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漸漸遠去的鄉村

漸漸遠去的鄉村

在中國,鄉村的村落大多是自然形成的,歷史悠久,鄉情跌蕩。到了改革開放的今天,它們完成了歷史的使命,漸漸地離我們的現代生活而遠去了... ...

—— 作者生活手記

隨著大哥萬成仁、二哥萬成義、四哥萬成智的三座紅磚小樓轟然倒地,萬昌屯這個已有一百五十多年曆史,居住過兩百多戶的小村莊就在友誼農場這片土黑地上永遠地消失了,同時全場現有的一百零八個生產隊也將隨著它在歷史老人的視線中漸漸地遠去了。它的消失與遠去,意味著這個農場將在五年內把所有的生產隊全部拆除,讓十多萬的職工們全部搬遷到十一個分場場部新建的風格迥異的現代化居民小區居住。這是友誼農場整體拆遷生產隊的第一個現場工作會議,這是一項浩大的民生工程。

豔陽高照,碧空如洗,秋風送爽,大地流金。十月的北大荒正是秋收的繁忙的季節,也迎來了我的五哥萬成信親自主持召開的整體拆遷生產隊現場會。請記住,這是二零零九年的十月一日,也就是新中國成立六十週年的大喜大慶的日子。這個日子讓我們萬家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終生不能忘懷。

我在大哥一聲長長的嘆息中,我們那個古老的萬昌屯,很像一位歷盡滄桑的老人,帶著滿身的神秘故事和依依不捨的濃重鄉村情懷,毅然決然地離我們而去,這讓人多少的有些悲愴、傷情、傷感... ...

這一天的萬家大院裡非常熱鬧,友誼農場的場長、黨委書記,農場電視臺的記者,管理局電視臺的記者、農墾頻道的記者還有《北大荒日報》的記者我等呼呼啦啦來了一大群。時任紅興隆管理局黨委書記的三哥萬成禮也被新一任友誼農場場長我的五哥萬成信邀請來了,一同祝賀友誼農場新農村建設戰略的實施。

我為此驕傲著,我們萬家的兩位傑出人物,正在這片土地上用他們聰明的智慧和無盡的才華,創造和搬弄著歷史... ...

我為飽經風霜、歷盡磨難、苦盡甘來的大哥在拆除的樓房前拍下一張新聞照片時,看得出大哥臉上掩飾不住的笑容和眼神裡還隱藏著一絲既留戀又傷感的情意。這種留戀和傷感的情意,只有當時拍照的我能夠體會到。我看到像一座小山一樣的大哥表情莊重而又意味深長地從倒塌的小樓磚堆裡挑出一塊紅磚,用一塊紅布把它嚴嚴實實地包了起來。我懂得大哥的用意,他是要把這塊紅磚珍藏起來,作為永久的紀念,留下他對我們萬家老宅的念想。是啊,在我們萬家這塊百年的老宅基地上,大哥出生的茅草房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換成了十九間紅磚瓦房,新磚瓦房落成後大哥在這裡娶妻成家生子。後來從這裡走出了一位農場的場長和一位管理局的黨委書記,他們輝煌耀眼的成就,給這個小村莊的歷史憑添了絢爛的光彩。再後來爺爺帶著歷史的神秘從香港歸來,扒掉了十九間紅磚瓦房,又在老宅基地上建起了三座小洋樓。它們在這片土地上僅僅風光了短暫的八年之後,又活生生地將它們一起拆除,大哥真的有點捨不得,那是一種撕心裂肺、牽腸掛肚、千絲萬縷的情懷。畢竟他在這裡生活了五十多年,曾經兩度成家,與先前的大嫂孕育了一雙兒女,後來先後失去了大嫂和他的兒子,給他留下了無盡的傷痛。還有他與如今大嫂甜美的婚姻和那婚姻背後的迷人故事。所以,他對萬家老宅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難以割捨的情懷,這種情懷深入到了我們的骨髓裡中、血液裡;這就是鄉情!而且是一種難以名狀的鄉情、鄉戀啊!這種鄉情與鄉戀,是在長期的點滴生活中結晶出來的。就是與這裡熟悉的一草一木,甚至是雨過天晴留在地面上的一汪水,草叢裡飛起的螞蚱,噗通一聲跳進水裡的蛤蟆,還有那些昂首闊步走在街上的大鵝,嬉戲在腳邊的狗崽,都有著深厚、濃郁的情感,這情感年深日久,又濃又烈,猶如一杯陳年老酒,香醇綿遠,記憶猶新。可是到了今天,根植在黑土地上的這種不捨情懷,在歷史前進的腳步中,它會讓你不得不從這種情懷中走出來,換做另一種情懷來面對現實,面對生活。就像我們的先祖從樹上走到地面來生活一樣,這就是發展,這就是進化。這是人類自然發展的邏輯,必須順從,只有順從,才能夠生生不息地存在和繁衍下去。從今天起他和他的全家還有母親、二哥、四哥、六姐、七姐、八姐、九哥的全家都要搬到六分場場部的滿族風情園裡去居住了。他們將在那裡開始另一種全新的生活,去創造和演繹新的生活故事。

萬家人在這片熱情的黑土地上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昨天的歷史,他們還將以奔放、飽滿的生活熱情和不凡的方式,續寫明天的傳奇。

當我離開萬昌屯二十多年後的今天,當歷史老人的腳步踏過這片土土地,踏碎了許多舊的夢想也踏出了許多新希望的時候,來回望這個小村莊的漫長曆史時,讓我的心中也有了一種與大哥一樣無法說清的感慨情懷。那是因為我的這顆心,長久地浸泡在這個小村莊滄桑的歷史汁水裡的緣故,所以,不得不為她的成長、壯大、輝煌後而又消失的命運去留下一點墨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