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榮耀和華為區別在哪裡?

hongse12304


準確說,華為和榮耀就好比耐克和耐克的飛人喬丹。

母公司與子公司

華為是一個多領域的公司,或許它給我們消費者帶來的還是手機,各種系列的手機以及電腦,但是,這些我們的印象是對榮耀而言的,相反,華為公司,是一個高新產業科技的公司,他是個研發公司,是不是很差異,榮耀才是商品公司。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之間的關係,說白了就是爹和兒子的關係啦

線上與線下的銷售

華為手機和榮耀手機在品牌定位、產品策略、產品定價、產品線等方面都有區別。先說華為手機,主打線下,什麼mate系列的大屏,P系列等等都是線下實體店的主要產品,但是我們會發現榮耀系列的卻很難看到,什麼榮耀6,3x等等這些都是互聯網銷售,和小米線上銷售異曲同工之妙。當然,如今華為在這塊已經滿滿變得模糊了,基本上線下線上都有,榮耀也是這樣。

不同路線只為消費者可以多種選擇

或許有人會問,會不會因為榮耀是一個分支,其手機在含華為技術要少,完全沒有這回事,這就是一個分支,只為更好供消費者選擇而已,所以,你只需要選好價格區間,以及對外觀的選擇,你就會喜歡這個牌子的,另外說一下,華為的二合一電腦真的不錯,我買了有半年,機子有點問題,結果找了華為的客服,人家最後協商直接給我換了一臺的新的,所以建議大家去華為商城購買,無論是客服和產品質量都是嚴格把關的,相比第三方電商平臺,不知道省了多少心~~~


ICE機智


榮耀這個牌子在成立之初主要是針對小米而來的,主打性價比和互聯網渠道。因此在過去榮耀只在網上銷售,華為的手機店裡是買不到榮耀手機的。

不過這兩年榮耀品牌運作良好,產品也越來越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線下也開始出現專門的榮耀手機專賣店,甚至還邀請了趙麗穎、孫楊等明星作為代言人。

所以現在的榮耀手機與華為手機的差距也越來越小了,外觀設計和硬件性能都差不多。但如果仔細比較的話,還是會有一些區別。

首先就是拍照方面,從華為P9開始,華為就與徠卡合作,推出了認證攝像頭,由徠卡專門負責華為旗艦手機的攝像頭優化。而我們知道,智能手機拍照除了攝像頭硬件之外,軟件算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而自從華為旗艦手機獲得了徠卡的認證之後,拍照效果也越來越好。終於在華為P20 Pro這一代達到了智能手機的巔峰水平,超越了同期的蘋果和三星。

而榮耀手機的攝像頭在配置上就要比同期的華為稍弱一些,而且也沒有徠卡的認證,軟件算法都是榮耀團隊自己的。因此在拍照方面,榮耀手機是要比同期的華為手機稍遜一籌的。

其次在產品定位方面,華為針對的消費群體年齡偏大一些,因此產品的外觀設計往往更加大氣,並且尤其注重電池續航、網絡質量、系統安全等方面。比如華為Mate 7就是華為第一款金屬機身的指紋識別手機。同級別的榮耀7直到半年之後才上市。另外在網絡頻段的支持方面,華為手機也比榮耀手機更加全面一些。

而榮耀手機更加偏重於年輕消費群體,因此在產品外觀設計方面會更加活潑,在一些新技術的應用方面也更加激進。比如榮耀6 Plus是華為第一款雙攝手機,榮耀Magic首先嚐試了四曲面屏幕和40W快充,榮耀Play首次使用了GPU Turbo圖形加速,今年的榮耀Magic2又首次嘗試了滑蓋全面屏設計。

最後在定價方面,華為手機往往要比同配置的榮耀手機貴,一方面是因為華為手機除了在網上銷售之外,還需要支撐線下這麼多家實體店,成本更高。徠卡的授權與攝像頭研發費用也不便宜。另一方面,華為手機的細節設計確實要比榮耀手機更加全面一些。

