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9 晚清武術高手劉永福:36歲收復臨洮橫掃法國

晚清武術高手劉永福:36歲收復臨洮橫掃法國

在晚清曾有這麼一個人十幾歲喪父,二十五歲入天地會,三十六歲橫掃法國。他浴血奮戰達5個月,殺死殺傷日寇30000多人,擊斃日軍的中將和少將。此人就是劉永福。

劉永福(1837—1917),字淵亭,漢族客家人,廣東欽州(今屬廣西防城古森洞小峰鄉)人,祖籍博白東平,清末民初軍事人物,原是反清的黑旗軍將領,1883年率黑旗軍參加中法戰爭。屢次大敗法軍。甲午戰爭期間,奉命赴臺抗日,但最終失敗。1895年5月25日臺灣割讓後,臺灣民眾公推巡撫唐景崧為臺灣民主國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唐景崧內渡後,同年6月劉永福被公推為臺灣民主國大總統,但他三拒總統印,以抗日盟主的身份繼續領導臺灣民眾抗日。1917年1月病卒於欽州。

劉永福,號淵亭,廣東欽州人(今屬廣西),13歲在船上當水手,在父親的精心指導下,成為一名武術高手。17歲那年,父母在貧困交加中病故。20歲時,劉永福加入天地會反清起義軍,他模仿當地神廟的水神旗,自制一面七星義字黑旗。從此,他的部隊被稱為“黑旗軍 ”

1857年,劉永福為避開清軍的圍剿,轉移到越南,維護治安,練軍籌響,使黑旗軍迅速壯大。十九世紀中葉,法國企圖佔領越南,以此作為侵略中國的跳板。越南阮氏王朝無力阻止,只好懇請劉永福協助。在收到邀請後,劉永福堅定地表示:“今越南有難,中國必為援助。”。

晚清武術高手劉永福:36歲收復臨洮橫掃法國

劉永福選出1000多名精兵悍將,組成一支抗法突擊隊,他利用敵人的輕敵,在紙橋設伏,兩軍接仗後,劉水福佯退誘敵。法軍不知是計,追至紙橋。突然,黑旗軍從兩翼殺出,法軍無力招架,死傷無數,斬法軍頭目安鄴,取得紙橋戰役的勝利。

1882年,法國再度大舉進犯越南,揚言要消滅黑旗軍。阮氏王朝再次懇求劉永福出山。此次戰役中,劉永福從左翼突襲,正面出擊,側背攻擊,由此對法軍形成三面夾攻。另外,在激戰中“詐死”的黑旗軍一躍而起,給敵人出其不意的攻擊。黑旗軍當場擊斃法軍司令官李威利,取得第二次紙橋大捷。越南人民把黑旗軍喻為“北圻長城”(意為北部的長城),越南國王封劉永福為一等“義良男爵”。

晚清武術高手劉永福:36歲收復臨洮橫掃法國

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清政府正式對法國宣戰以後,收編黑旗軍,劉永福收復臨洮(táo)等十餘州縣,由於清朝政府實行“乘勝即收”方針,葬送了中法戰爭的勝利成果。在清朝的高壓下,劉永福被迫返國,黑旗軍被裁至1千餘人。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劉永福赴臺駐守。次年,《中日馬關條約》簽訂,清朝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劉永福堅決反對,他發出了氣壯山河的戰鬥誓言:“自問年將六十,萬死不辭,願眾志成城,制挺勝敵”。

他領導臺灣地區的軍民浴血奮戰達5個月,殺死殺傷日寇30000多人,擊斃日軍的中將和少將。日軍司令官親自致書劉永福勸降,英國領事也出面斡(wò )旋,均被劉永福嚴詞拒絕。戰至10月,劉永福彈盡糧絕,幾次派人求援,李鴻章不予接濟。劉永福不得已乘夜退出,乘英輪潛回大陸。1917年,劉永福在欽州家中溘然長逝,享年80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