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動物天天不刷牙都沒事,但人卻不行?

趣味多視界


如果都只換一次牙的話,我估計還真沒什麼動物的牙齒比人類的還要堅固耐用


宋凌峰


從入口食物方面講:

野生動物通常吃的是生的食物,一般不會有殘渣,牙菌斑等破壞牙齒的微生物也不容易存活。而且,大多數動物的牙齦都很強壯,牙齒堅固,這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撕咬食物,反之,這也保證了牙齒在不斷的運動中得到強化,保持潔白、鋒利強健。

不過有一些動物也有清理牙齒的習慣,一種小鳥會鑽進鱷魚的嘴巴幫它們剔除牙齒間的食物殘渣,清潔魚能遊進鯊魚和石斑魚的嘴裡,將它們的口腔清理得一乾二淨。一般說來,素食動物的牙比肉食動物的牙健康,吃熟食的動物的牙不如吃生食的動物。許多家養的小動物由於長期和主人一起吃熟食,也會患上各種牙病,這時我們就要主動幫它們刷牙了。

那麼,這樣我們的疑問是:為什麼動物不刷牙卻依然健康而人天天刷牙卻仍然有那麼多口腔問題?

先說齲齒吧,動物也會患齲齒的,一些研究人齲齒的實驗就先需要建立動物齲病模

貓和狗類動物因其呼吸特徵、飲食習慣、唾液組分、牙齒形態和咬合習慣的特殊性,對齲病不敏感,不宜用作齲病的實驗研究。

  食草類動物如牛、羊也有類似於齲齒樣損害,但是,食草類動物齲損表淺,不象人類齲蝕那麼嚴重;再者,這類動物體積龐大、飲食特殊及有獨特的反芻習慣。因此,食草類動物不能用作齲病研究。

  除猴、鼠外,給豬喂以含糖飲食並接種致齲菌同樣可誘發齲損。但是豬體積大、價格貴、給重複試驗帶來不便,通常不作考慮。最近,我國已有學者用“中國實驗用小型豬”作牙體疾病病因和治療的研究,同樣可以用小型豬製作齲病動物實驗模型,它價廉、飼養簡單、便於操作。

  其它的動物,如豚鼠和兔,由於它們磨牙形態特殊,並可不斷萌牙,因而也不能作為齲病研究的實驗動物。

  總之,只有少數一些動物,如鼠、倉鼠、猴類及小型豬作為齲病實驗動物較好,這些動物免疫功能和人類似,便於飼養,誘發的齲損肉眼可見,而且形態上與人類齲損極為類似。

給一個小鼠和倉鼠致齲經典食譜:蔗糖56%、全麥粉6%、精煉奶粉28%、苜蓿粉3%、脫水全肝粉1%、酵母4%、鹽2%。

其次,動物也可以得牙周炎

利用細菌塗抹、絲線結紮、高糖水餵養3種牙周炎致病因子共同作用於大鼠牙周組織,可建立了一種穩定、重複率高、可提供研究的牙周炎動物模型。

易感牙周炎的動物種屬很多,一般可選大鼠、金黃地鼠、狗、豬、猴等。其中猴、狗的牙周解剖、組織病理、微生物及免疫學等都有與人極其相似。

那麼再來回答“為什麼”自然環境下動物不易得齲齒/牙周炎呢?

還是先說齲齒:齲病是微生物、飲食、宿主、時間四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也就是說要有1.致齲菌、2.蛋白/糖等比例合適的飲食、3.動物本身牙齒的特點、唾液成分、流量等,以及4.以上三者共同作用的時間。

而對動物來說,光是飲食條件就很難滿足(野生動物應該經常飽一頓飢一頓吧...)。而人的飲食習慣(大量碳水化合物)相對來說更適合人的致齲菌(主要是變形鏈球菌)的生存。

再說牙周病,牙周炎的病因為致病菌、不良的口腔衛生環境,還有各種全身因素:內分泌障礙、免疫狀態、吸菸等。顯然全身因素在人類中更容易發生。


佛系老孫


動物天天不用刷牙不代表就是健康的啊!比如老鼠松鼠這一類的,擁有可以終生生長的門牙,而且生長的速度也是及快,但也因為牙齒長得太快,以致於影響進食,它們也需要不停地啃咬食物與磨牙,來保證牙齒生長與進食能力的平衡。也有終身都在換牙的動物,比如像鯊魚、鱷魚這一類的動物,舊牙壞了就換新牙,另外,此類動物除了正在使用的牙齒外,牙齦裡還會藏好幾排備用的牙齒,等到任意外齒脫落之後,裡面的牙齒就會往外移,補上缺牙的地方,這真的是它們的先天優勢。

