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不能上班,在家無聊,有什麼好看的書值得讀,有什麼推薦?

Tomboy49198050191


不知道您是什麼工作領域,最好是找一些和自己涉及到的書去學習,如果想讀些其它的

推薦幾本我自己讀過並且感到有意義的

人性方面:增廣賢文

文學類:卑鄙的聖人曹操,活著,老人與海

理財類:小狗錢錢,窮爸爸富爸爸,鄰家的百萬富翁




梁嶽


我現在也是宅在家裡不能出去,每天都堅持看書,最近讀完的一本書是村上春樹的《東京奇譚集》,相比村上其他的書,這本書的故事性更強,主要是記錄了一些東京的奇譚異事,很適合打發時間,而且看完之後也能讓你有所感悟。

這本書我印象最深的是裡面那個品川猴的故事,一個猴子特別喜歡偷別人的名字,被它偷了名字的人會在日常生活中想不起自己的名字,瑞紀就是如此。

後來瑞紀和她的心理諮詢員找到了那隻猴子,發現了自己名字上的秘密。那隻猴子說出了瑞紀真實的現狀:母親從未愛過她,姐姐也不喜歡她,父親性格懦弱無法保護她。

裡面有一段話我覺得很有感觸:“從小你就沒有充分得到任何人的疼愛。你自己也該隱約有所感覺,可是你有意不去感覺。你想回避這一事實,想把它塞進心底的小黑洞蓋上蓋子,儘量不去想難堪的事,不去看討厭的事。在生活中把負面感情扼殺掉,這種防禦性姿態成了你這個人的一部分。是這樣的吧?但這使得你無法無條件地真誠地由衷愛一個人。”

從小缺愛的人,又如何去愛別人。人的名字上原來連接的是自己的一生,而不是單單幾個字。人們往往有意忘記那些不愉快的記憶,那些悲傷的事實,用淡然的外表來保護自己,心中卻早已築了一道高牆,無法全心全意地去愛。

不得不佩服村上春樹作品故事性與哲理性的高度融合,讀這本《東京奇譚集》,像是讀故事書,卻又有了更多的哲思,反思到自己,是一本值得讀的好書。


知宛文苑


一、最“厚重”的傳記文學——陸鍵東的《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

本書為新版修訂本,舊版面世於1995年,在原來基礎上加入了新史料的引用(沒引的也有所提示說明)並訂正了舊版的一些錯誤,在“時代與人”這一命題節點上又注入了作者十七年來治學的思考與心得,相信於作者看來,這本傳記已擁有映照歷史的鮮活的生命的作用。

這是本活在歷史中的書。因它活於歷史中,才引起讀者對那段特殊時期的窺尋,對民國大師蕭寂背影的佇望,對精英文化時代的仰止。比起數十載間不斷湧現的風雲人物,陳寅恪的名字對今天的許多人來說是很陌生的存在。一生與政治活動絕緣,始終保持著學人的精神獨立與思想自由,歷史曾因某些原因將其淡忘,數十年來“陳寅恪學”的大熱不僅是因為先生的治學精深與創見卓越,也緣於其經歷的無數磨難與巨大的文化創痛。而本書所著目的先生一生中的最後二十年,無疑具有極大的代表性。

哪怕是重讀我也依舊是懷著十分的敬意去讀每個字的。這是本抒情性極強的人物傳記,而它又是以作者考證到的翔實資料為基礎的,光引文就達五百多處,絕不是某類細膩(就是矯情)的渲情式書寫。文筆稍稍用力,脈絡似乎也有些散亂,不過瑕不掩瑜,箇中留下的思考是很多的。

二、嚴謹又富於人情的推理小說——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命案目睹記》

馬普爾系列第八本。小說緣起於馬普爾小姐的朋友麥吉利卡迪夫人於列車車窗目睹了一起殺人事件,講述了馬普爾小姐的介入調查最終成功找出兇手的過程。如同阿婆的其他書一般,在我們的偵探好容易進入了調查中後,一些無關緊要的人和事兒紛紛上場演繹,最後在書本剩下十多頁時候開始揭秘出的罪犯總是讓人大跌眼鏡。

與大名鼎鼎的波洛不同,馬普爾小姐往往不為人所知,不為人所重視,她的智慧是含蓄於她的外表之下的,她連話嘮的毛病都是如此的有趣。或許是因為從沒有過戀愛的經歷,讓她始終保持著少女般的可愛,常常會面帶害羞的粉紅。作家會常常賦予筆下的角色以外形相差迥異的巨大力量,以滿足讀者心中的英雄情節。而對於這個馬普爾這個角色而言,我相信作者是真正喜愛的、恨不能將自身也倒影在她身上,她是個可觀可觸的人,而非僅僅存在於書中的角色。

