綱目》載:“木瓜處處有之,而宣城者最佳”,故有宣木瓜之稱。宣木瓜的種植已有千餘年曆史,曾被定為“貢品” [3] 。宣木瓜名列國家首批“藥食同源”名單,富含19種氨基酸、18種礦物微量元素以及大量維生素C等,藥用價值很高,還可加工成各種食品和飲料等,具有平肝和胃、祛風去溼、活血通絡、滋脾益肺等功效,被譽為“植物黃金”。

2010年12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宣木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宣城土特產和美食,你知道哪些?(一)

毛腿雞

毛腿雞:廣德縣山區稀有品種,主要集中生長在廣德縣茅田村(茅田村,距離安徽省廣德縣縣城二十多公里,是一座偏遠古老的山村,這裡至今還沿用著最古老的方式耕種。據當地文物部門考證,茅田村還有新石器時代人類居住的遺址)這樣一個偏遠古老的山村,出產這種村民視為寶貝的土雞,數量稀少極其珍貴。

宣城土特產和美食,你知道哪些?(一)

旌德靈芝

旌德靈芝:安徽省宣城市旌德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旌德縣屬北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光照充沛。無霜期年平均232.3天,最長達242天,最短為215天,適宜種植靈芝。旌德靈芝,外形呈傘狀,菌蓋腎形、半圓形或近圓形,皮殼堅硬,黃褐色至紅褐色,有光澤,具環狀稜紋和輻射狀皺紋,菌肉白色至淡棕色。菌柄圓柱形,側生,少偏生,紅褐色至紫褐色,光亮。氣微香,味苦澀 。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旌德靈芝”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

宣城土特產和美食,你知道哪些?(一)

績溪撻餜(音譯方言:ta guo):也寫作“拓餜”,是績溪當地民間的一種普通麵食,也被戲稱為:中國的比薩餅。其製作並非難事,和麵擀皮,包裹餡料,拓成圓形,置鍋中烙熟即成。吃味特點:入口芳香、硬軟適中,獨具地方特色。風味撻餜因餡料的不同而各具其味,乾菜、鮮菜均可作餡料包入其中,常見的有香椿、蘿蔔絲、黃豆粉。撻餜現在不再做為主食,而是作為績溪的一種小吃、早點,餡料有香椿、醃菜、南瓜、蘿蔔絲、黃豆、韭菜等,在績溪縣城隨處可見到經營此類小點的餐館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