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文明養犬,到底有沒有可行性?

踢寡婦門剜絕戶墳


獨棟別墅和農村平房可以城市住樓汙染厲害狗毛狗屎亂飛揚公園,小區糞便滿地乾淨的城市綠色的草坪汙染住樓打掃狗墊樓下遭殃,鄰居之間不好講太多所以這些事政府應果斷處理城市最好別養狗了


團島島主


現在對於文明養犬的問題也是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其實個人覺得養犬必須是文明養犬的,第一,出門用牽引繩是必須的,要知道牽引繩是狗狗的第二生命,並不是你說自己的狗有多乖就不用牽,狗狗亂跑被車子撞的悲劇也是經常發生的,人都會發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何況是狗呢!還有狗狗牽著控制權在自己手裡也避免狗狗亂吃到什麼東西…第二,如果狗狗出門亂拉便便,當然得拾起來丟垃圾箱,很簡單的道理:就算你愛狗,經常出門踩到狗屎,你心裡也不會舒服。第三,也是重要的一點,給狗狗打疫苗和辦證,如果你真的愛狗,其實這一條不用多說,狗狗身上的細菌很多,打疫苗為保護自己,保護他人,也是保護自己狗狗!

現在流浪狗很多,其實不管是流浪狗還是家養的狗出現傷人的事也時有發生,這就形成了一個社會話題,甚至是一種社會矛盾。既然是社會矛盾,那麼政府和老百姓都應該參與和考慮如何儘可能的去化解這個矛盾,我個人覺得如果出現狗狗無故咬人,我說的是無故咬人,那狗狗受到懲罰也是必須的,從動物心理學來講,如果你不懲罰,狗狗就會認為咬可以解決問題。當然也有很多狗狗咬人是出於害怕或者曾經受到過傷害,用咬來保護自己,那就應該大家多給它一些關愛和溫暖!

有很多網友說要求養狗的辦狗證,收他們高額的管理費什麼的,其實沒用,就算每年收一萬,狗狗咬了人政府會給你補償嗎??我認為應該推動狗狗傷人的保險,在辦理狗證的時候購買,如果咬人了,保險公司給你補償!另外有一點,如果你看到可愛的狗狗想去逗狗狗,先問問狗主人,狗狗能不能摸,不為別的,狗主子瞭解自己的狗,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關於狗狗應該怎麼養的話題很複雜,很多,我相信如果大家多給狗狗一些關愛和容忍,政府多動腦想想怎麼樣出臺一點好的政策去管理,慢慢的社會會更和諧!

最後,做為一個曾經從事寵物行業的人,我真的想告訴狗主子們,狗狗很多不好的習慣都是主人慣出來的!如果你想養一隻狗,請你們三思,不要讓狗狗成為流浪狗,收養代替買賣真的是一種很好的選擇,流浪狗在智商,忠誠度,身體素質等等方面都比很多狗要高,不要怕它不聽話,它也許會給你帶來想不到的驚喜!也不要怕它不是什麼名貴的品種,你養流浪狗說出去當成談資都會讓人感覺你善良!養狗真的不容易,可以先到網上查一下,比如如何選一隻適合自己的狗,做做幼犬的行為心理測試,看它是不是你想要的,如果你沒有做好準備,請放棄養狗的想法!


十二點的車


首先感謝各位觀看我的回答,我認為文明養犬是切實可行的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養犬的人越來越多,但眾多不文明的養犬行為,對城市環境的美化管理、社區鄰里的和諧關係、流行疾病的控制傳播、城市居民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嚴重干擾了群眾的日常生活,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為了建設文明城市,給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文明養犬是可行的。

特別是現在各個地方出現的遛狗不拴牽引繩的,狗狗隨地大小便問題,狗狗驚嚇老人和小朋友的問題,狗狗撲咬人的問題,等等問題。

我本人也是狗狗愛好者和養狗人士,狗狗本身是沒有錯的,錯的是不文明的主人,所以我認為文明養犬是可行的,解決了很多不文明養犬帶來的社會亂象問題,促進社會和諧。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有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謝謝大家!




