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探訪福建省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價格信號誘發出儲能市場

距離電改9號文發佈已經3年有餘,作為本輪電力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正成為各省電改版圖中最為活躍的組成部分。這一重在保障電網安全平穩運行,提高用電質量的機制舉措,在電力現貨市場藍圖勾勒的進程中,在清潔能源消納亟待破題的現實中顯得愈發重要。

福建省是全國電力輔助服務市場8個試點省份之一,也是第一家真正實現輔助服務市場完全自動化的省份。2018年1月起,福建電力輔助服務(調峰)交易系統正式運行,近5個月來,該省輔助服務市場建設是否符合預期?取得了哪些實際運行經驗?近日,記者實地探訪,瞭解福建省輔助服務市場閉環運行情況。

探訪福建省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價格信號誘發出儲能市場

國電福州江陰電廠營銷部副主任倪俊傑最近有點忙。每天8時50分,手環中設置的鬧鐘便準時響起,提醒他10分鐘後參與福建省電力輔助服務交易報價。隨即,與生產部確認次日發電計劃,對照該廠“輔助服務報價成本測算”系統核對發電成本,並綜合研判省網運行機組臺數、天氣水情、水電風電運行情況等進行價格申報。9時~11時報價期間,他會不時盯著平臺上的交易信息,掌握當日調峰調用情況;19時,還要通過交易平臺查看市場出清結果,以調整第二天的報價策略。

與倪俊傑一樣,隨著福建調峰輔助服務由行政化向市場化過渡,電力市場機制的研究熱情在八閩大地蔓延開來。

2018年1月,福建省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開始正式運行,前期主要以深度調峰和啟停調峰兩個品種起步。根據《福建省電力輔助服務(調峰)交易規則(試行)》要求,深度調峰以煤電機組60%負荷率作為有償調峰基準,通過發電企業自主報價的形式,按照價格由低到高的順序調用,所產生的費用在所有火電、核電與可再生能源企業之間以上網電費比例分攤。

記者獲悉,與此前執行華東區域“兩個細則”相比,重點參與深調的火電企業收益獲得大幅提升。以福州江陰電廠為例,該廠兩臺60萬千瓦燃煤機組2016年獲得輔助服務補償9.6萬元,2017年獲得補償45.67萬元,2018年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化交易正式運行全額結算後,該廠1月即獲得輔助服務補償298萬元。一季度,江陰電廠共收穫輔助服務補償920萬元,約佔當季利潤總額的2.23%。

快速增加的利潤比重不僅讓參與平臺報價的營銷人員深受鼓舞,就連習慣於計劃電量“思維”的生產部門都連連感嘆“提供有價值的輔助服務原來比發電還掙錢!”在我國電力供應總體富餘,煤電機組由帶基荷轉變成調峰機組、利用小時數逐步下降的市場環境中,火電企業這一聲感嘆的背後,以輔助服務為切入點所引發的市場推動力不容小覷。

化解清潔能源消納與可持續發展矛盾 輔助服務叩開電力市場大門

輔助服務考核與補償機制在福建電力系統運行9年後,第一次激起了發電企業如此大的興趣。

2006年,輔助服務的概念首次步入我國電力系統視野。2009年前後,基於原電監會發布實行的《發電廠併網運行管理規定》《併網發電廠輔助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兩個文件,東北、西北、華北、華中、華東、南方6大區域開始執行各自制定的管理細則,簡稱“兩個細則”。

探訪福建省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價格信號誘發出儲能市場

2015年中央9號文發佈後,“建立輔助服務分擔共享新機制”被列為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重點任務之一,意在為日後深入推進電力市場建設奠定基礎。

近年來,我國電力行業尤其是清潔、低碳能源發展迅猛,電源結構、網架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系統規模持續擴大,系統運行管理的複雜性亦隨之大大增加。在此輪能源結構變革中,福建電力系統對清潔、低碳能源消納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矛盾體會得尤為深刻。

