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開局良好 中關村示範區高質量發展再加速

開局良好 中關村示範區高質量發展再加速

日前,中關村管委會舉行2018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第一次經濟形勢分析暨穩增長調結構促發展工作會議。會議透露,今年一季度,中關村示範區延續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質量效益不斷提升,經濟運行良好開局,主要表現為“增長穩”“創新強”“結構優”“效益好”四個特點。

經濟總體穩中向好 發展質量不斷提高

今年第一季度,中關村示範區總收入穩步增長,技術收入快速增長。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總收入11233.1億元,同比增長14.6%。

出口增速穩中有升,內資企業出口保持穩步增長。今年第一季度,中關村示範區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出口67.4億美元,同比增長15.1%,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外資企業出口增速企穩回升,今年第一季度實現出口27.5億美元,同比增長10.8%點;內資企業出口保持穩步增長,今年第一季度實現出口39.9億美元,同比增長18.3%。其中,京東方顯示技術、中工國際工程、機械設備工程3家企業出口較上年同期增長1億美元以上。

“高精尖”經濟結構加快構建 新動能加速匯聚

中關村示範區技術收入佔比不斷增加。今年第一季度,技術收入1755.3億元,同比增長38.8%,增速是中關村示範區整體的2.7倍;佔總收入比重15.6%,佔比較上年同期提高2.7個百分點。

現代服務業保持快速增長,“互聯網+”商業模式激發增長新動能。現代服務業總收入7288.4億元,同比增長19.8%,佔中關村示範區總收入的64.9%,佔比較上年同期提高2.8個百分點;對中關村示範區收入增長貢獻率達84.0%。

六大重點技術領域保持平穩快速增長,人工智能、雲計算等前沿技術加速賦能傳統行業。今年第一季度,中關村示範區六大重點技術領域實現總收入9183.1億元,同比增長15.9%,佔中關村示範區總收入的81.8%,佔比較上年同期提高4.8個百分點。如曠視科技將領先的人臉識別、視頻結構化等核心技術賦能安防,推動“AI+行業”落地到社區、校園、銀行、等多個場景;商湯科技發佈智能汽車產品駕駛員監控系統SenseDriveDMS,以原創AI技術推動汽車行業發展;百度雲發力銀行、保險行業,與英特爾、廣發銀行、銀聯商務宣佈達成戰略合作,發佈了百度雲金融行業雲、百度雲金融專有云,實現金融機構高效上雲。

高技術產業實現快速增長,高技術製造業持續發力。高技術產業總收入3662.4億元,同比增長17.5%,佔中關村示範區總收入32.6%。其中,高技術服務業總收入2720.4億元,同比增長19.1%;高技術製造業總收入942億元,同比增長13.2%。

創新產出成果豐碩 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

中關村示範區創新要素供給能力增強,持續激發創新活力。

在創新人才方面,北京市陸續發佈了人才政策20條、人才引進管理辦法等先行先試政策,助力中關村示範區引進本土人才和海外人才。

中國創新創業的優秀企業家和創業新銳在中關村示範區集聚,如常樂、陳震等22人入選福布斯“2018年亞洲30位30歲以下青年才俊”,佔中國內地入選人數的37.3%;劉強東、雷軍等12位企業家入選財富“2018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

在經費投入方面,中關村示範區規模以上企業內部科技活動經費支出401.6億元,同比增長20.3%,增速高於上年同期6.8個百分點。企業內部科技活動經費投入強度達3.6%,有近四成企業(2795家)投入強度超過10%。

創新產出能力不斷提升,部分創新成果躋身全球前列。企業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為21678、12470件,佔北京市比重均超五成,分別同比增長10.6%、17.0%。截至2018年3月底,企業有效發明專利84105件,佔北京市63.5%。

多項創新成果比肩全球、領跑全國。電子信息領域,百度公司與金龍客車合作生產的全國首輛商用級無人駕駛巴士“阿波龍”在福建平潭上路測試,該車成為全國首輛無方向盤、無油門、無剎車踏板原型車。中科院研製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5G通信設備“中國芯”,已經突破了英特爾等傳統芯片架構的桎梏。生物醫療領域,柏惠維康研發的“睿米”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正式通過CFDA三類醫療器械審查,成為國內首家正式獲批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也是該領域全球第二款在原產地獲批的產品。

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全球創新中的地位凸顯。如百度、京東、聯想、小米、微博、360等6家企業入選英國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發佈的“2018全球100個最有價值的科技品牌榜”;滴滴、VIPKID等2家企業入選快公司“2018年世界最具創新力公司榜單”;聯想、小米等12家企業入選BrandZ與Google共同發佈的“2018年中國出海品牌50強”。

協同創新、融合創新日益活躍,匯聚發展新動能。企業間加快融合創新步伐。滴滴、北汽、比亞迪等31家汽車產業鏈企業在京共同發起成立“洪流聯盟”;百度與海爾結盟,共同推動百度雲天工和海爾U+等在技術和產品上深度合作,探索智慧家庭新商業模式。

創新創業環境持續優化 創業活力不斷增強

中關村示範區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國際化、開放性趨勢明顯。如宏福孵化器、中猶昌隆公司和以色列商會三方簽訂合作協議,將共建“中以科技文化交流平臺”海外設立創新中心及孵化器;中關村波士頓創新中心啟動;太庫(德國)孵化器正式授牌。

融資活動持續活躍,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融資引領創業風向。企業融資金額超1億美元案例數12起,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的企業融資明顯增多,引領創業新趨勢。

新技術新產品併購依然火熱。中關村示範區企業發起的併購案例數約50起,披露併購金額約150億元。新技術、新產品併購持續活躍。

資本市場持續活躍,“新三板”企業發展勢頭強勁。中關村示範區有上市公司共325家,其中境內222家。截至2018年3月底,有1598家“新三板”企業,佔全國13.8%;有234家“新三板”創新層企業,佔全國達17.3%。(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張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