還有些肉食動物以生肉為食,需要大尖牙來捕食,其尖牙上面小下面大,牙齒的間距也比人類的大,不容易殘留食物,加上它們吃的大多是生肉,細菌對生肉並不感冒,所以基本上是沒什麼牙齒問題的。還有一些吃素的小動物,一般也不會有牙齒上的問題,因為它們都是以高纖維的植物為食,就算夾在牙縫裡,也不會產生細菌,加上其咀嚼高纖維植物時還能除牙垢。

雖然動物們沒有牙刷牙膏,但它們都有替代品,比如海洋裡的牙科醫生,清潔魚能遊進鯊魚的嘴巴,把它們的口腔清理乾淨;“牙籤鳥”會鑽進鱷魚的大嘴裡啄食剔牙;等等。

如果長期不刷牙,危害非常多。首先不刷牙,牙齒表面會有很多的食物殘渣和軟垢,隨著時間的延長很快就會形成牙結石。牙結石一旦形成,就會加速牙齦炎症,牙齦炎慢慢發展會變為牙周炎。牙周炎出現後會有明顯的口臭、刷牙出血、牙周溢膿、牙根暴露、牙齦萎縮,到晚期會出現牙齒鬆動、脫落的情況。在牙齒鬆動、脫落之後,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治療,就會出現牙齒排列不整齊、食物嵌塞。還有出現齲壞、牙齒咬合不穩,出現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徵,久而久之對整個口腔系統都有很大的危害。


戰地初體


主要說三點吧。

1、從食物方面來說,人吃的主要是熟食,容易形成殘渣留在牙齒間隙,進而導致細菌滋生,而動物吃的生肉或植物則很少有這種情況。另外人經常會吃甜食,齲齒更容易形成,你給其他動物多吃甜食,它們的牙也不會好,當然也有個別例外。

2、從牙齒結構來說,人的牙齒經過長期進化,排列緊密,牙齒之間縫隙小,是不是更容易塞牙、形成牙結石?你看看其他動物牙齒哪有這樣緊密排列的,而且動物牙齒多呈鋸齒狀,縫隙大。

3、從壽命來說,人的壽命通常都有七八十年,除了十歲前換了一次牙,以後就不會再換了,用了六七十年的牙齒哪能這麼健康呢?而大多其他動物壽命就二三十年,換牙比人類又多,即使成年了牙齒斷了有的也能再長出來,自然看起來就健康多了。


AI音樂AI旅行


首先,動物也是需要天天刷牙的,只不過因為刷牙配合度不高,操作起來比較不方便,所以才會讓人以為動物不刷牙沒事。

和人一樣,動物不刷牙,也會導致食物殘渣堆積,再加上口腔中的牙菌斑,容易產生牙垢或牙結石。

長期的牙結石異物,對口腔組織及細胞產生刺激,情況嚴重時,會發生炎症反應,導致一些類牙周疾病發生。

所以,不管是動物還是人,原理都一樣,所以不可不刷牙。

對動物而言,通常使用,潔牙棒或者素口水的方式來進行牙齒清潔。

情況嚴重時,可能會通過麻醉作用進行超聲波進行潔牙。


對我們人類來說,除了每天堅持刷牙外,還需要定時,對口腔做清潔處理,一年至少兩次超聲波潔牙。

定期檢查口腔衛生,才能保證口腔的健康。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參考意義。


歡樂是條狗


動物的飲食比較單一,一些肉食類的動物通常吃生的食物,需要大尖牙來撕咬食物,而且尖牙的形狀是上面小下面大,間距也比人類大,不容易殘留食物,牙菌斑等破壞牙齒的微生物。還有些動物一生都在不停的長牙,除了正在使用的牙齒,牙齦裡會藏好幾排備用(鯊魚)。鱷魚和大象可能沒那麼誇張但都是這個原理。像老鼠松鼠,它們的牙一直生長,所以它們不管用堅硬的東西來磨牙,會把用久了變得疏鬆脆弱的牙質磨掉,一直用新長的。


海外美shi


動物的壽命一般較短,所以牙齒的使用期限不長。還有人是高級動物,語言交流還要注意個人口腔異味,所以刷牙。


杭州兒童架子鼓表演


動物只有幾年的壽命,而人類能夠活十幾年甚至過百,當人跟動物一樣只有幾年壽命時,此時的牙齒也跟動物一樣會保持的很好的


大滿貫與全壘打


動物也可以刷牙,只是他們沒有牙刷。

比如,食草動物,吃草也相當於是刷牙吧。

而人平時吃各種食物,為了維持形象和健康,才必須刷牙。


翊潁


因為動物吃的肉和草,而人吃的是糧食,糧食會引起蛀牙,所以人不刷牙就會長蛀牙,而動物就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