所以總的來說,對手機拍照、網絡頻段要求較高的,最好還是選華為手機。如果只追求性價比的話,選擇榮耀手機就足夠了。


貓眼看數碼


榮耀是華為的子品牌,雖然獨立了。但是二者依然是一家的,就像魅族、魅藍一樣,是一家的。華為的商城也能買榮耀手機,不過線下門店分的比較清。因為華為手機主打線下,而榮耀主打線上。但是隨著線上市場的飽和,榮耀也開始進軍線下了。由於模式不同,那肯定不能在一家店裡售賣,要不然兩兄弟會打架的。

華為主打線下,撐起集團的品牌,所以華為在高端機領域做的很優秀,也順帶把榮耀給帶火了。而榮耀則是主打性價比,主打線上渠道,主要的存在是為了扼制小米,佔領線上,提高集團的整體出貨量的。二者的分工不太一樣。

當然了,華為手機整體上比榮耀貴,這更多的是貴在了品牌。相比榮耀的互聯網手機,宣傳力度、渠道建設上肯定不如華為,而華為品牌的認知度肯定也是遠超榮耀,所以華為手機有品牌溢價,類似配置的手機華為品牌的價格更高一點。而榮耀也是對標小米,當然會便宜一點。

技術上,當然是共享的。華為引以為傲的麒麟芯片,也是獨家供給榮耀的,榮耀可以使用到最新的麒麟芯片,甚至配置可以趕上華為的旗艦機。華為的通訊、軟件能力同樣也輸送給了榮耀,所以榮耀的口碑也是不錯的。

不過呢,華為手機也有相關的功能是自己使用的,比如徠卡鏡頭。這隻能在華為p和mate系列上使用,而榮耀也是不會使用的。畢竟這對於華為手機的溢價至關重要,而未來榮耀想要真正的做高端機的時候,華為還是很有可能把徠卡給它的。

榮耀手機是探路者,它能大膽的進行創新。比如曾經的榮耀magic,這是一款未來概念手機,主打人工智能,確實給市場上帶來新的衝擊。而一旦技術成熟,華為系列的手機肯定也會搭載。

華為、榮耀兩個大系列就是相互配合,有不同的側重點,也就是兩條腿走路,使得更穩、更快。


互聯網評論家


首先,我們可以這樣說,華為是總公司,而榮耀是華為的一個子品牌,更準確的說:榮耀是獨立的品牌,而且成立了子公司獨立運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呢?榮耀的logo是榮耀英文寫法“honor”,而不是華為的標誌,其實用過這兩個手機的人都知道吧。

早在四年前的時候,榮耀就已經脫離了華為公司,從設計、採購、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都是獨立的,可以說這幾個環節都是跟華為沒有關係的。但是榮耀也屬於華為公司(非終端)的一個親兵小分隊,做出來的手機性價比很高。

讓榮耀品牌打出招牌的這個手機,榮耀6plus,2014年底發佈的它,直到2016年基於安卓7.0的EMUI5.0發佈後,升級5.0的呼聲高漲。而主題風格多變的榮耀又在2016年發佈了主打顏值的榮耀8,又在2月28日發佈了性價比超高的榮耀V9。這也讓榮耀系列在人們心中留下了良好的感覺,最典型的特點是性價比高,主要面向學生和上班族使用。

而華為手機出的手機大部分都是旗艦機,mate系列手機代表機型是華為Mate7,Mate8,mate9等等,尤其是以一款華為mate9保時捷版為例,這款手機售價高達萬元之多,說真的一般人是消費不起的。而華為P系列也是定位中高端旗艦機型,比如說p9,p10等等,p系列的手機都主打精緻和時尚,比較偏向與商務機。

其實華為和榮耀本是一家的,只是定位不同,適用的人群也是不同的。


科技商說


榮耀是華為的子品牌,可以說榮耀幾乎是獨立運營的!榮耀是華為消費者的一個部門,餘承東是華為消費者BGCEO,對華為所有終端事物負責,包括研發和市場! 趙明是華為消費者BG榮耀業務部總裁,負責榮耀市場,也會對研發部提要求!餘承東是趙明的頂頭上司,榮耀業務部是華為消費者BG下的一個部。 華為手機和榮耀手機研發共用資源,同屬手機產品線,但是兩者營銷宣傳是獨立的!通俗點,兩者研發是一家,市場是兩家!雙品牌戰略是非常成功的,小米紅米,oppo一加,魅族魅藍其實都是雙品牌戰略!只不過略有不同!