每每到她出場,忍不住就很想笑了。

三、感傷歷史的現實之作——季羨林的《牛棚雜憶》

這本書買於縣城。縣城的書店是很商業化的,除了各類暢銷書,網絡言情小說,就是學生輔導書和練習題。勉強在裡面發現些純文學,更別提那些與書有關的書了。買這本書有兩個原因:一是在翻看夾邊溝時想起了這本,二是因為是典藏版,後者更為主要。

書很快就翻完。總體上看是期待過大,收穫稍微的感覺。如同作者自己而言,對現在的年輕人講起這些事情,除了瞪大眼睛表示驚訝外,根本難以相信那是個多麼顛倒黑白的一段時期。作者用平實講述他的親身經歷,但字裡行間掩飾不住他內心的憤懣。在他看來,傷痕文學的發起者那些年輕人根本沒有多少“傷痕”,而真正的傷痕者,因為種種原因,仍然在不為人知某處低低哭泣。

暫時就推薦三本吧,歡迎一起聊書的書友。


蘭陵笑笑學生


一本好書可以提升人的氣質和思想,、想必你也有這樣的時候,想讀書,卻不知道讀什麼書好。書海浩瀚,如何取一瓢飲?今天分享幾本近期讀過的好書,無論是有目的的閱讀,還是漫遊式閱讀,都可以作為選擇。

平凡的世界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孔乙己》

在這裡,魯迅省略了孔乙己最初幾次來到酒店的描述,當孔乙己的腿被打斷後,魯迅才開始寫他是如何走來的。這是一個偉大作家的責任,當孔乙己雙腿健全時,可以忽視他來到的方式,然而當他腿斷了,就不能迴避。於是,我們讀到了文學敘述中的絕唱。這就是我為什麼熱愛魯迅的理由,他的敘述在抵達現實時是如此的迅猛,就像子彈穿越了身體,而不是留在了身體裡。

《靜思錄》

中的文章涉及讀書、歷史、政治、語言文字等主題。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引用,因為先生學富五車,知識已融會貫通,信手拈來。先生的文章讀來令人暢快,極簡單的語言就能將複雜的世界或問題勾勒清楚,顯示出厚積薄發的功力,更可以看出老人所獨有的通達的人生智慧。讀罷先生文章,真想拜師學藝,可惜斯人已逝,只能記住先生的經驗:終身教育、百歲自學。

個人見解,希望大家指導.。多讀書,讀好書!





gg哥


我想給大家推薦《人生海海》這本書,作者是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小說講述了一個富有傳奇而又充滿人生況味的故事。一位原本風光無限的上校,卻因為一個秘密而隱沒在山村。想要探知秘密的人和藏著秘密的人都極盡所能達成目的,故事也在這種窺探欲與守護欲的對抗中漸次推進。讀完這本書,我腦海中一直迴旋著一句話:

“人生海海,處處艱難,活著就是種殘忍的安排。”

對大多數人來說,活著,就是幸福,而上校卻是恰恰相反。一個功勳卓著的英雄,無數次從戰場上死裡逃生,在戰爭年代有幸活了下來,卻在和平年代得不到善待,沒能好好活著。他為了一個不足道的秘密,屈辱地活了半輩子。他在子彈炮火面前贏了,卻狠狠地敗給了人性。



很多時候,人性是經不起誘惑和考驗的。正是因為人性的這種劣根性,使得小說中的上校被人算計,被陷害,被侮辱,被蹂躪。人性的邪惡在那個特定的時代裡彷彿被合理化,使得這種惡帶著劇毒,劇毒攜帶者的魔掌伸向哪裡,那裡便會萬劫不復。上校就是那些邪惡施展拳腳的犧牲品,他們懼怕上校,卻又心癢難耐一心想要窺探上校的秘密。很多時候,人們更願意相信以訛傳訛的謠言,事實真相在謠言面前似乎沒有多大的競爭力。

看到他被逼瘋了的時候,我很長時間都無法緩過勁來,但同時又感到欣慰,覺得他終於解脫了,不用再為了嚴防死守一個秘密而心力交瘁,更不用時時想起曾經的那些汙穢骯髒。從此他只有七八歲孩子的智商,這未嘗不是一種恩賜,餘生,他都會在一個純真乾淨的世界裡,無憂無慮,快樂的度過。

對上校來說,這種結果是一種朦朧的美好,很徹底,可是對林阿姨就有些近乎殘忍的溫柔,她愛他,卻沒能在兩人最好的年紀走到一起,更沒能在他瘋之前知曉他的心意。現在他瘋了,她終於可以大膽的愛他,照顧他,保護他,時時刻刻陪在他身邊。

