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中考衝刺:這10個細節比任何提分技巧都管用,考生和家長都該看看

時間如同白駒過隙,不知不覺,現在全國各地已經進入中考倒計時。相信此刻,我們的考生內心一定十分緊張,每天都在爭分奪秒地複習,希望自己能在考場上考出理想成績。但凡付出,一定會有收穫,每個付出的人,都會有恰如其分的安排。只管奮不顧身向前衝刺,向前拼搏,去刷新自己人生的嶄新篇章。

在這最後中考的衝刺時間裡,複習要講究方法和效率。這個時候,就不要在難題上花過多時間,畢竟考試的時候,難題的比例只是少數,而大部分題型都是基礎題型,或者是中等難度。衝刺階段,考生要戒驕戒躁,靜下心來,複習大方向,現在宜以守分為主,提分為輔,在低級失誤和一般失誤上下功夫,不該丟的分兒一分都不丟,跳一跳能夠著的分兒都拿到,在短期難以攻克或昇華的能力提升上相對少投入精力,這樣性價比會高一些。

中考衝刺:這10個細節比任何提分技巧都管用,考生和家長都該看看

1. 選擇題做完就填答題卡

有的考試需要填塗答題卡,為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一般建議考生做完選擇題就填答題卡。這時填答題卡心態較平靜,不會因為擔心時間不夠而出現塗寫錯位的情況,避免在最後時間較緊的情況下因匆忙而塗錯、塗串或是沒有塗完而造成遺憾。

2.減少失誤,做到基礎題零失誤

每次考完試,都有考生會說“腦袋短路了,這樣簡單的題不該錯”,這樣的低級失誤非常可惜。在考試中都會有各種低級失誤,讀題不認真、審題不清楚、計算失誤、漏項等等。有時是因為急躁,有時是輕敵,有時是時間緊迫,原因不一。

這個時候就需要考生把過往的,尤其是最近幾次大考的卷子翻出來,把問題分類整理歸類,找到問題點和原因,在常見問題上,想想解決辦法,在原因上儘量克服和解決。然後把低級錯誤分門別類整理到小本上,做卷子或考前看看,考試的時候,在常見問題上帶個小心,有意識地防範。不失誤就是多得分,省下來的就是賺到的,這個帳一定要算清楚。

3.答題要冷靜,巧用考前5分鐘

對於每一學科的考試,我們都應該有自己的考試策略和答題風格。即考試時間的規劃,答題的原則,遇到問題時的心理準備與應對方法、如何調節自己的答題方案等等。在髮捲後的5分鐘裡,要先瀏覽一下第二卷的試卷結構和試題的分佈、難易程度等等,初步制定出本試卷的答題計劃和答題順序。先易後難,先熟後生,這就要充分利用這5分鐘,做很好的規劃。只有這樣才不至於把難度較大的先做而浪費了時間和精力。

中考衝刺:這10個細節比任何提分技巧都管用,考生和家長都該看看

4.保證規範,做到標答不扣分

在主觀題上,比如語文閱讀,實驗方面,有的孩子喜歡口語化、非標答,意思可能對,本校老師改卷的時候就給分了,但有可能改卷老師就是不給分;或者在得分點附近,就是不說關鍵詞;或是理科過程步驟不完善,中間有漏洞,丟掉不必要的分;或者是不按要求,比如結合原文;考完覺得是對了,卷子下來這一分那一分,加起來也不少。

這種不規範丟分,一定要對著判分要求,仔細修正一下,改起來是容易的,這個冤枉分是能不丟的。還有卷面,這個原因扣分就更可惜了,不能以丟卷面分為代價而求快。平時答題的時候,就養成良好的作答習慣,力求規範、貼近給分點。

5.尋求增分空間,挖掘增分點

最後階段,不丟不該丟的分就很好了。但是個別科目個別方面,還是有增分的可能的,比如作文,在審題立意上、素材運用上,寫作技巧、名言美句上最後再看看,修飾一下,多得幾分是可能的;還有實驗等等。在數學、理化的大題上,再花時間可能也來不及了,那不如在這些有增分可能的細節上摳摳,還是有提分空間的。

6.時間分配不要“頭重腳輕”

理綜三科如果平時不是很擅長,大考時需格外謹慎。前面每個選擇題6分,擔心失分而花了很多時間,會導致留給後面大題的時間不足,匆忙中完成答卷。因此考試時間要合理分配,不要“頭重腳輕”或“頭輕腳重”。題目爭取一遍做對,不要寄很大希望於檢查,因為時間不會很充裕。面對特別難的題,要勇於放棄。

7. 看著眼熟的題更要留心

遇到熟題或是似曾相識的題目,我們一定要小心,更要認真審題,看看是不是真的是原來的熟題,要克服定勢防止粗心。熟題當作生題做,生題按程序做,繃緊這根弦,就可避免低級錯誤的出現。其實,大考時遇到熟題的情況並不多見,考試時絕不能被似曾相識的題目所迷惑,還應該按照審題、抓題乾的關鍵詞、看清要求、找準解題依據、設計書寫的佈局這樣的程序去完成,做完後還要反覆檢查復看。

中考衝刺:這10個細節比任何提分技巧都管用,考生和家長都該看看

8.薄弱環節放最後

我們不管幹什麼,都不要先做我們最不擅長的工作,因為不熟悉的工作消耗的精力大、耗費的而時間長,還不容易做對,那樣會影響我們的做題情緒,從而導致後面的容易題目沒有信心去做。所以我們要先做簡單的試題,耗時少,準確率高,做完後心情也高興,越做越有信心,能夠是自己在心情高興的時候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

9.檢查時別輕易改答案

考試不但是知識的考驗,還是對心理和體力的檢驗。在剛開始考試的時候,我們的精力很充沛,頭腦很清醒,問題的分析和反應也較快、準確度也高。而到題目都做完了回來檢查的時候,由於體力已耗大半,腦子有點累了,這個時候做題的效率和準確度急劇下降。所以這個時候檢查出的錯誤沒有絕對的把握,輕易別改,否則就要後悔的。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覺,沒有絕對把握不要改答案,其實做對概率差不多。

10.考前有提醒,考中有準備

考試是一個學期學習成果的檢驗,一般都針對那些中考中必須要掌握的常規技能與重點,考試前的最後幾天,可以把知識點梳理成“思維導圖”。整理過程中理清自己的思路,檢查知識體系的漏洞,有助於學生快速地在考試中形成思路。考試前三天,可以針對薄弱的科目做一套模擬題,感受一下做套卷的氛圍、流程,修正自己做套卷的策略,弄清楚整場考試的時間安排及自己遇到各種情況時要做出的合理反應,做到心裡有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