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汪小菲和張蘭兩母子的經商之道,俏江南你打幾分?

汪小菲和張蘭兩母子的經商之道,俏江南你打幾分?

汪小菲和張蘭兩母子的經商之道,俏江南你打幾分?

這是我有嘉賓發佈的第714篇文章

4333字 | 閱讀8分鐘

導讀

作為改革開放後第一代出國淘金的女性創業者,張蘭的“為母則剛”究竟是本欲所求,還是無奈為之?汪小菲的“娛樂化”背後,又有怎樣的“二代”掙扎?經歷商場“戰爭”與家庭“和平”,張蘭與汪小菲每一個動態,皆讓人依然充滿關注欲。

提到中國商界母子檔,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張蘭與汪小菲。

無論事業風生水起,還是走入低迷;無論是出現在財經版塊,還是娛樂頭條,這對母子的形象永恆固定——母親張蘭衣著斑斕,氣場強悍;其子汪小菲西裝襯衫,神韻清然。

不同的外形色彩之外,母子倆骨血貫通地有著相同的倔強秉性,這種秉性常常帶來一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鎂光燈引力,讓他們及其事業相互捆綁,為各類觀眾貢獻話題。

“淘金者”母親的事業傳承

80年代的“出國淘金潮”湧挾著初遇市場經濟的國人,其中就包括31歲的張蘭。1989年底,以探親為名,投奔加拿大的舅舅“打黑工”時,兒子汪小菲只有8歲。

雖然生在北京,但從小隨父母在湖北農村插隊的張蘭有著生猛的童年。每天放牛、撿煤核、在田埂上“與狼共舞”——“有時候沒狼了還覺得寂寞”;為了養活7個月的弟弟,上房掏鳥蛋時還能徒手戰水蛇。這股猛勁兒貫穿著她大半生:少女時期打籃球和排球,一路打到湖北省隊;多年以後去新西蘭蹦極,43米高臺說跳就跳;自言最喜歡的動物是鱷魚,因為它們“那麼迅猛”。

1987年,從北京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畢業後的張蘭回到北京,在三里屯附近的蔬菜公司工作過,也在豆製品廠做過會計。幾年後,她發現自己開始“賺錢心切”,於是決定出國,準備打工賺夠2萬美元就回家。

在加拿大的闖蕩,從住地下室、洗盤子開始,“隨身帶來的兒子6歲的照片都是扣著放在床頭櫃上,思念兒子了翻過來看一眼,又快速地扣上” 。如此搏命,讓她在2年時間果然攢到了2萬美元,成為日後25億身家的“第一桶金”。

這是1991年的聖誕前夕。除了2萬美元,同樣被攥在張蘭手裡的,還有讓許多人夢寐以求的那張移民紙。張蘭決定不給自己動搖回國決定的機會,沒有和家裡任何人商量,突兀而急切地飛回祖國。這一年,張蘭已經34歲。

回國的張蘭憑藉“民以食為天,這個行業總有機會”的直覺,投資13萬元在北京東四開了家名叫“阿蘭酒家”的川菜館,成為她日後餐飲事業的基石。1995年,張蘭在亞運村附近的海鮮大酒樓開張。

在自己的餐飲事業如火如荼發展之際,獨子汪小菲以16歲的年齡赴法留學。6年後,他以法國高等經濟商業學院設計專業和加拿大圭爾夫大學酒店管理MBA的學歷背景回到北京。

學成歸來的2003年,張蘭的高檔中餐品牌“俏江南”已經誕生3年,分店已在北京開了9家,在上海開了2家。汪小菲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便是擔任俏江南餐飲集團的執行董事,負責集團的海外推廣、設計及時尚創意。

此時俏江南在一路飛奔。在多家PE的競爭中選擇鼎暉投資後,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等地都遍佈著“俏江南”分店,俏江南估值達20億元。

在這樣的公司背景下,即便有母親在背後力挺,汪小菲在公司內部掌權的道路依然走得磕磕絆絆。社會閱歷、從業經驗的缺乏,導致出師不利。急於證明自己的汪小菲,開始嘗試創業。