幸福的濤哥


文明養犬,100%可行,而且我們中國也正在進行中。


所謂的文明養犬,實際上,主要就是針對社區而言的。

隨地大小便/亂跑亂竄亂叫/等等問題,每個社區都存在這,我們倆看看這些問題為何存在的。

1、隨地大小便 成年狗狗都會在遛彎時大小便,而不是在家裡解決。遍地便便這個現象其實是由寵物主造成的,在狗狗便便時,寵物主有義務用工具解決乾淨,我出門遛狗就會隨時帶著紙巾。但還是會有很多寵物主忘記掉,所以會造成便便到處都是的現象。

同時,由於寵物主覺得,難得狗狗下來玩,覺得應該讓狗狗到處奔跑,不要牽引繩,這導致狗狗會在門口或者人流常集中的地方便便,試想,哪怕你清理乾淨了,其他業主也不願意每次經過這個地方,腦子都浮現出狗狗便便那一幕吧?

針對這一問題,結合我自身經驗,建議以下措施:

1、物業應嚴格規定寵物業主,出門遛狗務必牽牽引繩(如社區有偏僻區域,開放給狗狗自由玩耍)

2、增加公共區域標識牌,規定哪些區域可便便,哪些區域不可便便,違者嚴懲!而且,在可便便的地方,必須嚴格監控狗主人是否清理乾淨。(如有可能,增添廢紙回收處,供忘記帶紙巾的狗主人使用,也不會增添物業的成本負擔)


2、亂跑亂竄亂叫問題 一根牽引繩就能解決的問題,嚴格監控寵物主是否攜帶牽引繩,物業做出相應懲罰機制即可有效制止這一行為。


文明養犬,是每一位寵物主的義務,但也喜歡各位業主能起到提醒和監督的作用。文明社區環境,需要大家一起多多諒解和一起營造!


叄柒拾壹美食記


沒有!因為大多數養狗🐶人自己都不文明。比如,沒見幾個按規定給狗🐶帶口套,隨時清理狗屎,牽一米二長的狗繩,夜裡保證不讓狗亂叫擾民等等。狗🐶一旦咬人沒見哪個能夠主動賠償的,都是逃跑,甚至還打被咬者或家人。這樣的養狗人有文明素質嗎?狗主不文明,他所養的狗能夠文明嗎?


龍哥150705790


可行性肯定是有的,而且這是唯一的出路,但有可行性和行到了什麼程度是兩回事。

就說我們國家吧,從最初的養狗條例起,對於養狗的規範已經有二三十年了,很多城市的養狗條例也有十年以上的,而文明養狗的問題到如今對於城市來說卻是一個引發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這說明我們在行上做得實在是太差了。

我認為有三個方面的原因,既養狗人素質,行政主管部門的管理,狹隘動物保護主義者的影響。

首先是我們的養狗人素質的問題。這方面的狀況,大家有目共睹,不誇張的說,我們的養狗人在不文明養狗上簡直是罄竹難書,肆無忌憚。現實生活中有牽繩撿屎的肯定有,但真的不多,而文明養狗遠遠不止牽繩撿屎,就算是做得最好的,距離文明養狗的要求恐怕都還有一定距離。

其次是有關部門的管理問題,這上面存在消極管理,難管理,無法管理的情況。養狗屬於民事,過多幹涉不好,數量眾多,還管不過來,遇到個案,取證和處罰都有一定難度(難度來自於多方面,不贅述),阻力大又造就了懶得管理,總而言之,對城市養狗的管理在形式上感覺還好,但實質上很鬆散。