榮耀的定位主要是4000元檔位一下,有榮耀數字、榮耀V系列,還有暢玩、magic、play,華為熱門機型主要是p/mate/nova,榮耀和華為近些年有點業務重疊,但是確實是一家人,榮耀佔華為手機整體銷量的60%左右,就已經超越了小米紅米+小米所有手機銷量!主要依靠線上渠道,控制成本,保持性價比!對戰小米!華為主要走高端,主要在歐州市場活躍,能夠首發麒麟芯片和最好的技術!對抗三星蘋果!


QX科技


華為作為世界 500 強的第 72 位,是一家主要銷售通信設備的民營通信科技公司,而智能手機只是華為三大核心業務之一。另外還有終端路由器和交換機等,而在 2018 年第二季度,華為手機的出貨量更是超過蘋果手機,躍居全球第二,可見華為手機在世界都是佔據前位的。

榮耀(Honor)是華為旗下在 2013 年推出的互聯網手機品牌,它追求更快變化來適應移動互聯網,並確認互聯網本質:平等、開放、去中心化以及具有高性價比。榮耀的推出一度成為華為手機的得力助手,也為上述的華為手機出貨量做出了傑出貢獻,截止2017年,榮耀出貨量就超過 9000 萬部,佔到華為總出貨量的 60 %,可見榮耀品牌的推出,對華為的手機業務形成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1. 求同存異發展廣

榮耀作為華為旗下針對互聯網的手機品牌,是順應時代潮流的產物。可以看到,榮耀是 2013 年推出的,在此之前,互聯網線上銷售的成功案例就數小米了,小米自 2011 年正式銷售開始,其在互聯網上的勢頭一度超過其他品牌。而榮耀也是在這種形勢下被推出,華為能夠積極應對互聯網競爭,並且達到求同存異,求得互聯網營銷的相同,又能夠保持自身產品的高性價比以及針對年輕人而做的個性化設置之不同。而這,也正是它與華為的區別所在,華為主打的是線下高端產品,但這不利於在互聯網快速擴展和發散;而作為年輕有為的榮耀,則是在互聯網的浪潮中如魚得水。

2. 順應變化進步快

之所以華為在擁有較大手機市場的前提下,還要推出榮耀,可以說是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而來的。殊不知,騰訊有了 QQ,還要推出微信;阿里有了支付寶,還有推出釘釘;人們有了滴滴出行,還要有摩拜單車。這些細分市場,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方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不同產品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另一方面,人們更想獲得更好、更高、更快的服務,以此提升自身的生活水平。而這,就需要各個品牌對人們的需求做出快速變化,能夠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們,就如華為手機是主打的高端人士使用;而榮耀則是面向年輕一代個性化鮮明的人群,他們更多的是一種快速和個性。這也能夠反映出榮耀之所以能夠進步如此之快了,畢竟社會群體是以年輕人為主,人群基數大。

隨著各種產品的發展以及互聯網上層出不窮的各異產品,一個企業要想長久快速地發展下去就只能不斷地擴展自身的能力、不斷創新自身的技能,才能在這萬千產品中脫穎而出去。如小米,從最初的手機,到後來的物聯網,再到現在的泡麵,無一不是對市場的適應和變化,也可以說是創新和發展,也只有這樣,才能切實地將企業做大做強。


stormzhang


品牌定位不一樣

  • 榮耀是跟小米對標的互聯網品牌,華為是傳統的手機品牌。榮耀基本沒有品牌溢價,基本靠手機參數和價格拼市場。華為的品牌溢價已經快追上摩托羅拉的定位,在相同參數上2000元以內基本有200~300溢價,在3000以上都有500塊溢價。

