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如何看“小米模式”的優勢及問題

小米公司要在香港上市,引起了各方的廣泛關注,但小米公司是一個什麼樣的公司,各方意見有很大差異,如小米是一個互聯網公司,還是一個傳統的製造公司?小米5%的毛利能掙錢嗎?給小米估值該怎麼算?小米有創新嗎?小米進入的大多是已經刺刀見紅的“紅海”市場,能掙錢嗎?

如何看“小米模式”的優勢及問題

可以說,大部分觀點基本都是錯誤的,因為根本沒有看懂小米。

分析小米公司至少要看到這幾個差異性,而這幾個差異性能否持續也是小米公司能否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

1、小米投資的鬆散與緊密。投資是小米模式擴張的核心,也是小米持續增長的關鍵,小米投資很有特點,不求控股,基本不更換創業團隊,但小米給生態企業提供從市場分析、產品定位、研發、供應鏈、營銷體系的全方位支持。這一模式,能否持續?

2、小米模式的關鍵是投資收益率而不是營收的利潤率。小米公司對外稱硬件的利潤率不超過5%(榮耀的趙明說,硬件利潤率超過5%的沒幾個),超過5%的也通過其他方式要回饋給用戶。實際應該考核小米模式健康情況的指標不應該是利潤率,而是資本收益率。低價破局是小米模式的一個重要手機,降低單件利潤,加快資金週轉,資金多轉幾圈,一年下來投資收益率並不低。

3、小米是傳統制造業與新電商結合的探索者。新電商,電商和地面體驗的結合,為客戶提供更多的周邊產品,以從同一個消費者獲得更多收入,不論網上還是線下。甚至根據銷售情況快速改進產品或增加新的相關產品。從製造企業角度看,小米走得更遠。

4、小米目前的成功,是風口、快速反應、變形蟲延伸的結合。風口不常有,公司大了能否快速反應,變形蟲延伸會不會進入了太多風險較大的領域。很難下定論,小米的“智庫”能否持續支撐小米發展?

5、小米能否在智能硬件取得更大突破。在全球手機銷售份額中,小米已經很高,繼續高速增長並不現實,智能硬件是另一個需要培養的新的領域,或者說其中會有多個風口,小米能否抓住,甚至小米生態能否製造出一些風來,都會對小米未來造成很大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