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參加划龍舟大賽是怎樣一種體驗?

lxl愛莉


划龍舟大賽,體驗興奮、投入、競爭、懷念、愛國。

興奮,是參加規模龐大的龍舟賽事,圍觀者人山人海,參與者全神貫注,水挾風勢,舟乘風威,鼓號齊鳴,群情振奮。在興奮中參與,在興奮中體驗,在興奮中狂呼,在興奮中釋放自我。一年一度,身心的狂歡。

投入,參加龍舟比賽,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團隊,什麼叫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真正的目標一致,莫過於此。沒有一個人偷懶,沒有一個人耍奸,沒有一個人不傾力而出,沒有一個人不為共同的目標付出全力。努力!努力!努力!這就是龍舟比賽的主旋律!

競爭,才能迸發活力,才能讓人更加痴迷,更加煥發出時代的風采。無數艘龍舟,排列待發,健兒們一個個摩拳擦掌,意氣風發,向著心中的目標前進,衝刺。千帆競進,誰為王者。一種豪氣,在胸中油然而生。這告訴青年一個真理:沒有競爭,就沒有王者。

懷念,浸透在每個現場參與者的心中。人們都知道,龍舟比賽,雖為比賽,意卻在於喚醒年青人,繼承屈原精神,憂國憂民,把為國犧牲的國之精神,深植於人的心底裡。屈原這一偉大歷史人物,融入了中華民族血液;屈原的光輝形象,成為中國人鮮明的文化符號,鼓舞一輩輩青年人克服困難,勇攀高峰。

愛國,才能實現自我價值。個體的能力是最小的最不值一提的,集體的力量才最值得崇敬。團結一致、戮力同心,從屈原偉大一生,去體味中國人生存之意義,感悟古代士人情懷,深切體悟到愛國二字,非一時一事所能真正融入行為。


跟我學公文


沒有參加過划龍舟大賽,但是現場觀看過划龍舟大賽,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種參加,說下當時去觀看划龍舟大賽的體驗。

那是幾年前的事情了,當時也是端午小長假,溫度已經挺高的了。我在家閒著沒事幹,聽說附近有個古鎮有划龍舟比賽,我想著自己正好沒有見過就去了。

到達之後,排隊入場,看臺是露天的,沿著河邊一小片,當時觀眾已經挺多的了,反正也沒有遮蔭的地方。河邊碼頭上停著幾艘參加比賽的船,細細長長的,我們想過去拍照合影,當然不讓靠近。然後很快,參賽人員入場,大家的穿著跟平時在電視上見到的差不多,圍著頭巾,穿著不同顏色賽服,繫著腰帶,我不敢細看,因為自己當時還比較害羞,就立刻回到觀眾席上坐下。那叫一個曬啊,觀眾席上的座位都被烤熱了,得打著傘,帶著遮陽帽,最好在帶著墨鏡,如果有望遠鏡也可以帶上。後來又等了一會比賽才開始,整個場面是比較沸騰的,鼓聲跟口號聲,龍舟隊很快就離我們越來越遠,然後就見不到了,好像沒過多久就回來了。反正我全程發懵,不知道是被熱傻了,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場景,還說加油吧,也不知道給哪個隊加油,就跟在後面瞎喊,感受氣氛吧!後來終於結束了,我趕緊離場,因為實在是太曬了。比賽看上去還是挺正規的,但是畢竟是在景區裡,有表演的性質。

要總結一下,說的高大上一點,就是去感受了一下,中國傳統節日的傳統文化,感受現場氛圍,享受運動拼搏精神。要說我自己的最深的體驗就是,第一太曬啦,第二沒看清楚,第三對這項運動了解的太少啦!

以上就是親自去現場觀看賽龍舟比賽的感受!


羽羽煙


參加划龍舟大賽,其實是一種傳承文化的體驗。

南寧把划龍舟叫做扒龍船,其歷史起源於何時,並無準確記載,但聽長輩說,他們從小就是聽著“氹氹轉,菊花園,阿媽叫我睇龍船”的童謠長大的。

每年南寧都搞扒龍船大賽,當然我沒有一次被選拔為龍船隊員,只能是一名啦啦隊員,把南寧市的隊伍加油,幫東南亞國家的隊伍加油,龍船上鼓聲振天,岸邊加油聲欲聾,每一年的場面都令人十分難忘。

最近幾十年的南寧扒龍船,獲勝隊伍都是獲得獎金,但聽老一輩人說,過去是不發獎金,而是發燒豬和白酒的。哪一隻龍船獲勝了,就把燒豬和白酒搬到哪一隻龍船上,獲勝隊伍慶祝一番後,就用燒豬和白酒進行聚餐慶賀,總有不少人是不醉不歸的。後來,聽說燒豬不好賣了,市面上很少有人做燒豬,組委會就把賣燒豬的錢作為獎金髮給獲勝隊伍,叫做發燒豬錢,現在很多人仍然把領扒龍船的獎金叫做領燒豬錢。