福建省電源品種豐富,清潔、低碳能源裝機和發電量比重均超過50%,電網負荷最大峰谷差超過1160萬千瓦,電網安全運行和調峰壓力日益加大。按照電源發展規劃,福建省到“十四五”末還將各有千萬千瓦規模的核電、風光電併網運行,而規劃的三座抽蓄電站需待“十四五”期間才能陸續投運,調峰資源不足問題將長期存在。

在“兩個細則”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刺激市場主體主動參與調峰,提供充裕的系統調峰資源,又不過多增加服務分攤者的負擔?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被寄予厚望。

“促進電網安全、穩定、經濟運行,在拓展清潔能源電量消納空間的過程中,也需要為燃煤電廠探索一個生存空間,使其定位逐漸從‘電量型’向‘電力型’轉變。令燃煤電廠從輔助服務中獲得合理補償,不僅是客觀需要,更是共贏之舉。”福建能源監管辦專員張建平介紹,2016年起,福建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開始醞釀建設。平臺以調峰輔助服務起步,運行成熟後逐步擴充調頻、用戶側調峰、可中斷負荷、電儲能調頻調峰等其他輔助服務品種。國家能源局高度重視,於2017年初將福建列為全國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首批試點省份。福建省委省政府也明確指示,要加快推進、能快則快,把好事辦好。

“用行政指令調用輔助服務資源,無法探出發電企業在負荷低谷時段出力降低的‘底線’。”華北電力大學校長助理、現代電力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粒子教授認為,計劃調度難免會損傷一些市場主體的收益,進而抑制其參與輔助服務的積極性。更何況,一些火電企業本可以通過靈活性技術改進,在確保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提下將出力降到更低,這就更需要增加市場機制予以激勵。

兼顧系統公平與效率 輔助服務市場主體實現多方共贏

在福建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架構中,有兩大原則支撐著系統的公正平穩高效運行。

一是勞有所得,調峰資源“誰提供、誰獲益;誰受益、誰承擔”。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從電廠獲得調峰輔助服務補償費用的收益來看,承擔主要調峰任務的火電獲得了96%的調峰收益,其中部分通過機組改造提高調峰能力的發電機組收益明顯提高;水電機組無償提供深度調峰,通過啟停調峰獲得調峰輔助服務補償費用的4%。從電廠承擔調峰輔助服務分攤費用看,所產生的費用在所有火電、核電與可再生能源企業之間以負荷低谷時段上網電費比例分攤。

二是“按需調用,按序調用”原則。市場主體進行價格申報後,系統在負荷下降過程中,優先降低調峰服務報價低的機組出力,在系統負荷爬坡過程中,優先加大調峰服務報價高的機組出力,相同報價的情況按報價時間優先原則進行調用,以最小成本實現系統調峰效益最大化。

在國網福建電力調度控制中心,記者所見的調控交易平臺上,系統預測的次日調峰容量清晰明瞭,電廠申報的調峰容量、調峰價格滾動顯現,日前發電計劃、日內發電曲線、電廠實際出力、參與調峰電量一目瞭然。交易系統以15分鐘為一個計費週期,全天共96個交易時段,每一時段的歷史交易費用及電廠收益、分攤費用追溯可查。進入調控中心的內部運營系統,系統則會根據日前發電計劃,結合某一時刻的實際情況,對接下來的兩個小時進行短期負荷預測,再結合電網運行方式的變化重新計算每家電廠的發電曲線,並通過平臺發佈給各家電廠。

“調峰是輔助服務中最難的品種。”國網福建電力調度控制中心調度計劃處副處長宋少群表示,福建電源品種多,清潔能源佔比高,市場波動很難預測。但調峰交易平臺最大的意義則在於調度系統兼顧了公平與效率,從參與報價、發佈指令、計劃執行到市場出清,完全實現自動化閉環運轉,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工干預所易引發的市場公平問題。

