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音樂百科」啥?中國古代還有過交響樂?

說到交響樂,你想到了什麼畫面?能否想象衣帶飄飄的古人也能演奏交響樂?

對“交響樂”度娘是這麼解釋的:

交響樂定義:交響樂是包含多個樂章的大型管絃樂曲,一般是為管弦樂團創作。交響樂隊是近代大型管絃樂隊,按規模大小,分為雙管、三管、四管,即小、中、大等編制。人數自數十至百餘人等。通常由絃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和擊樂器等各組樂器組成。

起源早

中國的“交響樂”歷史可追溯到上可追溯到唐朝,敦煌壁畫就詳細描繪了古代樂隊的全貌,管樂器、絃樂器、打擊樂器一應俱全,就是一個完整的交響樂隊編制呀!

「音樂百科」啥?中國古代還有過交響樂?

敦煌壁畫

西方古典音樂中的交響樂 (Symphony) ,出現時間並不“古”。公認的世界首部交響曲,誕生於18世紀30年代的意大利米蘭。在這之前,西方也有不叫交響樂的樂隊作品,但編制並不大。

回到唐代(公元618年—907年),這個時期是西方的中世紀。在歐洲佔統治地位的音樂形式是人聲,樂器作品則以原始的琉特屬撥絃樂器獨奏為主。真要比樂器製作生產,樂隊組織什麼的,古代中國完勝啊!

規模大

「音樂百科」啥?中國古代還有過交響樂?

山東沂南東漢末年(或魏晉)畫像石中的樂舞百戲圖

在這張古畫中,出現了排簫、蕭、琴、瑟、箏、建鼓、鼙鼓、編磬、小鼓等多種樂器,還有專門在樂隊伴奏下唱歌的謳員(歌手)。雖然我們無法聽到這些人在演奏什麼,光看這個制式,比不了現在滿編的大型交響樂團,碾壓室內樂隊沒有任何問題吧。

還有一點非常有意思,這個東漢末年(或魏晉)的樂隊中,低音打擊樂等聲兒大的在後,管樂絃樂在前,各種樂器演奏者的位置,已經非常接近今天的交響樂團了。

難留存

「音樂百科」啥?中國古代還有過交響樂?

哪位大神來挑戰一下這個譜子?

雖然中國樂隊自古有之,但作品卻無法流傳,記譜法是個最大的硬傷。中國古樂的記譜方式,以記錄「奏法」為主。

以古琴為例,譜子會告訴你按住這裡撥這根弦,然後按住那裡彈那根弦,來自於古琴,也只適用於古琴。能寫出譜子,前提是你得會這種樂器。

交響樂可不是這麼玩兒的啊,一個樂隊那麼多種樂器,作曲家再厲害能會幾樣?西方交響樂出現的一大前提,就是音高記譜法的發明。作曲家只需知道各種樂器的音色和音域就能譜出曲子,既能總又能分。

低音樂器缺失

中國樂器種類繁多,品類齊全,硬要挑個毛病出來,低音樂器的缺失應該算是一個。

換句話說,就是我們並沒有考慮過發明專門用於伴奏的樂器。早些年民族樂團低音樂器的處理方式,是直接上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後來可能發現這兩種西洋樂器出現在“民族樂團”中,實在有些彆扭。這才發明了低音革胡、低音阮等民族樂器的低音版。

種種侷限導致古代的樂隊樂曲難以流傳,空留時代嘆息。不過我們依舊能從經歷漫漫時光洗禮留存下來的獨奏曲中感受悠揚古風~

「音樂百科」啥?中國古代還有過交響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