所以即使你沒有成為一名龍船上的隊員,但你參加了活動,你就會有很好的文化體驗,這種體驗就是中華文化千百年傳承至今的根基。


把生活當旅行


先說龍舟,有大龍舟、小龍舟之分。大龍舟一槽18檔,坐36個劃手,外加司鼓手、後稍手、掌鑼手、管旗手、唱神、託香斗各2人,共計48人。小龍舟一槽13檔,26個劃手,六種執事的管旗手和唱神各一人,其他不變,計36人。

對個人而言,參加划龍舟大賽會是你一生中難忘的經歷,起碼有三點收穫:

⒈當地組織活動的同齡人中,你是最出色的人之一,無論身體,還是人品、外貌,都是佼佼者,否則不會被選上。



⒉又一次受到深厚的民族文化教育。划龍舟不同於一般的體育活動,紀念屈原,愛國主義民族情節,進一步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⒊切身體會到集體活動的要義。划龍舟是一項全船每一個人高度劃一的活動,不論你的體質強弱,力量大小,動作幅度和力度都要和大家保持一致,否則你就不被這個集體接受。這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道理。


普濟


上年公司就組織了一次划龍舟比賽!

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也體會了一把鄉里划龍舟的緊張刺激!



真的是非常難忘的經驗!


廣州是有專業的龍舟隊的,也有專業的龍舟俱樂部,公司團建或者個人感興趣都可以去搜搜看,非常值得體驗!

我來說說看,划龍舟大賽是怎麼樣的體驗!

在廣東,我們更多會叫“扒龍舟”,因為推槳的姿勢,就很像把東西扒開。

教練帶著我們做完熱身運動後,就會開始教我們如何正確“扒龍舟”。姿勢相當重要,只有姿勢正確了,才能“扒”到水,使龍船前進,不然只是“划水”,吃力不討好,龍船根本前進不了,遇到逆流,更是“不進則退”了。


除了“扒”的姿勢要對,還有非常重要的就是同一條船的要一個心,就是要同一個節奏,同一個動作!不然一個“扒”得正確也抵不上9個亂劃的。

當天活動,我們公司連同熱身和培訓也是用了差不多一個小說左右,就下水演練並且直接比賽了!!!

當然,救生衣都有認真穿好!

當然,專業教練都有在船頭掌舵!



我們是在珠江邊的河面開始比賽的,這個河面相對比較平靜,很適合我們這些菜鳥去體驗(就沒有大風大浪,沒有大船出沒,沒有那麼容易翻船的意思)。


當時我們的目標是一直劃到獵德橋底……

什麼概念呢,就是非常非常遠!而且去程是逆流!非常具有挑戰性。

到真正下手去劃了,才能感受到“扒水”的力量。


首先,船頭擊鼓的同事,負責了一條船的士氣!必須控制好節奏!

這個聽起來容易,但是其實非常困難。為什麼呢?首先,這個節奏,你不僅要夠肺活量,要喊得大聲(最起碼了!要大家都能聽到!更好一點就是比較激昂地,鼓動人心的!),還要擊鼓!就是說你喊一下,要擊鼓一下,配合著節奏來。剛開始15分鐘容易堅持啊,到後面嗓子喊不動了,手擊鼓也累了,節奏就會變樣了。

全船人都靠著這個節奏扒槳的,時快時慢,扒槳的人也會很難控制動作的規範性,快了動作做不到位就變“划水”了,慢了動作拖沓了與下一個動作就不連貫了。

擊鼓的人,我們知道很重要,但是真的到了下水去劃了才知道體力消耗是非常大的。我們2條船都分別換了一次鼓手。

其次,還是姿勢的問題。畢竟我們這些半路出家的,姿勢學得參差不齊是一定的,但是我們還有專業教練隨船啊!教練看我們“不得勁”,船距越拉越大,也會出動寶典,糾正我們的姿勢——姿勢第一條:就是要把槳插入水。重點就是插字。龍舟不像小船啊小艇的,必須要把槳插入水,才能推動起龍舟前進!這個也是那天劃了一下午得來的實踐經驗!

這些都是扒完龍舟的感覺經驗回想,在扒龍舟的時候,根本沒法有其他的雜念,非常全神貫注,跟著節奏,努力跟著坐自己前面的人的舉槳姿勢、下槳姿勢保持同步,還不斷和同船的小夥伴一起加油加油!整個人都物我兩忘!手腳痠軟什麼得都……暫時感覺不到了!

後來聽一個同事說,回家的時候發現“工傷”了,因為太集中精神,屁股都磨皮了都沒發現,哈哈哈哈哈哈








那天的夕陽也很美!


