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青春戰“疫”故事(四)90後志願者的“三點一線”

疫情牽動人心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

他們挺身而出;

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關鍵時刻

他們衝鋒在前!

團妹兒今天繼續刊載

德陽青年的青春戰“疫”故事

青春战“疫”故事(四)90后志愿者的“三点一线”
青春战“疫”故事(四)90后志愿者的“三点一线”

清晨,為住院的母親送去一天的餐食;白日,在志願者崗位上的堅守;傍晚,買菜準備母親第二天的餐食;夜裡,準備研究生複試內容。這是青年志願者張天賜的一天。

每天,張天賜騎著摩拜奔走在家、醫院和崗位中間。這條直線,從城南到城北,連接著廣漢整座城。這是一條母子間的親情線!也溫暖著所有人!

青春战“疫”故事(四)90后志愿者的“三点一线”

庚子年春,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剛剛結束考研的23歲小夥張天賜,原本是打算陪伴母親做術後的恢復治療,但疫情當前,他覺得必須要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次閒聊,讓他和小夥伴決定報名參與青年志願者。網上填寫資料後,同行的小夥伴很快收到了志願者培訓通知,他卻沒有收到這份邀請。那一天他時刻關注著自己的手機,不敢錯過任何一個電話。通知沒有如期而至,張天賜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當一次“不速之客”,主動到廣漢團市委要求安排崗位!在闡明自己的情況後,張天賜被應允參加培訓,成為了一名合格的青年志願者。

青春战“疫”故事(四)90后志愿者的“三点一线”

一開始,張天賜強烈申請去一線卡點工作,但後來他發現,後勤保障是志願服務工作的中樞,也非常重要。在後勤保障部門,張天賜每天根據單位需求以及志願者變化安排崗位、為志願者配送防護物資、接聽志願服務諮詢及報名電話、為志願者購買意外保險……當地菜農的蔬菜滯銷,召集志願者將蔬菜收割並送往一線;大家沒地方理髮,號召理髮師為大家開展無償理髮活動。志願者後勤保障工作繁多複雜,特別是當崗位上的志願者遇到突發情況,需要臨時調換崗位時,張天賜需要緊急聯絡其他人員前往崗位支援,有時候恨不得自己衝上去。從剛開始他的工作不被理解,不被配合,到後來別人的一句“辛苦”,他說,這是他收穫“守得雲開見月明”的甘甜。

參與志願服務後,讓張天賜原本忙碌生活更加緊張。去年冬天,張天賜的母親做了囊腫手術,由於病情惡化,當時原本3個小時的手術,延長到了7個小時。術後張天賜母親的身體比較虛弱,需要有人照料,特別是在化療治療期間,過程非常痛苦。張天賜當初參加志願者也因此猶豫不決。當張天賜和母親商量時,母親表示自己的身體狀況可以堅持,讓他不用擔心,全力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年輕人就應該有這樣的擔當意識,這給了張天賜非常大的鼓舞!

青春战“疫”故事(四)90后志愿者的“三点一线”

雖然生活節奏緊張,張天賜卻從不言棄。在剛開始投入志願工作的時候,工作不夠熟練,防護物資非常緊張,志願者人手不夠……他突然感到此次志願工作的巨大壓力。但是看到所有的志願者都在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張天賜的心裡也是由衷地感動。“志願服務的第三天,工作群裡的一位姐姐發出一條‘右腎腫瘤非常疼,請求補位’的消息;志願者何大哥和青林姐,夫妻雙雙上陣、齊心協力,看似輕鬆,實則卻無法每日陪伴於3歲的兒子左右……”張天賜的內心受到了衝擊——原來,除了看得到的外在的種種困難,還有許多背後不為人知的艱難。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吾輩當自強。參加此次志願服務活動,張天賜不僅看到了疫情面前,所有人的團結一致,更被志願者群體的無私奉獻鼓舞感動,為之動容。他說:“你怎麼樣,中國便是怎樣。所有人都團結一致,共同抗疫,我不會畏懼病毒,中國也不會!願我們這代青年人都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之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END

往期精選

“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第八季第三期來啦!(附第二期學習情況排名)

德陽青年突擊隊,用青春築起防“疫”的長城(四)

青春战“疫”故事(四)90后志愿者的“三点一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