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圖書漂流亭,書都去哪啦?

日前,一座座尖頂的棕色小木屋矗立於荊門城區主幹道之一的象山大道,這便是“圖書漂流亭”。在這裡,市民不需要借書證,也不用交押金,就可取閱自己喜歡的圖書;有想“放漂”的書,也可以放上漂流書架,供其他人取閱。

“圖書漂流亭”自5月25日正式亮相以來,市文體新廣局分兩次投放了超過1000冊圖書供市民閱讀。但不少市民反映,一個星期過去了,部分“圖書漂流亭”變得空空蕩蕩,很多圖書“不翼而飛”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新鮮:零門檻,“流動”的“圖書館”

頗具文藝範兒的“圖書漂流亭”一亮相,就吸引了很多市民的眼光。“有了這些‘圖書漂流亭’,象山大道一下子變得更有氣質,這條繁華的大道平添了一種書香氣息和文化氛圍。”大學生魏晶晶道出了自己的心聲。

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荊門”,基本的一條就是打造閱讀空間,讓市民有地方讀書,“圖書漂流亭”也就應運而生。首批“圖書漂流亭”選擇在以“象山先生”陸九淵命名的象山大道上“落戶”,目前共在市二醫、市政府、中商百貨、市物流局公交站臺以及生態運動公園等5處地點設置了“漂流亭”。

市文體新廣局新聞出版科科長卻星告訴記者,借閱漂流亭內的圖書屬於“零門檻”,體現的是“均等化”的閱讀原則,市民參與圖書漂流,帶來書,換走書,看完再還回。“圖書漂流是共享的閱讀平臺,也是一種循環分享的過程。” 首批1000冊圖書來自全市文體新廣系統的捐贈,涵蓋社科文教以及生活等方面。為了擴大漂流範圍,我市正在市直各單位中號召捐贈圖書,得到了很多單位的積極響應。

除此之外,市民還可以將自己手中的優秀圖書寫上寄語或閱讀心得投放到漂流亭,與大家一起分享閱讀體會。

“儘管電子書越來越流行,然而紙質書仍然保持著獨特的魅力,在我們那兒都沒有這樣的好設施呢。”來自宜昌的年輕女孩榮春蓮被荊門的“圖書漂流亭”所吸引,帶走了一本心儀的書,“我會盡快看完儘快歸還,希望這個漂流亭的圖書種類更多,讓我們有更多的選擇餘地。”

採訪中,不少市民表示,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當下,還能慢下來分享閱讀的書籍、交流讀書心得,是一種很寶貴的體驗。

疑問:“飄走了”,都是“素質”惹的禍?

“圖書漂流亭”屬於公益的閱讀設施,既然名為“漂流”,那麼書的“流動”頗為重要,可是象山大道上漂流亭內的圖書“漂流”到哪兒去了呢?

5月30日,記者來到生態運動公園,打開此處的漂流亭,只見上下四層的空間裡,漂流的圖書寥寥無幾,旁邊一位阿姨說,“這裡的書都借走了是好事啊,說明人們愛看書啊。”

記者在位於中商百貨門前的漂流亭看到,裡面的圖書也所剩不多,“這些小木屋的圖書都很受歡迎,一下子就拿光了,但是基本上每個人都只拿了一本走的。”一位知情者介紹。

記者來到市二醫對面的公交站臺,打開圖書漂流亭,還擺放著20本圖書以及2本雜誌,一位市民打開了書亭,隨手取了其中一本圖書翻看了起來。“數量少也許是被大家借走閱讀了。”一位市民表示,自己最擔心的是有素質不高的市民不愛惜圖書或者不按時歸還將,這樣‘圖書漂流亭’最後會變得空無一物。

一位姓許的市民看著空空如也的“圖書漂流亭”,嘆了口氣,“圖書漂流,應該帶一本書走,就放一本書進來,現在書都‘漂’走了,只能說明荊門市民的素質還有待提高。”

據瞭解, “圖書漂流亭”24小時運行,實行全開放借閱,無需押金和證件,每人限借一冊,閱後自覺歸還,期限為一個月,市民也可以隨時向書屋投漂圖書。

“我們當初也想過在漂流亭實行掃碼看書,但是考慮到漂流亭針對的是全體市民,這其中就包括了使用智能手機不熟練的老人以及沒有手機的學生,為了讓更多人享受到圖書漂流的樂趣,我們的漂流亭沒有設限,拉開門就能帶走自己心愛的書,也能放進去自己想要分享的書。”卻星表示,“愛書之人才會借書,書在短期內都被借走了,說明我們的市民閱讀熱情高,這是好事。目前,一個月的歸還期限還沒到,不能對市民的素質妄下斷言。”

卻星呼籲,希望廣大市民在借閱圖書的過程中能夠愛書惜書,同時主動分享自己手中的閒置圖書,為共建“書香荊門”盡一份自己的力量。(記者 胡曉莉 周小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