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本人目前在銀行上班,銀行太累了,每天上班十三個小時以上,想裸辭備考國家公務員,值得嗎?

理想與現實相距甚遠


關於這個問題,我有切身感受,因為本人也有家屬在銀行工作,

下面我說說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聊聊銀行這個行業

銀行,在10年前,絕對是社會大眾眼中的香饃饃,金融“鐵飯碗”。

我那時候在會計師事務所負責校園招聘,目標學生都是財經類專業,但常常我們的offer競爭不過銀行的offer。

原因一是銀行收入確實很高,那時候我們給一個本科生四五千已經很高,但銀行可以開到一年十幾二十萬起薪;

原因二是銀行大多是國有性質,福利待遇彼時不錯,穩定性高;

原因三是銀行不需要大量出差,那時候加班強度至少比事務所小得多,更何況事務所還要頻繁出差。

然而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雖然目前我已經從事務所離職出來,但是前同事告訴我,現在的財經類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希望來事務所發展,即使累一點也願意。

結合我家屬在銀行十多年工作的感悟,我總結為啥銀行業不如當年那麼吃香的幾點原因:

1、銀行業收入10年來增長不明顯甚至部分崗位還沒有以前高。

如果你現在去對比國有銀行給大學生的薪酬,你會發現2019年和2009年差距不是那麼大,增長的幅度遠沒有其他一些當下熱門的行業來得快。

而且現在很多銀行的福利都大幅削減了,薪酬競爭力不再是它的優勢。

2、銀行面臨互聯網金融等巨大的衝擊。

10年前,大街小巷還沒有支付寶、微信在普及,但眼下情況就不同了,人們掃一掃就可以滿足城市裡的絕大部分消費,不需要到銀行取現金。

加上餘額寶等各種其他平臺理財產品的推出,買理財也不需要到銀行。

甚至花唄、白條都逐漸要替代了信用卡支付。

於是你可以看出銀行這個行業受到了多大的衝擊,業務影響肯定是有的,現在一些銀行還維持著高業績,主要是由於對公對私的一些信貸業餘(企業融資、個人買房等),銀行賺取存貸差利息。

3、銀行的工作強度越來越大。

由於業務競爭越來越激烈,目前不止股份制銀行,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職工的工作強度變得更大,這個問題說的每天平均工作十三個小時一點不誇張,甚至要更大,所謂的996,我看放在銀行還要改成8-10-6。

二、是否該從銀行跳槽?

很多在銀行工作的人,都有這個困擾,銀行業不好生存了,我該不該跳槽出來呢?

我覺得這個問題必須結合行業發展與職業規劃來考慮。

我個人有以下建議:

1、考公務員、事業單位

如提問者所說的,如果年齡允許,去考考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是一個辦法,起碼收入和工作強度的性價比有絕對優勢。有些人建議一邊工作一邊考,我覺得他們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每天13個小時的強度乃至週末都要加班,你根本不可能有精力投入公務員複習的。我覺得如果個人想清楚了未來不打算繼續幹銀行,且裸辭短期也不會造成家庭巨大的經濟負擔,是可以考慮裸辭這個選項,但是你要設定好考試的目標,做好最壞的打算,即:考不上你該去哪裡?有B方案嗎?

2、銀行內部轉型做後臺

看你的問題描述,目前這份銀行工作應該屬於前臺性質,所以強度如此大,但後臺相對就容易一些。但一般轉崗後臺並不容易,需要你有一定的資源關係,畢竟這個行業裡盯著後臺輕鬆點的崗位的人非常多。

所以這個選項要看你自己的情況來考慮。

3、跳槽去企業從事與金融相關的工作

我之前在負責人力資源招聘時,遇到不少銀行出來的人來應聘財務、投資等崗位的,對他們來說,至少企業裡面對的時內部客戶,考核壓力也減小了很多,即便加班心理上會輕鬆一些。

但是要想跳槽,你必須事先做好準備,例如想轉型會計的,你財務方面的知識儲備做好了嗎?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問題的一些建議,僅供大家參考!

再次感謝悟空對我的支持,謝謝!@悟空問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