硬件冗餘度設計不一樣

  • 榮耀跟小米一樣都是夠用且參數優秀。華為是傳統的手機設計思路,裡面隱藏大量的冗餘設計。例如都是麒麟970芯片,但是華為mate的基帶比V10多了很多。華為硬件用料也比較充足但是大部分技術都比較老的硬件。這個需要拆機或者用超過5年才會出現這個區別。

價格不一樣

  • 價格2000元以內差了500塊,4000元以內差了快1000塊,對於給家買的手機可能會用個6,7年那麼華為是比較好的選擇。對於年輕人需要更好的性能,榮耀能夠提供成本比較低的設備,而且在3,4年後更換更好手機會比較容易。

heipi雪人


華為手機和榮耀手機之間最基本的處理器是什麼?或許還沒有幾個人能說清楚,我先來給大家舉一個例子,華為不僅僅是手機生產商,更多的是通訊設備供應商提供解決方案。其實華為做手機只不過是華為三大業務板塊中的一個而已,所以說在華為眾多業務中,華為手機只不過算是副業罷了。

那為什麼華為手機又會出來衍生出來榮耀手機呢,這其實和小米手機還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在2015年左右的時間,小米手機可以說是智能手機中的一匹黑馬般的存在。而這時候華為手機也在餘承東的帶領下剛剛有起色,正準備在高端手機市場上可以佔據一席之地,所以在這種大環境下,在高端市場有三星蘋果的圍堵,而國內手機市場又有小米等高性價比手機廠商的追趕。

所以華為為能更好的發展高端手機市場,所以成立榮耀手機用來做互聯網手機,以對抗小米能和小米競爭。說道這裡大家也應該明白榮耀手機在誕生之初的歷史意義了,那麼我們在說說榮耀和華為手機的最大的區別,華為手機是作為高端手機市場進行發力的,不論是手機的質量還是做工都是智能手機中非常優秀的存在的。

而榮耀手機的主旨是年輕化,時尚化,主打的市場人群也是年輕人的人群,雖在硬件上不弱於華為旗艦手機,但是他們之間的這種主從關係就會導致榮耀手機肯定會存在一些不足的,一樣的硬件配置和比華為手機更便宜的價格,那麼華為手機還怎麼賣。

最後,華為手機和榮耀手機最大的區別還是主從之間的區別,還有一方面是華為手機主要是線下實體店的模式,是榮耀手機則是互聯網的模式,和小米手機模式是一樣的。大家對於華為手機和榮耀手機的區別還有哪些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們一起探討!


帆辰科技


華為技術有限有限公司,是以通信設備和通信科技為主業務的公司,我們平時看到的華為手機,只是華為公司的一款產品而已,實際上華為在通信的其他領域有更牛的產品,只是我們很少能夠關注到罷了。而榮耀則是由華為獨立出來的一個子公司,主要業務就是手機。所以我們提到榮耀的時候能且只能想到的就是他的一款款手機。

2013年在互聯網手機剛剛興起的時候,華為作為老牌廠商,自然要插入一腳,但是為了避免原有品牌的銷售和影響不好,華為創立了榮耀,來單獨進行互聯網手機銷售,起初榮耀的定位就是中低端手機,對華為的原有產業也是一個補充,後來榮耀也慢慢坐了起來,現在的銷量只論手機,也不比華為的少了,這對華為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叮噹的解答加到這裡了,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吃客劉


都是華為公司的品牌,側重點不一樣,榮耀主打線上跟性價比,所以表面的配置看起來跟華為同期手機接近,但是實際上差別很多從內部設計參數配置到品控質量,華為系列裡的mate和P系列是華為最新力作機型,上市厚會把一部分技術共享給榮耀,提高榮耀品牌熱度,從銷量來看榮耀系列一直勁頭十足,華為系列漸進入增長瓶頸尤其是高端機型,千萬目標完成的不是很理性,這與華為是通信公司起家有直接關係,在零部件方面會受制於供應商水平,做不到極大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