最後是狹隘動物保護主義者加入的問題。個人覺得稱這部分人為動物保護主義者,哪怕加上了狹隘這個定語,對這幫人來說也是拔高了。因為他們中主要是要求保護狗,甚至連保護狗都不是他真心想要的,至於其他動物,頂多是為了動物保護這個稱號而提一提而已。這幫人把對待狗的態度和國家文明,人性是否善良等等於理於法於情的認定綁在一起,並藉此為名義,從打擊偷狗虐狗開始,一路到開始打擊正常執法,正常處置狗的問題的人身上,甚至對要求文明養狗的人一樣扣上狗黑,恨狗人士,活得不如狗,生活在底層的帽子,可謂喪心病狂。例子太多了,相信每一個指責不文明養狗,支持抓散養狗的頭條用戶都領教過。正是這幫人肆無忌憚的人用肉,辱罵,拉橫三件套一樣的方式對待別人而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助長了養狗人,個別愛狗人士腳踏規矩的氣焰,這不,肆意踐踏規則在很多養狗人心裡根本就不是事,覺得無所謂,沒人管,沒人敢管,誰反抗還有一幫有“理論”有行動的動物保護主義者支持他,這樣想怎麼養就怎麼養就成為日常了。

總之,文明養狗是必須執行的,立法用法律(狹義)保障也是最好的辦法。值得一說的是,這裡的立法和某些人說的立法(狗保法)不是一回事,這裡的立法是涉及了養狗權利和義務的立法,一切只想要權利(或者對義務意思一下的立法)的立法都是耍流氓,這樣的立法只會引發更大的矛盾。我相信以我國的立法水平,怎麼著也不可能立出這種跛腳法律,就算立,必定會立權利義務相適應的法。

綜上所述,不文明養狗應該得到法律層面的遏制,是否可行取決於對規矩的遵守和執行。應該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和文明觀,思想正確了,才能做對事情,聽狹隘動物保護主義者的瞎掰是浪費時間。

貼圖為個別愛狗人士的部分言論和行為,對不對,大家領教一下吧。還有質問李蘭娟院士的,真是不服不行!







rudemansen


問題是,這遍地狗屎,半夜狗吠,都該歸誰管? 動不動又說啥子,XX沒有執法權。

即便國家出面管理,全國有多少狗? 需要多少人力物力才能跟得上? 承擔得起嗎?

流浪狗不給處理,餵養者,又逃避責任,請問怎麼操作?

號召歸號召,我行我素,你又能怎麼著?

文明養犬,只在網上,現實中不過百分之一,而這百分之一,還未必全都譴責那百分之九十九。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999毛刀


以目前國人素質和社會風氣,文明養狗就是天方夜譚,不下重手嚴格監管改變不了人渣養狗的劣性,滿街的狗屎和不牽繩溜狗隧處可見,有的人渣手裡拿狗繩子,只在過馬路時給狗拴上,因為怕車壓,過了馬路改下狗繩,不會顧極別人的感受,文明養狗的有,太少了,都能文明養狗,又有誰會反對養狗呢,日本也養狗,你看有人反對嗎,那才是人和狗的合諧,


彥保2


養狗就沒有什麼文明可言,不顧別人的感受,不顧狗尿狗屎遍地,狗叫擾民,竟然給狗安上什麼文明養狗,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如果養狗都文明瞭,嫖娼是不是也有文明嫖娼?吸毒也有文明吸毒?搶劫也有文明搶劫?


戲侃天下


有個事情我就不明白,凡是養狗的就是不文明的,不養狗的人就都是文明人?其實人都一樣,不文明的事體現在所有人的身上,隨地吐痰,不遵守交通規則,闖紅燈,隨地亂扔紙屑瓜果皮,公共場合大聲喧譁,不給老年人讓坐,有些老年人倚老賣老,不孝順父母,打罵父母,碰瓷訛人,拐賣婦女兒童,還有人強買強賣,歐打拾荒老人等等,這些事難道都是狗狗乾的麼?還是都是養狗的人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