2007年10月,汪小菲興建了以母親名字命名的商務高檔會所“蘭”會所,和新概念時尚健康餐廳“subu”。

不過,據業內人士透露,汪小菲這兩項事業的發展資金,都來自張蘭自己的滾動資金。

2009年,張蘭首次登上胡潤富豪榜,財富估值為25億元;2011年的胡潤百富榜顯示,張蘭的資產為31億元,排名第589位。

在張蘭一路幫帶下,汪小菲迅速成長。2007年,汪小菲帶領俏江南成功入選了北京奧運餐飲服務商,成為其事業軌跡上的輝煌時刻。

2010年,一個新聞的出現宣告汪小菲從母親強勢的商業形象中獨立出來:其與臺灣女星徐熙媛戀愛僅20多天後,閃婚領證。從那一刻開始,汪小菲的商人身份開始帶有強烈的娛樂化標籤,但也讓這對母子及俏江南品牌走入更多人的視野。

危機來襲,百廢待興需“更”新

2011年6月,汪小菲正式接任俏江南集團CEO的職務。而俏江南,卻開始陷入危機。

2011年,俏江南試圖A股上市,卻未成行。就在俏江南為上市歷經曲折時,因為種種原因,高端餐飲業在2013-2014年間遭遇寒冬,也為歐洲私募巨頭CVC及張蘭的雙方決裂埋下伏筆——2014年,張蘭曾將自己公司的多數股權作價3億美元出售給CVC。

2015年7月,俏江南集團向外界確認,創始人張蘭不再擔任董事會成員,且不再處理或參與俏江南的任何事務;之後的相關資料顯示,汪小菲也已從董事會出局。但業內人士指出,出售俏江南的股權使張蘭母子拿到了12億元;爾後,又有消息傳來:CVC申請香港法院凍結了張蘭的資產。

事實上,從2012年開始,關於張蘭的新聞多以“和前員工的經濟官司”“改國籍”“破產”等關鍵詞相關;而除了俏江南,汪小菲掌管的蘭會所也在很久之前出售給了他人,臺灣的俏江南也營運不佳,在經歷欠薪、破產的風波後,改名為“江南匯”……

在張蘭身陷傳說中的“為謀曲線上市而改國籍”的“國籍門”風波久未現身之時,汪小菲成為媒體窮追猛打的對象。面對輿論的施壓,汪小菲護母心切,表示母親並未在海外,而是因病在國內醫院接受治療。

實際上,有一種說法為,因為汪小菲不願意更改國籍助俏江南上市,故張蘭只得親自出馬。之後不久,她對國籍的更改得到確認,具體落戶在一個加勒比島國——聖基茨和尼維斯聯邦。對此,張蘭曾言:若不是為了上市,誰願意放棄中國國籍當島民?其中無奈滋味,只得自解。

在“俏江南CEO”頭銜之外,汪小菲的事業也一波三折。無論是推出過由妻子徐熙媛代言的烏龍茶產品的合潤麟北京食品有限公司,還是同樣為房產生意的和麟置地公司、北京合尊置業有限責任公司,身為三家公司董事長的汪小菲都沒能讓企業走得長遠。

其中,合潤麟北京食品有限公司的註冊信息顯示,經營範圍裡面不包括食品生產,汪小菲被疑只是“別人代工,他來貼牌”。

2015年,汪小菲投資3.5億臺幣(約合6850萬人民幣),把臺北敦化北路12層的大樓改建為一座有90間客房的豪華飯店。

用汪小菲的話說,開酒店一直是他的夢想。為此,汪小菲請來了法國著名的設計大師菲利浦·史塔克完成草圖設計。

與俏江南一脈相承,飯店最有特色的依然是在美學和文化上。汪小菲早年上學時學的是設計專業,他曾說,俏江南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裝修”。

2017年5月,以妻子藝名命名的這座“S Hotel”開業。雖然酒店入住率節節高升,但汪小菲直言,體會到大陸人在臺投資真心不易。早前酒店曾被舉報稱存在違規試營運,為此臺北相關部門開出50萬元罰單;更有幾家綠營媒體公開“討伐”汪小菲,稱他開設酒店與之前俏江南在臺北開店,就是為了搞吃住行“一條龍”,目的是與臺灣企業搶生意。

汪小菲對臺灣媒體不友善的炒作表達出自己的憤怒,表示沒有“走後門”。他說,在臺投資每一步都不容易,每件事都會被放大,受到更加嚴格的檢視。

大陸機電商會臺北辦事處主任李榮民及海協會會長陳德銘都曾表示,汪小菲遇到的,其他大陸投資人多數都會遇到。兩岸相互投資出現嚴重不對等,相較於臺商赴大陸會受到各種禮遇,大陸商人在臺經營確實會遇到很多“阻礙”……

2017年10月,臺灣媒體《鏡週刊》報道稱,S Hotel營運不如預期,更指汪小菲之妻大S活在週轉資金的龐大壓力下。汪小菲發表聲明,怒斥不實報道,並提告了該雜誌。

