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輕鬆籌”“水滴籌”網絡籌款是騙人的嗎?

捐款一直以來,都是解燃眉之急的一種愛心方式,當捐款與互聯網平臺結合起來,這種模式更是讓不少人直呼,又一次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5分鐘快速籌到治病錢""審核快、籌款快、到賬快,幫您解決醫療費用難題"……近幾年,通過網絡進行籌款已經成為了一種新型的籌款方式,我們經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有人發出籌款信息,進行求助。

而在這些所有的平臺中,最著名的莫過於輕鬆籌和水滴籌了。

但,隨著籌款的人越來越多,籌款信息開始魚龍混雜,我們開始懷疑,輕鬆籌、水滴籌這些平臺上的求助信息真的是真實的嗎?會不會有騙子利用這種平臺,利用網友的愛心進行詐騙呢?

輕鬆籌、水滴籌等網絡籌款騙局不斷被爆料……

伴隨著這些平臺的出現,伴隨著不少人開始利用這些方式尋求幫助,也使不少人發現了"商機",尋求了一條新的"生財之道",那就是騙子"變身"為患者,坐收"漁翁之利"。

近年來,關於輕鬆籌、水滴籌詐騙的新聞、關於網絡籌款利用了大家善心的新聞層出不窮,從羅一笑事件,再到詐捐門,再到不少人爆料身邊故事,時下流行的募捐方式"輕鬆籌",竟成了騙子"輕鬆騙"的平臺。

【典型案例:羅一笑事件】

讓公眾第一次意識到網絡籌款有可能淪為騙子利用手段的事件,最有名的就是2016年轟動全國的羅一笑事件。

“輕鬆籌”“水滴籌”網絡籌款是騙人的嗎?

事件回顧:

2016年11月,一篇《羅一笑,你給我站住》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文中講述了爸爸羅爾患白血病的女兒進入重症監護室後揪心又漫長的等待和祈禱,不少人在幫忙轉發時附上了美好的祝福。

這篇文章的閱讀和點贊量全是10萬+,支付讚賞的人數更是高達110557人,11月30日凌晨讚賞數額僅1小時內就超過了100萬元。

正當整個朋友圈正陷入感動之時,事情突然反轉。有網友爆料羅爾"坐擁深圳、東莞三套房"、"有一家廣告公司"、"文中的一萬多到三萬多是在誇大其詞",還有網友聲稱醫院的報銷比例很高,"羅爾此舉實為拿生病的女兒賺錢"。還有人貼出詳細清單聲稱11月前羅一笑治療自付費用僅2萬餘元。

而與此同時,羅一笑父親羅爾的一些言行也引發了網友的憤慨:

"您有三套房產還有車,那為什麼還要捐款,這是不是有詐和騙的嫌疑。"

"這個房子的話,深圳這個房子以後是要歸兒子的,我是不能賣的。東莞買的房子包括酒店公寓,酒店公寓署名是我現在老婆名字,另外還有一個就是一個東莞一個住宅樓,這個房子的話等兒子大學畢業以後,他參加工作以後我就想把東莞市區的房子給兒子。"

並且,羅爾的做法涉嫌炒作。有網友報料稱:"關於《羅一笑,你給我站住》一文,與作者羅爾同在深圳女報的朋友Po了真相,此事有人在背後做營銷(營銷人是小銅人,出版界)。

“輕鬆籌”“水滴籌”網絡籌款是騙人的嗎?

在《羅一笑,你給我站住》文章刷爆朋友圈的同時,另一篇關於羅一笑的文章《耶穌,請別讓我做你的敵人》也被廣泛傳播,文末註明"我們通過'P2P觀察'公眾號轉發一篇羅爾微信上的文章,大家每轉發一次,小銅人公司向羅爾定向捐贈1元",但此舉被不少人質疑假借慈善名義進行營銷。

事情結果:

經深圳市民政局、劉俠風、羅爾、騰訊四方面協商,將所獲資助共計2626919.78元原路徑退還給網友。

而羅一笑,最後,還是沒能"站住",她於2016年12月24日凌晨搶救無效離世。

“輕鬆籌”“水滴籌”網絡籌款是騙人的嗎?

可羅一笑事件,卻讓不少人開始懷疑網絡籌款的真實性,引發了無數人的思考。

【典型案例:網友分享】

除了羅一笑事件之外,類似的"詐捐"層出不窮,不少網友都在網絡上分享了自己所察覺的真相!

【女大學生2016年4月為病母籌款6萬,事後天天曬吃喝玩樂】

有網友爆出廣西一名女大學生,2016年4月通過"輕鬆籌"平臺為患腫瘤的母親募捐手術費,兩個星期就籌款6萬元。

“輕鬆籌”“水滴籌”網絡籌款是騙人的嗎?

不過在6月1日,有網友發現,這名女生將支付寶餘額貼在朋友圈。又經常曬"吃喝玩樂",更沒有更新母親的病情。有捐款人士認為自己的愛心被利用,自己的善意遭到了欺騙。

這名女生事後解釋,稱年初母親確實患有良性腫瘤,看到有同學通過"輕鬆籌"募得過善款,所以自己也效仿發起籌款......

