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究竟怎樣才算“炒”股票

行情分析 丨 作者 / 老管


究竟怎樣才算“炒”股票


散戶升級完全手冊




老管半個月來的預判到今天得以驗證,大趨勢分析也告一段落。今天大盤基本穩了,咱們拿出一期篇幅,通過往期文章梳理一下投資的“思維框架”。股票、期貨都適用。


這幾天老管的助理在和散戶股民朋友溝通中發現很多問題,總結起來大體分三類:


首先就是,不知道怎麼選股,基本都是道聽途說,自己沒有分析思路。


其次,跌了害怕不敢買,覺得等真漲了才能買。真漲了猶猶豫豫又不敢下手,終於下手了,這一波上漲結束了。


最後,跌了被套了,不止損死扛。終於扛不住割肉了,人家漲上去了。


親切吧,大多朋友都經歷過吧,老管當年也這麼血虧過,感覺股市就是來針對我的。


下面咱們看看怎麼破。


究竟怎樣才算“炒”股票

2月趨勢猛,但不會成牛市


今天大家是不是發現“A股夠狠”,開盤直接拉昇,連低開的動作都不給一下。還記得過往文章是怎麼“事前諸葛亮”的嗎。


早在2月16日《明天開始,股市先撤點兵。》文章裡回答了很多朋友關於A股會不會一直漲上去,順勢來個牛市。


文章表達的意思是:別看春節後A股一路陽線拉昇,但是當時疫情前景並不明朗,確切地說具體復工日遙遙無期,因此這波上漲很難維持。


中國經濟已經完全嵌套進世界市場體系。從而可以表達為:(製造業+貿易進出口)×資本市場。

在疫情下製造業全部停工,出口更別提了,沒有生產賣什麼。


再結合上面那個公式就變成了:0×資本市場=?。有小學3年級以下數學基礎的都應該能判斷出股市的表現不會太好。畢竟股票是公司綜合效益的表現,現在沒效益了股票漲上去的底氣就不足。


加之政府之前已經表示正在救市,老管判斷:由於救市而產生的,與實際效益不匹配的股市上漲,不會持久。市場的問題最終還是要交給市場自己解決。


那麼回調就勢在必行,應該出現在疫情拐點,企業逐漸復工之後,波動方式大約是:先推高一波,繼而回調。具體出現在2月18日、19日。


事實證明,老管說早了4天,推高動作少於預測一次。下圖中圈圈裡的部分。


究竟怎樣才算“炒”股票

究竟怎樣才算“炒”股票

不理解不確定性以及風險切莫入市


2月17日文章《A股高點今天出現了,明天還會漲嗎?》希望大家再次把“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這句話多念幾遍。


我們投資時先要“正視風險”,它存在,不能假裝沒看見。同時通過技術手段規避,實在避不開就接受,止損後尋機再進。


如果哪位對於老管的要求是:在2月16日就要準確的預測到2月21日最高點位3058.9是春節休市之後第一個高點,然後回調。


只能說一聲:這種要求精確到哪天、哪個點位的預判,管某人做不到,麻煩您去求助

“神棍領域”。

究竟怎樣才算“炒”股票

相信這種準確預測存在,本身就是沒有承認不確定性。即使是大資金主力的拉昇,他們自己也不可能精確的控制到這一步。


如果說哪位是這種認知,玩股票還賺錢,只能說是:狗屎運。


老管能做到的只能像上週二(2月25日)那樣說:2900-2855區間為調整區間。(最低點2878.54出現在2月28日)


這區間沒幾個點,自由射擊,隨意進場。

究竟怎樣才算“炒”股票

以及上週六美股收盤後發的微頭條:

究竟怎樣才算“炒”股票


窮盡老管20年的經驗技術,只能做到這一步了。


究竟怎樣才算“炒”股票

大跌根本不會出現


上週四(2月27日)在當天文章《大跌之下的一股清流,A股將成為全球避風港》裡再次總結中國經濟領跑世界的觀點。


更詳細的“中國經濟趨勢”分析方式在春節前後的每篇文章都有寫,這裡不再贅述,日後有新的例證咱們再拿出來說。


今天看見新浪財經的一篇文章也是這個觀點。能和各大知名券商觀點一致,倍感欣慰。更因為先於他們表達,倍感幸運。


否則又該有人罵老管“拾人牙慧”。

究竟怎樣才算“炒”股票


中國製造業世界第一已然實錘,有這個做後盾,A股牛市水到渠成。可以斬釘截鐵的說:A股轉勢大跌在可見的將來,尚且未見端倪。


上漲趨勢內每次回調,無論大小都是給之前沒進場的朋友一次“後悔的機會”。當然,如果每次回調都猶豫,都沒進場,老管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參考一下道瓊斯指數10年來的表現,猜猜現在是不是絕佳的進場位

究竟怎樣才算“炒”股票

覺不覺得每次回調都是進場位?市場多次給了猶豫者“後悔藥”。記不記得那個寓言故事裡那個一次一次對來救他的人說“上帝會來救我”,被淹死後還在責怪上帝的神父?


上帝給機會了,一次一次地給,很多人視而不見罷了。

究竟怎樣才算“炒”股票

為什麼不接受止損?又不是壞事


2月23日文章《從頭漲到尾,牛市開始了?》裡提到一個扛單扛了好幾年的人。


心理學有個理論叫:損失厭惡。就是說一個人丟失100元的惡劣心情遠大於撿到100元的開心情緒。


究竟怎樣才算“炒”股票


過去多次老管舉過一個例子:如果手裡有兩支股票,一個漲、一個跌,普通散戶的操作是拋掉漲的,補跌的虧空。


高手操作是:止損跌的,用“割剩下的肉”補倉漲的那支。當然前提是跌的那支短期內真不行了。


這個與其說是“技術手段”倒不如說是“心態問題”。這也是投資人從不專業到專業必須邁過的門檻。


殘酷的是,這道門檻邁不過去,就永遠成不了專業投資者。永遠是散戶甚至永遠被當韭菜。沒辦法,這個

只能強行鍛鍊,別無他法。


最後說一句,關注老管的朋友都應該知道,目前咱們有公眾號和頭條號。(後期還會增加別的平臺,敬請關注)


對於不看系列分析文章,只看個微頭條就噴老管“打臉”的貨色,建議去取關本號。去關注一些頭像是“神仙”的大師號,快走不送。


以前在什麼地方聽過一個說法:面對謾罵,請用沉默彰顯自己的高貴。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老管侃匯,快上車不掉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