小說中的“我”,在年過半百歷經了人世的滄桑後,愈發懂得和理解歲月的浮沉,更深知上校所經歷的悲苦艱難。



我們曾那麼渴望知道生活的真相,可當一層一層的撕開,去殼剝肉導致鮮血淋漓時,我們又深感後悔。糊里糊塗不甘心,明明白白又太累,人就是在這樣的矛盾中踉踉蹌蹌地活著。

奈保爾說:“生活是如此令人絕望,但人們興高采烈的活著。”因為只有活著,才有希望,才能慢慢打敗絕望。

人生有多少苦難,就有多少辛酸和忍耐。無論生活的真相有多麼殘酷,無論擺在眼前的路多難走,我們都不應該提前中斷。要明白,人生似海,何必在意一時沉浮,潮落之後是潮起。更要明白,人一輩子不總在高處,高低互相轉換,絕處也能逢生。所以,再難也要好好活著,這才是對前人最好的紀念和告慰,更是對生命的敬畏。


寂聽


要讀就讀經典,為你推薦儒家,釋家,道家的經典如下:

儒家十三經:《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

釋家佛教經典:《心經》、《六祖壇經》、《金剛經》、《藥師經》、《阿彌陀經》、《妙法蓮華經》、《華嚴經》等等很多詳細可下載乾隆大藏經全套,並且還有很多論典如《瑜伽師地論》、中觀唯識論等。

道家經典:《童蒙止觀校釋》、《道家養生功》、《中國傳統道家養生文化經典》、《伍柳仙宗》、《道德經》、《莊子》。


佛教白話說


很高興又遇到願意讀書的朋友。

書香居的一些建議,願能對您有所裨益。

首先,選書的問題

在信息氾濫的時代,選擇看能增進德能、陶冶情操的書為好。

在閉門靜心的時間,書以簡明精到為上,文要精華,句段不長。

其次,建議的書目

前者如《幸福人生講座》、《論語》、《道德經》等;

後者如《菜根譚》、唐詩宋詞、美文小品、伊索寓言等;

最後,願您能受益

讀書是交心靈的朋友,需要認真揀選,然後用心體悟,自然開卷有益,時間精力才不至於浪費。

願書香居的建議,可以幫您選到好書。

讓您的碎片時間,變為您有用的人生資源,帶給您客觀的精神財富!




書香居


疫情期間不能上班,在家無聊,可以看看書,我推薦兩本認為好看的值得讀的書。

兩本都是小說,但是不同風格。一本是毛姆的代表作《面紗》;一本是麥家的新作《人生海海》

《面紗》適合有些生活閱歷的朋友閱讀,這是一本描述女性自我覺醒的小說,故事梗概是一位漂亮的姑娘在超過適婚年齡時,迫於社會及家庭的壓力草率嫁給一個自己不愛的男人,而在婚後又偶遇自認為是真名天子的男子,於是產生糾纏。卻在最後,發現一切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樣,真愛原本就在身邊,卻在失去以後才想明白。情節雖然老套,但文字表達能揪住人心,幾乎一口氣讀完,因為作為讀者雖然在故事開篇就預見到了結局,依然被作者的文字帶動,想快點看到女主的覺醒與迴歸。我沒有推薦毛姆的成名作《月亮與六便士》,是想推薦相對小眾也沒那麼熱門的好作品給大家,尤其這本《面紗》,希望可以與更多朋友產生情感共鳴。

只有一種辦法能贏得眾人的心,那就是讓人們認為你是應該被愛的

《人生海海》是麥家在2019年的新作,跟他以往的懸疑作品有些差異但也有想通之處。小說整體節奏沒那麼緊張,可以說是樸實、真誠又帶點疑惑。主人公是個富有傳奇一生的少校,他的經歷在那個年代稍顯格格不入卻有絕活傍身,小說情節跌宕起伏,也是讀起來就不能停下來,尤其有個疑惑一直牽引著讀者,期待趕緊找到答案,知道最後,才真相大白。讀完才算鬆了口氣,好在是個完美的結局。

人要學會放下,放下是一種饒人的善良,也是繞過自己的智慧

以上兩本書《面紗》和《人生海海》就是我的推薦,不是很熱門,但都是經典之作,適合最近不上班,在家無聊的時候讀一讀。


讀書寫字講故事


你不妨看看《記事本圓夢計劃》這本書,該書講述了一個高中輟學的窮小子,通過記事本的力量,徹底扭轉人生的困境!從二十一歲在記事本寫下夢想和圓夢計劃起,十五年後終於實現自創公司股票上市的第一個夢想。這書除了拋出所講的記事本使用方法以外,其實也是一個很勵志的創業故事。

當你工作停滯不前、生活狀態不佳時,而這本《記事本圓夢計劃》就是一個美好的開始,這個記事本主要是記錄自己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每天要走的路程,遇到挫折、坎坷時翻閱,從而喚醒並保持自己對實現夢想的熱情。夢想固然美好,但是通往夢想的道路上絕對不會是一條坦途。“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這是殘酷的現實,那麼這個“行動記事本”就是通往夢想的燈塔或記錄站,學好夢想記事本、行動記事本、思考記事本,會讓夢想都變成現實,改變你的狀態甚至人生。



堯山漁夫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所作的長篇小說,為“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全書共三部,於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全景式地表現了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書中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