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想要讓無人車具備敏銳的“視覺”,中間還隔著數不清的技術鴻溝!

人工智能同人類命運緊密相連,直面複雜形勢,才能體現技術的革命性意義。昆德拉說:“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


想要讓無人車具備敏銳的“視覺”,中間還隔著數不清的技術鴻溝!

無人車是緊貼大地的頂級人工智能工程,“艱難”和“巔覆”是它無法逃避的兩個命題。它比人工智能誕生更早,卻要翻過更多概念和技術的大山才能走到今天,車轍所及,是自交通工具誕生以來的社會秩序。

無人車也叫自動駕駛汽車,是指在沒有人工參與的情況下,能夠感知環境並進行導航的汽車,1925年第一輛無人車在美國上路時,發明者對它是否需要“智能”還未達成共識。但從此以後,無人車的形象出現在不同種類的科幻小說裡和電影裡。

在今天我們已經知道,要讓無人車具備敏銳的“視覺”,中間還隔著運算速度、大數據、深度學習等數不清的技術鴻溝。

想要讓無人車具備敏銳的“視覺”,中間還隔著數不清的技術鴻溝!

最初百度對無人駕駛項目是高度保密的,直到2015年12月,百度無人車完成北京開放高速的自動駕駛測試,外界才逐步知道百度在做什麼。

百度無人車的車頂裝有一臺64線激光雷達,通過持續地圓周旋轉,對車身60米半徑內的路況進行全景掃描,當然有了這些還遠遠不夠,車頂前方還裝有兩個視覺識別攝像頭,這樣一雙“眼睛”可以精準地識別交通信號燈、路面交通線和交通標誌,彌補了激光雷達在雨、雪、霧等特殊天氣條件下的“視力下降”,提高了對路標和信號彈的識別率。

想要讓無人車具備敏銳的“視覺”,中間還隔著數不清的技術鴻溝!

從環境感知、行為預測,到規劃控制、高精地圖、高精定位,一輛無人車上集納了當下多個領域最頂尖的技術,百度能在這麼多的方向同時迸發,依靠的是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領域的長期積累。

喜歡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同學,別忘了關注多智時代喲,我們只做科譜不做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