最後,放一下我們當時發朋友圈的一個小視頻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b43228728a16df1135adb882999b05a0\

隨機漫步


五月五,龍舟下水打爛鼓,道州端午節龍舟賽正在激烈的進行中。

6月1日至4日,在道縣西洲公園至上關大橋之間的水域,全縣144支參賽隊伍、3400餘名參賽隊員將同場競技,預計現場觀眾達到40萬人,縣城鑼鼓喧天,加油吶喊聲更是激情四射,這就是我們湖南道州龍舟賽的景象,歡聚一起共同迎接端午節到來。

https://m.toutiaoimg.com/group/6697556424530067981/?app=news_article×tamp=1559454164&group_id=6697556424530067981

道州龍舟也叫道州龍船,是湖南省的特色傳統民俗活動。道州端午划龍舟始於宋代,是為祭祀屈原。如今,道州龍舟賽依然保留著古老的傳統,每艘龍舟都有固定的名稱,船頭雕刻也有龍、虎、鳳、鷹、貓等不同標誌。至2010年,這一特色民俗文化已被道州納為打造道州龍舟文化產業的重要活動之一。2002年,道州被省人民政府授予“龍舟之鄉”稱號。 2006年,“道州龍舟賽”被列入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道州龍舟在民間的影響深遠,俗語道“五月五,龍舟下水打爛鼓”,說明比賽的激烈和熱鬧氣氛。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道州端午節龍舟競賽,2006年以來,道州龍舟的規模更是越來越大。清光緒三年修《道州志》記載:“(道州)五月端午,城市龍舟競渡於東西洲,鼓聲喧震,觀者如堵”。過去統治階級講諱忌,龍舟的“龍”是“天子皇帝”的象徵,道州人為避皇帝的諱忌,把龍舟頭改成了“虎頭、鳳頭”等船頭。











鄉野日誌


沒有進行過正規系統性的訓練和比賽,只有在老家縣城裡被派遣過參加龍舟比賽。

在老家縣城,每年春節、端午這兩個中國重要性節日,都會有慶典性節目。比如舞龍燈和划龍舟。端午節前,我們那每個鎮都會給村子裡進行任務分配。每個鎮必須有人參加。各個鄉鎮一起舉行比賽。

而有一年20歲的時候有幸被村裡幹部選上參加龍舟比賽。(可知以前都只有看的份,必須年齡滿20歲水性較好才能參加,在一定意義上認為能參加龍舟比賽算成年。)

一條船21人,前頭有個鼓手位。和大家站在一起,一股很強烈的欣慰感。大家都是些精壯的漢子。

在端午節前幾天大家就每天上午會聚在一起練一練,主要是連節奏的統一性。道理和拔河一樣,大家力都在同一個點使的時候那速度才是最快。每天練習完後鎮上就會出資弄點酒菜犒勞我們,叫我們一定要加油,為鎮上掙光。

到了端午那天,只見河道兩旁都是烏黑黑的人頭。(以前我也是屬於站隊方,人山人海中感覺特別興奮)四隻隊伍一組,進行兩組比賽。用時最少時間的一方獲勝。所以說不是和身邊的對手比賽,而是純粹和時間賽跑。這樣就不會出現自己領先的時候內心鬆懈。

在炎炎夏日下,我們穿著露肩衫,等待著別人一聲槍響。前面鼓手高抬起雙臂準備打鼓鼓勁,我們左右斜排均以歪腰等待那一聲槍響。槍一響,水裡,岸邊的氣氛被推向然點。只記得自己口中的吶喊聲,鼓手的每一次敲打都扣人心絃,岸邊的喝彩聲。那個記憶力的端午已過去許久。

現在也還是會舉辦龍舟比賽,還必須要求穿救生衣。我們以前安全意識沒有這樣高的領悟,好多都是光著膀子幹。安全意識提高好多了。

總結下來,參加龍舟比賽,很爽,很累。


每日生活故事體育資訊笑話分享。多謝關注我的頭條號,多多互動。


今一談故事


端午是一場鼙鼓震天的龍舟賽

端午是一場鼙鼓震天的龍舟賽

“雷奔電逝三千兒,彩舟畫楫射初暉。喧江鑼鼓鱗甲動,三十六龍銜浪飛。靈均昔日投江死,千古沉魂在湘水。綠草斜煙日暮時,笛聲幽遠愁江鬼。”

唐代詩人李群玉的《競渡》詩,把浪遏飛舟的龍舟競渡同憑弔屈原聯繫在了一起。“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湖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掄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在唐代詩人張建封的《競渡歌》中,緊張熱烈的競渡場面,與助興吶喊的震撼躍然紙上。“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

在北宋詞人黃裳的《競渡》中,“直播”了扣人心絃的競渡習俗與榮耀奪標的實況。哪裡有龍舟賽,哪裡就有激動的人群,世間的懷念有時是需要齊聲吶喊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