據統計,從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全省直調電廠調峰輔助服務分攤總費用20973萬元,佔總電費約0.89%,市場化調峰輔助服務費用約為原來區域“兩個細則”調峰費用的1.65倍。“總盤子變大了,參與輔助服務的市場主體就會更有積極性。”張建平告訴記者,同時,為合理調控機組深度調峰服務費總盤子,《福建省電力輔助服務(調峰)交易規則(試行)》還在計算公式中專門設置了調節係數K,市場初期暫取1,具體可根據市場運行實際情況對K進行調節。“在輔助服務推進之前,還一度擔心輔助服務會令企業分攤成本過高,影響企業盈利能力。但目前看來,結果恰恰相反。”張建平表示,輔助服務給清潔、低碳能源消納所創造的空間,相比於支出的少量輔助服務費用而言,總體是獲利的。機制實施以來,各市場主體實現了共贏:火電企業通過調峰輔助服務得到了補償,由原來的被動調峰變為主動調峰;核電、風光電企業通過輔助服務擴大了消納空間,實現了100%全量上網。

從輔助服務起步向現貨市場過渡 價格信號撬動電源結構優化調整

市場主體往往會從一個微小的信號去判斷未來的發展方向。輔助服務所引發的市場效應從短期看,會對電量結構產生影響,其更大的意義在於對電源結構優化的影響。“價格信號是進行投資經濟性評價的重要指標。輔助服務市場的佔比雖然不高,但其作為槓桿的撬動作用非常重要。”張粒子表示。

事實上,在政策導向和市場激勵作用下,由調峰輔助服務所激發的市場活力已初露鋒芒。

華電福建分公司正在籌建公司統一的報價中心,數學專業背景的人才隊伍成了企業用人的香餑餑。“在計劃調度時代,發電企業更多側重開展以計劃電量、三公電量為主的安全生產,而在市場化導向的今天,數學建模、精算將成為營銷部門研究報價策略的核心競爭力。”華電福建分公司市場營銷部副主任龔偉介紹,目前該公司已將所有下屬電廠的系統信息全部收集完畢,未來還需不斷結合市場信息數據進行分析研究、數學建模,再結合各家電廠的機組特點、運營成本等形成報價指導策略供電廠參考。“輔助服務市場可以視為電力現貨市場的過渡。未來,隨著市場化交易電量的進一步放開,擁有集中的團隊進行策略研究會顯得更加重要。”

儲能領域的躍躍欲試更是價格信號所誘發出的市場反饋。承擔了福建投資集團整體儲能業務的福建省閩投配售電公司,是國內鮮有將儲能單獨列為一個主營業務板塊的售電公司。“儲能是我們今年發展的一個重點。”該公司總經理葉春告訴記者,儲能對於電力系統來講是一個革命性的技術和應用,目前鋰電池儲能的經濟性已近臨界點。“基於電網側和用戶側方向的技術及應用場景已經明確,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化交易試點的啟動,對儲能來講將是一個重要的推進手段,為其經濟性的突破打開了一個窗口。”

“電力行業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是大勢所趨。”在記者走訪的市場主體中,各類電源企業對於行業的發展方向已達成共識。不論是完善輔助服務品種,還是推進現貨市場建設,企業適應未來的發展趨勢,對於資產結構的調整佈局都已提上議程。福建福清核電有限公司企管處科長郭雲生表示,除了進行核電參與輔助服務的多種渠道研究外,該公司的投資方向也已瞄準了電力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如考慮投資儲能或通過售電公司去做負荷側響應等,希望以“積極的態度擁抱改革”。

確如市場的認知與預期,下一步,福建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將向現貨市場銜接過渡,在目前報價僅含有的因燃煤機組調低出力而升高的燃料成本基礎上,機組損失的發電收益成本也將交由市場。後者不再以電量追捕的方式作為補償。

更多內容請點擊上方訂閱按鈕關注【美泰儲能網】

儲行業資訊,傳未來之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