【身邊又一個通過輕鬆籌騙人的圈錢的,我該舉報嗎?】

身邊一個認識的人,意外遇車禍,肇事者已被警方控制。目前用了兩萬多塊錢,其兒子就在水滴籌裡面籌款,目標金額20萬,並且意外導致的外傷根本花不了20萬,一天時間籌了有1.5萬,是真人真事。但是根本不是無力承擔醫療費,家裡幾套房子,兒子開三四十萬的車,才兩萬多的醫療費就在籌款了?我很鄙視這種行為!並且車禍意外是有責任人的。(雖然責任人逃逸被抓獲,但是最終還是會負責吧)典型的消費人的善良和同情,我覺得這種行為好可恥!

【微博cos圈騙捐事件】

先是微博上一位cos圈博主發了自己妹妹的生病照片求募捐,走的輕鬆籌,後來提出要轉個人支付寶,網友依舊很熱情紛紛捐款。

“輕鬆籌”“水滴籌”網絡籌款是騙人的嗎?

但是後來,有人發現博主的言行惡劣,而且在妹妹病重甚至通過輕鬆籌籌款時,依舊購入iphone6s並出去旅遊。

“輕鬆籌”“水滴籌”網絡籌款是騙人的嗎?

類似於這樣的新聞和爆料,並沒有少過。

俗話說,升米養恩、鬥米養仇。所以,如今一些依靠眾籌渠道的慈善平臺特別紅火。捐助者不用再付出"鬥米"那麼多,但眾人拾柴火焰高,受捐者聚沙成塔,也能解決問題。

但是將原本的慈善事業變成了圈子的靶子,肆意消耗捐款人的善心,怎能不讓人寒心?

"輕鬆籌"漏洞引人質疑

在越來越多的騙局被揭露之後,輕鬆籌等網絡籌款所存在的一些問題也引發了不少人的質疑。

【漏洞一:籌款目標自定,無人核實】

目標金額一項,都是籌款人自定的,然而這個求助案例是否真的需要這麼多錢,無人去核實和考究。

【漏洞二:病情及治療方案缺乏權威佐證】

有人認為,有些求助案例缺乏醫院治療方案及相關證明,僅是求助人一面之詞。平臺中作證的愛心人士,現實中造假並不難。

【漏洞三:籌款後資金使用無人監管】

籌款項目結束之後,沒有人會問這筆善款是否全用在治療上,也很少看到求助者曬醫療賬單,而平臺收取2%管理費後,其他款項由籌款人自由支配。

【漏洞四:籌款有失敗的可能】

並非所有的籌款都是成功的,當捐款越來越多,超過了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當愛心不斷被消耗,很多人就越來越麻木了。甚至有人說,輕鬆籌也是一種流量經濟,如果你的故事不足以打動大眾,你根本就籌不到錢。

因此,或許會有很多真實的故事到最後,籌款失敗,而一些不真實的案例,卻賺得盆滿缽滿。

【漏洞五:眾籌詐騙防不勝防】

正如同小編在上文中所舉的例子一樣,眾籌詐騙簡直是防不勝防,一波接一波,甚至於,還有報道曾經提過,現在有專門的團隊協助製作假資料騙取善款,也可以把原來只需要 10 萬的籌款運作到 20 萬、 30 萬,多出來的錢一起瓜分……

【漏洞六:互助可能是美麗的泡沫】

時至今日,輕鬆籌不僅僅是一個籌款平臺,甚至還開啟了一項新體系,輕鬆互助(預存 10 元,最高可以獲得 30 萬的重疾互助金),但是這一模式也遭到了質疑。

輕鬆互助的加入門檻很低,只要符合健康告知,交 10 塊錢就可以了。但是這往往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以為交了 10 元,萬一罹患重疾就可以拿到 30 萬補助,其實並不是這樣。

這 10 元只是一個入場券,輕鬆籌通過這種低門檻吸引了大量的用戶。當有會員出險,就按人頭來平均扣錢,人數越多,大家均攤的費用就越少。當我們賬戶裡的錢扣完,我們就需要不斷地充值。否則,這份互助就會失效。

也就是說,我們這份"保障"的成本是不確定的,取決於有多少人出險,有多少人一起來分攤。

然而,交了錢就一定能獲得幫助嗎?並不是!輕鬆互助的頁面就寫得很清楚:

互助是一種單向的贈予,儘管存在會員公約等約束機制,但並不能預期獲得確定的風險保障。因此,總的來說,輕鬆籌看上去很美好,但是有可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提醒:不要泯滅了善心,也請不要辜負了善心

不得不說,伴隨著網絡求助、愛心接力、眾籌善款等各類互聯網募捐平臺的出現,為網友奉獻愛心、傳遞希望提供了高效、便利的渠道和橋樑,令個人求助的聲音不再孤立無援。

然而,近年來頻繁爆出的信任危機,讓不少人對此失去了信心,感覺自己受到了欺騙,為了不讓大家在騙局中麻木,泯滅了自己的善心,也為了善心不被辜負,各大平臺和用戶自己都應該行動起來。

從各大平臺的角度上來說,各大平臺都應該強化公開募捐信息平臺主體責任,履行社會責任,共同維護網絡募捐良好秩序;積極引導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個人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對於個人求助信息加強審核甄別及責任追溯,切實做好風險防範提示,避免公眾將個人求助誤認為慈善募捐。

從用戶的角度上來說,我們在捐款的時候切記盲目,一定要仔細分析情況,尤其是在轉發的時候,即便是個人遇到困難在網上求助,也要保證信息的真實,再進行轉發。

今日話題

在各種"詐捐"被爆料的情況下,你還會捐款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