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女人,指望男人給你安全感,下輩子吧……

安全感對女人而言意味著什麼?

或許對很多女人來說,安全感幾乎意味著一切。

女人,指望男人給你安全感,下輩子吧……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上學住宿舍,六個女生裡面總有一兩個很喜歡作妖的,某次,在宿舍和室友因為午睡時吵鬧發生了矛盾,然後就被室友挑事孤立,心裡憋屈的不行了,難過的給爸爸打電話。

我:爸,今天和室友鬧矛盾了,都針對我!憑什麼啊……難過得要死。

爸: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她們都要針對你呢?是不是你自己身上出了什麼問題?

我:………

結果是越聽越心煩,遂掛電話,又打電話給媽媽。

然後那邊的媽媽聽我哭了,就說了一句:沒事,住不下去就不住,念不下去就不念,咱回家,有媽養你!

頓時就覺得底氣都足了。

這就是安全感,無關對錯。

說穿了,這種期待其實還是好像“超短裙裡面穿了安全褲”一樣,希望哪怕是最差的情形下,也不會失去生存的依靠。

其實,在我們身邊很多這種的事情。

雯雯最近一段時間在工作中很不開心,新來的上司刻意刁難,見風使舵的同事們刻意疏遠,她一肚子的委屈,不由就跟男朋友訴苦。

可是,雯雯的男朋友聽完之後,卻開始指責雯雯,大意就是,為什麼新上司刻意刁難她不去刁難別人,肯定是她做的不好,或者是有些地方做的不妥。

嘚啵一頓之後給雯雯的建議就是,看看是不是能緩和一下和上司的關係,認真的反省一下自己的問題。

結果不用說,雯雯更難受了,然後兩個人不歡而散。

雯雯想要的答案很簡單,就是他的一句“不開心咱就不幹了,有什麼大不了,我養你!”

實際上雯雯也未必真的就像辭職,畢竟找份不錯的工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可當她遇到挫折的時候,她希望他能夠成為她的後盾,給她足夠的安全感。

顯然,雯雯男友的做法令雯雯感覺雪上加霜。

女人,指望男人給你安全感,下輩子吧……

邢麗麗是兩年前離婚的,可離婚前她已經“婚內單親”了好幾年,她抱著一絲絲殘存的希望與反覆出軌的老公纏鬥了很久,最終人家把情人帶上門來,麗麗徹底崩潰,帶著孩子離開了那個讓她傷透心的家。

剛剛自己生活的時候,麗麗其實很害怕,她不僅照著公安專家的意見在陽臺上掛上男人的衣服做好偽裝,還用土辦法“看家護院”,每晚臨睡前她都要在門口和窗戶下面放上一排啤酒瓶,平時也總是防狼神器不離手。

以前,麗麗是全職媽媽,所以沒有工作,雖然手頭有分家時的一些財產,也有撫養費,但生活成本高,她必須重新找工作。那段日子,她簡直活成了一個移動的計算器,天天滿腦子盤算著自己的收入與開銷,怎麼算怎麼不夠,然後她就開始無盡的焦慮:

她和孩子怎麼過?

自己老了以後,靠什麼?

後來,麗麗找了一份工作。而她的情緒好轉也是在她的工作有了一些起色的時候。

這麼多年不工作,一開始她很不適應,但慢慢找到節奏之後,她在工作中表現越來越好,上司也誇獎過她好幾次。

麗麗發現,原來自己並不是個沒本事的女人,自己也是有著相當工作能力的,情況並沒有自己開始預想得那麼差。當她對自己有了一些信心之後,整個世界彷彿都沒那麼灰暗了,日子開始有了明亮的色彩,她與孩子之間的笑聲也漸漸多了起來。

不必再為錢發愁,也不必再自卑的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麗麗說,曾經,她覺得安全感就是老公秒回的信息,他的早晚安,他的每一句承諾,離婚後,才發現,真正的安全感其實是能夠看到清晨明媚的陽光,銀行卡里的存款數額以及現實滿格電的手機。自己曾把那點可憐的安全感寄託於他人身上,真是可笑,也難免會是一次次的失望。

不少女性可能都像她一樣,或是從小到大被照顧,或是一直被女人的事業不重要這種觀念洗腦,最終的結果是如同一隻小寵物,沒有了獨立覓食和野外生存的能力。

她們將安全感依託在老公身上,結果卻換來了一次次的傷心。

麗麗說自己快四十歲了,補得卻是二十幾歲小姑娘該上的課,不過,雖然艱辛,但靠自己的感覺才是踏實的,自由的。

有些安全感,無法從你愛的他身上獲得。

女人,指望男人給你安全感,下輩子吧……

其實,絕大部分的情侶或者夫妻在缺少安全感時,還會有以下的表現:

第一,總翻看他的手機相冊、電腦備份、聊天記錄、手機短信和通話信息......雖然我們知道,這樣做並不好,但還是止不住想要了解,或者更確切地說是窺探;

第二,會反覆研究和琢磨他發的信息裡的每個用詞,到底是什麼意思;

第三,他和朋友、同事單獨出去玩,總會想要知道對方是男是女;

第四,如果給他發消息,很長一段時間才回復,就會瞎想他在做什麼,怎麼還不回消息;

第五,如果某天他回家很晚,就會胡亂猜測他跟誰出去幹什麼去了。

......

結果越是猜測,越是痛苦,於是,在我們與愛人的相處中,越來越多的時間被質疑、詢問所佔據,而兩個人之間的愛情也會在不信任中被慢慢消減。

再後來,十有八九就會不歡而散。

這時候,我們更需要的是自己對自己的安撫。

女人,指望男人給你安全感,下輩子吧……

比如,覺察自己的情緒,練習說出自己的感受。不再因為別人而失去理智,而是,像一名旁觀者一樣觀察自己的情緒,試著去客觀描述自己的感受,用紙寫出自己的不安與焦慮,在一定程度上把自己帶離了情緒風暴的中心,不讓自己被完全淹沒在其中。

在我們書寫的過程中,或許會寫下很多悲傷甚至絕望的話語,比如,生活好艱難、日子好慘啊、人生太難了,簡直沒法過了... ...情緒達到崩潰時甚至會寫下類似於遺書的言辭,但是,寫完之後,哭過之後,再看的時候,自己都覺得觸目驚心。

這不僅是一種宣洩,也幫助你看到了自己那些藏得很深的核心觀念。

你要慢慢擺脫這種讓你焦慮、讓你無助的感覺,就要正視它的存在,清楚自己想要的安全感到底是什麼?努力去找回自己的安全感。

再說,從人生的本質上看,“安全”、“穩定”、“確定”從來都是相對的,人生永遠都是流動的,“無常”的,只要我們還活著,只要我們還愛著,就註定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我們也註定無法真的“擁有”誰,“擁有”什麼。

(插畫: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