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建陽建盞研究所所長闕梅嬌:老梅散新香,春來花更豔

到了建陽,若說起建盞,一定有一個特別的人物無法繞過。之所以說特別,是因為在建盞大師以男性主宰的環境中,她作為一名女性,成功躋身於建盞領域,並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她就是闕梅嬌,建陽建盞研究所所長,建陽建盞協會副會長。

建陽建盞研究所所長闕梅嬌:老梅散新香,春來花更豔

闕梅嬌是一個有著眾多光環加身的建盞代表性人物。

2011年她領導的建陽建窯陶瓷研究所被建陽市政府確定為“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2014年,她的相關作品又獲得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第九屆海峽工藝博覽會金獎;

2015年,她榮獲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南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此外,廈門等地多家博物館爭相收藏她的建盞作品。

建陽建盞研究所所長闕梅嬌:老梅散新香,春來花更豔

儘管今天榮耀加身,但闕梅嬌對她曾經的故事有更多感慨。出生於建陽水吉村的闕梅嬌曾在建陽瓷廠工作三年,90年代初因國有企業改革工廠倒閉而下崗。早期她為了生計做過各種買賣,但心中對建盞的掛念使她沒過幾年又折騰進了黑陶行業。山東的龍山、江西的景德鎮、福建的德化,這幾個全國著名的陶瓷基地,都留下過闕梅嬌的身影。對於外鄉陶瓷藝術的鑽研,更使她堅定了重新打造建盞輝煌時代的決心。

1997年,經過多年外鄉的學習,闕梅嬌重返家鄉,成立了福建省建陽建窯

陶瓷研究所,成為首個在閩北生產黑陶的生產基地。

建陽建盞研究所所長闕梅嬌:老梅散新香,春來花更豔

建陽建盞研究所所長闕梅嬌:老梅散新香,春來花更豔

然而,隨著生產出越來越多的優秀的黑陶作品,闕梅嬌心中對建陽本地沉寂數百年的建盞藝術的渴求之心越來越強烈。建盞雖然也屬黑陶系列,但是卻與其他地方的黑陶製品有著完全不一樣的風格。建盞的表面,有著油滴狀、兔毫狀、鷓鴣班狀等釉變效果,偶爾燒出的成品中,還會出現曜變效果,更是令人驚奇。正是這種只有建陽本地方可燒製出的獨特效果,讓闕梅嬌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了建盞的研究當中。

建陽建盞研究所所長闕梅嬌:老梅散新香,春來花更豔

建陽建盞研究所所長闕梅嬌:老梅散新香,春來花更豔

闕梅嬌常常一個人坐在工作間,沉醉於建盞制泥、造型、拉坯、施釉、焙燒的過程。對於一個女性來說,在充滿著泥水、高溫的空間中動不動待上十來個小時,這種堅持,若沒有毅力,是不可能持續下去的。因為自身對各地黑陶藝術都有鑽研,所以闕梅嬌對建盞的燒製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她燒出的建盞,無論是敞口、撇口還是斂口、束口,都透露出上古的滄桑感,讓人愛不釋手。

建陽建盞研究所所長闕梅嬌:老梅散新香,春來花更豔

燒製建盞的過程,雖然優秀成品的在窯中的變化過程更多依賴於上天的安排。但先天的選材、上釉的功夫與秘訣,是每個燒盞師的“獨門技術”,闕梅嬌秉持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堅持強化建盞入窯前期的功夫,純手工、純灰釉、純自生的天然礦物釉變過程,再加上對入窯後的溫度與時間的控制,便有了闕梅嬌獨具風格的建盞作品。

建陽建盞研究所所長闕梅嬌:老梅散新香,春來花更豔

細觀闕梅嬌最近一兩年的建盞作品,越來越呈現出嫻熟多變的風格,似乎燒製建盞在她手下已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特別是油滴盞和兔毫盞,已經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端詳她的每一個油滴盞,油滴大小恰到好處,疏密有間,錯落有致,立體質感撲面而來。更有一些曠世精品,如禪定花系列,盞底油滴參差有序向四周延伸,神似盛開的蓮花。而她的兔毫盞、藍毫系列,釉面如鏡,須毫如針,似若滿天流星滑落天際,真是美妙至極!

建陽建盞研究所所長闕梅嬌:老梅散新香,春來花更豔

好產品也得有個好名頭。2013年,在女兒的幫助下,闕梅嬌註冊了“御兔”牌商標,開始了自己的產品的“品牌之路”。同時為了防止假冒偽劣,她的建盞底部,都有一個自己簽名的“闕”字。這些措施,讓市場更加青睞她的作品。

如今,曾經跟在闕梅嬌身旁耳濡目染的女兒肖豔,也已經成長為研究所的營銷總監,主要負責闕氏“御兔”建盞的銷售推廣。閒暇之餘,繼續跟著母親學習建盞燒製。

建陽建盞研究所所長闕梅嬌:老梅散新香,春來花更豔

這個85後的青年對建盞的品牌包裝更有自己的獨特而前衛的思想,而她對建盞藝術更有著天生的悟性。入行幾年來,作品先後獲得“2015年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獎”、被南平市博物館的收藏。此外,年輕的肖豔也在政界嶄露頭角,當選為建陽區政協委員,為建盞藝術在官方的溝通添加了便利。

建陽建盞研究所所長闕梅嬌:老梅散新香,春來花更豔

闕梅嬌一生傳奇的經歷已經是建盞圈內的一段佳話,如今母女攜手,更是令人期待,老梅散新香,春來花更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