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300万只!中海油口罩顺利下线,三桶油全员跨界,为了祖国拼了

300万只!中海油口罩顺利下线,三桶油全员跨界,为了祖国拼了

3月5日凌晨,从中海油传来好消息。

2月16日,中国海油的防护口罩生产企业“中海油(重庆)安全装备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登记,2月19日获得营业执照。

经过日夜奋战,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第二条全自动口罩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这是继3月4日凌晨首条口罩生产线调试成功投产后的又一突破。预计两条生产线将形成日产口罩20万只的生产能力。

300万只!中海油口罩顺利下线,三桶油全员跨界,为了祖国拼了

下一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中国海油将最大限度提升产能,预计3月10日左右还有2条生产线投产,3月20日左右还有4条生产线投产,届时8条生产线日产口罩可达60万只。

自中石化、中石油后,三桶油最后一家中海油也跨界生产口罩了。

口罩缺口有多大?

截止到2019年底,中国国内的口罩产能是每天2000万只,这已经占全球产能的50%。

而随着各地逐步复工复产,口罩的需求进一步激增。中国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总计5.3亿人,如果全面复工,每天至少需要5.3亿只口罩;若只按第二产业、医疗以及交通工作人员复工,每天也需要2.38亿只口罩。

这个是成量级的缺口。

在此之前,作为中国最大医卫原材料供应商的中石化率先跨界生产口罩。

“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中石化2月6日宣布,受国务院国资委委托,中石化要发挥生产原材料的优势,建立口罩生产线。不到3小时,中国石化就确定了11台口罩机的购置事宜。

到3月份,中国石化至少每天能产口罩100万只。

300万只!中海油口罩顺利下线,三桶油全员跨界,为了祖国拼了

3月3日起,中国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已在北京50座加油站销售一次性防护口罩。目前,每日口罩供应量在3万只。

300万只!中海油口罩顺利下线,三桶油全员跨界,为了祖国拼了

由于口罩资源有限,每人每周限购一次,一次一盒(10只),按照政府指导意见,每只售价3.5元。

中石化做的还远不止如此。

由于春节停工停产加之需求激增,生产口罩的原材料熔喷无纺布极度紧缺,已由原先的2万元/吨暴涨至38万元/吨。

此情此景,石油化工行业开始默默拉紧弦全力增产。

2月24日,中国最大医卫原材料供应商中石化宣布将投资约2亿元,在北京燕山石化和江苏仪征化纤两家企业抓紧建设熔喷无纺布(即熔喷布)、纺粘布生产线,每天可生产12吨N95熔喷布或18吨医用平面口罩熔喷布,这些原料可以生产360万片N95口罩,或者1800万片医用平面口罩。

而同门兄弟,中石油也不甘落后。

2月29日,中国石油下属4家企业新建的6条医用口罩生产线全部建成,开始满负荷加工生产,形成每天60万只的生产能力。

进入3月,随着引进的21条口罩生产线陆续开工,全部投产后,中国石油日产口罩可达150万只。

而针对当下聚丙烯、熔喷料等紧缺的市场形势,为确保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供应,中国石油第一时间调整生产计划,安排独山子石化、大连石化等6家企业立即转产,满负荷生产聚丙烯医用料。

祖国需要什么,我们造什么。

为了祖国抗疫,作为国内能源压舱石,必须拼尽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