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李小龍:手機用戶熱盼華為5G的更好體驗

華為在2018年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發布了5G商用芯片Balong5G01(巴龍5G01)及華為商用5G CPE(用戶終端)。

華為在我國市場居次,和居冠的三星的差距也逐漸縮小。

李小龍:手機用戶熱盼華為5G的更好體驗

4G(LTE)網絡的出現給智能手機帶來數據傳送速度,也給眾多的智能手機用戶帶來了諸多便利。在4G(LTE)網絡已加快數據傳輸速度,用戶也正在慢慢習慣4G(LTE)網速之際,5G也翩然降臨。在2018年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重頭戲莫過於5G,藉由5G串連起物聯網、自動駕駛、人工智慧、個人AI助手、遠距醫療、無人商店等全新應用與龐大商機等,都讓所有相關的廠家紛紛投入5G的開發。

華為在2018年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發布了5G商用芯片Balong5G01(巴龍5G01)及華為商用5G CPE(用戶終端)。不過,在用戶端的產品中的芯片,5G不會那麼快納入這一代的麒麟處理器中。

李小龍:手機用戶熱盼華為5G的更好體驗

華為手機產品線副總裁李小龍說,在華為未來發布的芯片中具體有何新功能,現在無法明說,但華為明年可能會提升5G的解決方案或有這樣對應的產品。

不過,他覺得現在消費者對5G期許有點過熱。

“其實大家可以回憶一下,當3G剛提供的時候,當時的下載數據是2兆,在4G網絡提供之前,3G的下載數據已達到80兆,從2兆上漲80兆。再看4G,4G最早的版本是大概有75兆至80兆的水平,然後從75兆至150兆、600兆、800兆、1000兆、1.2G、1.4G,下載數據也是一步步增長上來的”。

李小龍:手機用戶熱盼華為5G的更好體驗

他說,其實5G的情況也差不多,5G一開始時單單從下載速率來說,它不會比4G有明顯跨越式的增長,但是5G它也會像4G一樣,一代一代的向後引進,用戶的體驗會越來越好。

1. 功耗降趕不上流量增,電池容量須提升

李小龍在接受本刊訪問時說,手機發展了這麼多年,雖然在功耗這部份,我們都說有下降30%,但手機使用的頻密,下載的流量卻是每年都在提升的。

“在10年前,我們每個月能用到多少流量,但過去三年的每個月,我們用到的流量又是用怎樣速度增長,其實想一想,在無線網絡上傳送的每bit流量所消耗的電量雖然每年都在下降,但還是趕不上用戶流量的增加”。

李小龍:手機用戶熱盼華為5G的更好體驗

他說,其實從4G到5G也是一樣的,在能效上是有一定提升了,傳送每bit的電量是下降了,但這下降的幅度趕不上用戶流量的增長,所以在開始,若5G要有更快的速度,功耗便更大,對手機廠家來說,必須把握兩者的平衡,用戶在5G的下載速度體驗會越來越好,而功耗會比上一代產品低。手機的功能越強,功耗大,但是電池的技術增長卻是整個科技行業最慢的。

李小龍說,電池不像芯片般,每一代的功能會提升一倍,功耗會下降。電池的發展速度趕不上科技領域的發展,但華為過去在功能架構和小化做了大量努力,讓電池容量逐年的提升。

李小龍:手機用戶熱盼華為5G的更好體驗

與此同時,智能手機的充電功能也會有一定的提升。他說,用戶希望手機越小巧越好,屏幕越大越好,充電越來越快,手機電池續航越來越好。

2. 取捨功能規格,盡力滿足用戶需求

李小龍說,P系列是講求時尚,Mate系列是一個更全能的旗艦手機,追求的是大屏,性能更強,續航更好,拍照也很好。華為並沒有刻意把Mate設計成一個商務機,但一個手機具備了大屏、性能好、續航好,商務用戶就更願意用這樣的產品。

李小龍:手機用戶熱盼華為5G的更好體驗

對於華為一些新功能不一定會附加在不同系列手機中,李小龍說,新功能不一定附加在不同系統的新手機中,主要還是成本的壓力。

“我們希望提供給消費者價格沒那麼貴,但功能和性能做到體驗最好,所以在規格方面每次都要做一些取捨,儘可能滿足更多用戶的需求。對於用戶使用率沒有那麼高,沒有那麼看重的功能,我們會做一些裁減”。

李小龍:手機用戶熱盼華為5G的更好體驗

他也認為,其實很多手機的技術不一定得到用戶的很好的反饋,如過去的壓力屏和3D屏幕,個別的廠家提供了,但用戶的反饋並沒有那麼好,而且為了支持它還得有一些額外代價,逐漸就被歷史淘汰掉了。科技有沒有生命力還得看消費者,消費者用錢包來買。

3. 最便捷安全,看好指紋解鎖

目前受追捧的人工智慧AI,他說,從長遠來看,人工智慧的技術往下移,從高階手機下放到中階手機是一種趨勢。但他亦提醒,人工智慧也有分為性能好的和性能一般的。

李小龍:手機用戶熱盼華為5G的更好體驗

對於手機解鎖保安,目前以臉部和指紋解鎖大行其道。李小龍說,華為手機兩者都提供,用戶的反饋也不錯,有些消費者覺得有臉部解鎖已經很好,指紋解鎖可有可無,有些消費者覺得指紋很重要。不過總得來說,指紋目前還是最便捷和最安全的方式。

綜合來看,我個人看好指紋,指紋可能有相似的指紋,可能會被破解,但是臉部也會有類似的問題。這問題不能簡單的從概率上來看,在茫茫人海中找一個指紋和你一樣的人和找一個臉部和你相像的人難度是不一樣的。另一方面,想通過採集指紋的難度很大,想採集人的臉部可以通過隱藏的攝相錄製手段,是可以採集得到的。現在的應用還是以指紋為主,更多的用戶是兩種都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