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牛人“懸絲釣魚”:從不用浮漂,竿稍一動就知道什麼魚咬鉤

老於的釣齡有二十多年了,不管是水庫、黑坑還是家鄉的小河溝,這些地方統統都釣了個遍。但釣友卻一直鍾情於黃河野釣,自從在黃河釣過幾次魚之後,在別的地方就很少再見到他的身影。

牛人“懸絲釣魚”:從不用浮漂,竿稍一動就知道什麼魚咬鉤

△黃河野釣

“只有在黃河,才能體會到野釣的樂趣!水流、地形、氣溫、時間都是影響釣獲的重要因素,完全沒有了臺釣那些繁瑣的方程式,釣的卻是一個活學活用!”一提起黃河,釣友便滔滔不絕,停不下來。

在黃河釣魚十多年了,早練就了一個絕活。那就是不管釣流水還是靜水,從不用魚漂,只要看竿稍或魚線的動作,基本就能判斷是什麼魚咬鉤。

這完全打破了臺釣“調四釣二”的禁錮,省去了調漂的繁瑣步驟,也讓釣魚人更多體會到野釣的樂趣。

牛人“懸絲釣魚”:從不用浮漂,竿稍一動就知道什麼魚咬鉤

△黃河釣魚

釣友神秘地將其稱之為“懸絲釣魚”,竿線一動就知道是啥魚!這一辦法在黃河特好使。


“觀漂”釣法不是更精確嗎?為何採用這種辦法來釣魚,這其實還真有它的道理!

“在黃河釣魚,絕對不能循規蹈矩,一切規矩到了黃河都得失靈!”釣友說,“黃河地下環境複雜,調漂根本調不準,基本上都是走水,也用不上魚漂。加上黃河的魚大都是貼著水底找食物,所以根本就用不著魚漂。”

牛人“懸絲釣魚”:從不用浮漂,竿稍一動就知道什麼魚咬鉤

△黃河釣魚,只需把竿稍繃緊即可

確實如此!除了翹嘴、赤眼鱒等少數中上層魚之外,黃河的鯉魚、鯰魚、牛尾巴魚、黃顙、鴿子魚等,大多都是底層魚。

作釣的時候,只需要將竿稍繃緊就行。通過觀察魚線,甚至竿稍的動作,來判斷是什麼魚咬鉤。

在靜水狀態下,如果魚線一直輕微晃動,那肯定是小白條。如果竿稍突然抖動幾下便停下來,應該是體型大一些的白條魚,這種魚吃了魚餌就開始逃竄,但體型小的可能連竿稍都拉不動。

牛人“懸絲釣魚”:從不用浮漂,竿稍一動就知道什麼魚咬鉤

△黃河釣魚,連串上鉤

當看到竿稍不停輕微顫抖,停一小會之後,再接著顫抖,那無疑就是黃顙魚了。這種魚太貪食,就算被魚鉤刺破嘴唇,也會接著咬鉤,體型太小,也只能將竿稍抖出一個小動作來。竿稍抖動加劇的話,可能就是稍大一點的黃顙或牛尾巴魚了!

牛人“懸絲釣魚”:從不用浮漂,竿稍一動就知道什麼魚咬鉤

△黃河中的黃顙

牛人“懸絲釣魚”:從不用浮漂,竿稍一動就知道什麼魚咬鉤

△看這條魚是黃顙,還是牛尾巴?

黃顙和牛尾巴,是現在這個季節最容易上鉤的魚了,釣友們去黃河的話,用“懸絲釣魚”這種方法很好用。


竿稍如果突然大幅度下挫,甚至被拉彎,這種情況除了黃河鯉魚之外,最有可能的就是赤眼鱒。黃河的赤眼鱒,力度大,往往是吃了餌之後就跑,很容易就把魚竿拉出大彎弓,此時一定要耐住性子遛魚,否則很容易切線跑魚。

牛人“懸絲釣魚”:從不用浮漂,竿稍一動就知道什麼魚咬鉤

△黃河赤眼鱒,這麼大的很少見

釣友說,最愛的就是黃河赤眼鱒的這種爆發力,一斤魚就能發出三斤鯉魚的力道,上鉤後往往會誤以為是大鯉魚。

在黃河中,還有一種魚上鉤後不往深水區跑,反而會往岸邊逃竄。如果看到竿稍抖動幾下,魚線卻開始慢慢變鬆,那無疑就是鯰魚了!

牛人“懸絲釣魚”:從不用浮漂,竿稍一動就知道什麼魚咬鉤

△黃河金鯰,滿身古銅色

牛人“懸絲釣魚”:從不用浮漂,竿稍一動就知道什麼魚咬鉤

△黃河土鯰魚

在黃河,每一種魚都有很鮮明的特點,每一次出釣都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這就是釣友鍾情於黃河的原因。

在黃河釣魚,體驗的才是真正的野釣樂趣!黃河之外,釣友的眼中再也沒有其它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