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揭祕中國十七大名酒檔案——宋河糧液

宋河糧液產於河南鹿邑棗集鎮。古宋河釀酒,始於春秋,盛於隋唐,被譽為“天賜名手,地賜名泉”。相傳春秋時期,孔子由曲阜至此問禮於老子,曾酒醉棗集,留下“唯酒無量,不及亂”的箴言。唐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諸帝王,每年清明祭祖,所用瓊漿即棗集釀造。故棗集有“皇王祭酒”之稱,名傳天下。


由唐至宋,宋河歷經數次人工開挖,已成為由京都開封通向淮河的重要黃金水道。“宋河酒”也由此河裝船入京,每日數船依然供不應求。京城著名畫家張擇端特意將運酒情形繪入“清明上河圖”,那一船船,一擔擔的“宋河酒”還沒進入汴京,便被人搶購一空。


解放前,棗集鎮大大小小的釀酒作坊就有個18家之多。有張記作坊(張墩子家的),有張家作坊(張九路家的 ),有鹿昌作坊(張殿洋家的),還有姓閆家的、姓楊家的、姓王家的、趙家的,其中張姓家族就佔了十多家。當時棗集城裡酒香撲鼻,商賈雲集,一幅昌盛繁榮的景象。1968年,在鹿邑縣政府組織下,聯合張九路,張殿洋等燒酒師傅,在鹿昌20餘家釀酒作坊作坊的基礎上開辦了鹿邑麴酒廠,並在鹿邑大麴酒的原料工藝基礎上投產,因酒廠坐落在古宋河(今大沙河)之濱,釀酒用水取自河中之水,又因釀酒用糧為當地優質高梁,故取名為宋河糧液。1988 年鹿邑酒廠更名為“河南省宋河酒廠”。


揭秘中國十七大名酒檔案——宋河糧液


宋河釀酒,其酒之香醇得益於宋河之水獨特柔美,釀出的美酒香飄數里。此外,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也是宋河美酒形成之主要原因:鹿邑屬於暖溫帶半溼潤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該地土壤中富含大量的腐殖質和豐富的礦物元素,適宜各種農作物生長,盛產小麥,大麥,高梁,玉米,豌豆等適於釀酒的優質糧食資源。


宋河糧液在釀酒的過程中,沿用的是老五甑傳統工藝,堅持“人工制曲,量質摘酒,分級入庫,陶罐及橡木桶年份窖藏”的理念,以保證酒體的整體風味與品質超然卓越。1979年,宋河糧液被評為河南省名優產品;1984年,宋河糧液獲得輕工部銀盃獎;1988年,全國第五屆評酒會上,榮獲中國名酒稱號及金質獎,是河南省唯一獲得中國名酒稱號的濃香型白酒。


宋河糧液使用的商標主要有“東方紅”牌、“鹿邑”牌、“宋河”牌,其中,“東方紅”牌使用至 20 世紀 70 年代後期;“鹿邑”牌使用至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而“宋河”牌則於 1984年左右開始使用。

揭秘中國十七大名酒檔案——宋河糧液


品名:鹿邑牌宋河糧液

參考年份:70~80年代

容量規格:500ml

酒精度數:54°


“鹿邑牌”宋河糧液在市場上相對稀少,”東方紅牌”基本上已絕跡,當時主要受品牌知名度及收藏意識薄弱的影響,其實這個現象普遍存在酒類收藏市場,白酒“十七大”除了大家熟悉的幾個大牌子外,大多白酒品牌的老酒並無好好保留下來,市場拍賣信息少之又少。

揭秘中國十七大名酒檔案——宋河糧液


品名:宋河牌宋河糧液

參考年份:80~90年代

容量規格:500ml

酒精度數:54°


宋河糧液從80年代開始,使用的註冊商標由“宋河牌”全面代替“鹿邑牌”。這組最傳統玻璃瓶宋河糧液經歷了壓蓋、塑蓋、和鋁旋蓋,貼標個人覺得相當大氣,有一股皇家風範。“皇王祭酒”,名傳天下。


揭秘中國十七大名酒檔案——宋河糧液


品名:宋河牌白瓷瓶宋河糧液

參考年份:80年代

容量規格:500ml

酒精度數:54°

揭秘中國十七大名酒檔案——宋河糧液


品名:宋河牌宋河糧液(蘿蔔瓶、方瓶)

參考年份:80年代

容量規格:250ml

酒精度數:54°


揭秘中國十七大名酒檔案——宋河糧液

品名:白玻瓶宋河糧液

參考年份:80年代

容量規格:500ml

酒精度數:38、54°

揭秘中國十七大名酒檔案——宋河糧液


品名:短鋁蓋宋河牌宋河糧液

參考年份:90年代

容量規格:500ml

酒精度數:54°


揭秘中國十七大名酒檔案——宋河糧液


品名:宋河牌宋河糧液

參考年份:90年代

容量規格:500ml

酒精度數:38°

揭秘中國十七大名酒檔案——宋河糧液


品名:長鋁蓋宋河牌宋河糧液

參考年份:90年代

容量規格:250ml/500ml

酒精度數:54°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