事實上,脫離了母親光環的汪小菲自謀出路,多方建設。去年底,他出任了廣東心怡科技物流首席品牌官,做起了跨境電商。這是天貓在華南投資的一家物流公司,汪小菲參加馬雲開辦的湖畔大學時結識了心怡物流創始人邢瑋,兩人一拍即合,隨後加入了這家公司。

除了與心怡物流的合作,汪小菲其後又與邢瑋和一位臺灣合夥人成立了一家新公司,起名“九份市集”,利用天貓平臺,將臺灣特產和火鍋、臺菜等餐飲美食結合後在線上售賣。

有業內人士分析,或許是有俏江南的“黑暗”教訓,汪小菲有意地開始減少涉足實體經濟的操作。所以做這些相對不用花太多精力、收益也比較可觀的“輕產業”,可能也只是汪小菲在“半賦閒”期間的生財之道。

佛系人生,是否只是表面的“和平”?

與在商場的沉浮不斷相比,張蘭及汪小菲近年來的家庭生活佔據了甚多新聞版面。2014年4月,汪小菲得女;2016年5月,汪小菲得子。近幾年在大眾視野中甚少露面的張蘭,也因這兩次家中喜事而“難得”現身,且每次出現,必是幸福洋溢,開懷暢笑。

2016年11月19日,汪小菲在微博分享了一則關於母親張蘭的“喜訊”,稱張蘭狀告媒體勝訴,所謂“曾與鼎暉對賭”的說法純屬子虛烏有,汪小菲開心表示:“(母親張蘭)做了26年餐飲不容易,好好歇歇,幫我們帶帶孫女孫子吧!”

在汪小菲看來,這是母親這個風風火火了大半輩子的女人,目前最應享有的狀態。童年時在世界各地上學的經歷,讓汪小菲依賴家庭生活,他曾表示,幼時家人都忙於生意,他曾感到孤獨,而妻子大S在臺灣有一個熱鬧的大家族,讓他十分羨慕。於是,家庭成為汪小菲生活的重心。

他說自己這兩年一直在做減法,就如他談到酒店事業曾言:“我做這個飯店的最終目的,是讓家人能生活得更好。他們可以去飯店裡吃點東西,享受生活。我想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不要為了創業而創業,最終對不起自己。”談到未來可能會遇到的瓶頸,汪小菲說自己將更傾向於穩紮穩打,也將放下野心。

過去幾年張蘭的輾轉騰挪,被汪小菲形容為是“一個激烈的工作階段”。現在,這對母子的生活暫時鬆弛了下來。“我母親完成了她的第一次創業,最後我們選擇了這種退出的方式,我覺得是畫了一個非常完美的句號。”

談到張蘭未來的規劃,汪小菲說:“先養好身體吧。她現在很健康,瘦了二十多斤,臉上的斑也褪了。她對當代藝術很有建樹,買了一些藝術品,開始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

不論如何,曾經是中國餐飲業現象級企業的俏江南暫時看來風流雲散了。汪小菲說,現在他與母親張蘭已經幾乎不再談工作的事,他做的新生意也沒有太多徵求張蘭的意見。

因為妻子的原因,常以各色光怪陸離的標題出現在娛樂版頭條的汪小菲,除了曲折起伏的從商經歷,或許還有一些履歷是人們不曾刻意關注,甚至是沒太多興趣關注的。

比如,2011年,多次無償捐助膽閉兒童進行醫療救治,發起“心肝寶貝”計劃,同年榮獲“2011年度中國扶貧傑出人物獎”;2012年,親赴雲南向芒市捐贈價值40萬元的“俏江南希望廚房”,項目實施覆蓋10個鄉鎮的10所小學,惠及6486名貧困學生;2013年,加入幾百位企業家參與的阿拉善SEE公益組織;2014年10月,倡導為“一億棵梭梭”公益項目籌款,並親自捐贈1萬棵愛心梭梭樹,幫助內蒙古阿拉善地區荒漠化的防治……

他曾因被稱為“京城四少”之一而嗆聲道,中國壓根沒有“富二代”;他曾說“現在創業的年輕企業家太難了,競爭對手是已經壟斷資源的40、50、60後”;他也曾是一個急於證明自己能力的80後創業者,為脫離俏江南光環也曾賣房創業……

風起雲湧間,曾在母親“庇護”下的汪小菲已經37歲了,接過了母親的接力棒,無論能否創造新的輝煌,這種傳承的故事註定溫馨而美好。

文丨郭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