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美國“共享電動滑板車”異軍突起,左手顛覆汽車,右手顛覆自行車

隨著摩拜、ofo神話的隕滅,國內“共享經濟”在2018年進退維艱的低谷。但在其發源地美國,“共享經濟”依舊活力十足,又一家明星“獨角獸”公司正在掀起一股旋風。

在國內共享自行車大潮退去之時,Bird卻在大洋彼岸將共享電動滑板車做得有聲有色。

今年3月,共享電動滑板車逐漸出現在舊金山、洛杉磯、華盛頓等城市的街頭,它們散落在市中心的各種角落,踩著這些滑板車在街道上穿行的人變得越來越多。使用者只需下載Bird的手機App,尋找最近的電動滑板車,然後掃描車身上的二維碼就可以使用,使用結束後Bird將直接從用戶手機端中扣費。

美國“共享電動滑板車”異軍突起,左手顛覆汽車,右手顛覆自行車

硅谷風投專家馬克·蘇斯特(Mark Suster)說,從來沒有一家公司能像Bird那樣,獲得他身邊的朋友、同事、創業者、VC同行,以及媒體記者如此之多的關注。近日,Bird剛剛完成一輪3億美元的融資,公司估值達到20億美元,蘇斯特表示,在“獨角獸俱樂部”裡,Bird是成長速度最快的,而它的估值也非常可觀。

雖然擁有先發優勢,但在共享電動滑板車領域,Bird暫時還談不上一家獨大,Lime和Spin這兩家公司都在與其爭奪市場份額,而傳統共享出行巨頭Uber和Lyft也相繼推出了有關業務。在Bird的面前,一輪共享電動滑板車的競爭浪潮已洶湧而至。

1

左手顛覆汽車,右手顛覆自行車

眾所周知,美國是汽車文化的發源地,汽車不僅僅是一種交通運輸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映射。但使用汽車不僅加劇了城市的空氣汙染、噪音汙染、水汙染,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還導致日益嚴重的城市交通堵塞。而曾經便捷的高速公路等以汽車為中心的基礎設施,由於維護成本不足而逐漸老化,而且維修費用也非常高昂。

在這樣的背景下,強調環保與步行的城市發展理念興起,“無汽車”的生態城市成為城市新的發展目標。如今,美國年輕一代對汽車的喜愛也在冷卻,過去幾十年中,持有駕照的美國人比例急劇下降,尤其是年輕人。1983年,有超過91%的20-24歲美國年輕人持有駕照;然而到了2014年,這個數字已下降到77%,而且幾乎沒有恢復的跡象。

美國“共享電動滑板車”異軍突起,左手顛覆汽車,右手顛覆自行車

可以說,Bird所推廣的共享電動滑板車出行方式與城市新的發展趨勢不謀而合。充電式電動滑板車使用清潔能源,能有效降低出行帶來的碳排放量,減輕對環境的汙染。城市中短距離的交通,例如“最後一公里”問題,騎電動滑板車比駕駛汽車無疑更方便快捷。而高度依賴汽車的生活令人缺乏運動,日益肥胖,如果選擇騎電動滑板車則會有更多鍛鍊身體的機會。

有人說自行車也是有力的競爭者,為什麼要選擇電動滑板車?理由也是有的:首先比起自行車,電動滑板車能夠穿越更復雜的城市地形,而且比自行車更輕便;其次電動滑板車適合穿商務裝的使用者、穿裙子的女士,能有效解決這類人群騎自行車時的痛點。最後,這是某種情懷的體現,穿著帽衫,揹著揹包,踩著滑板車,是硅谷極客的經典形象,難怪Bird在美國西海岸城市更受歡迎。對一些成年人來說,騎上滑板車或許還有“重回童年”的感覺。Bird的創始人特拉維斯·萬德喀山登(Travis VanderZanden)曾說過,他之所以選擇共享電動滑板車創業,“不僅因為它是最實用的交通出行方式,也因為它會讓人們想起小時候的生活。”萬德喀山登在創辦Bird前,曾擔任Uber副總裁和Lyft的COO。

從外形上看,Bird共享電動滑板車的外形與某品牌電動滑板車很相似,同樣經營共享電動滑板車的Spin也使用類似的車型,只是車身上的品牌標誌有所不同。一輛Bird共享電動滑板車重量大約在9-13.6公斤左右,使用者能以最高25公里/小時的速度用它到達目的地。使用這項服務的費用為每分鐘0.15美元,此外還會額外收取1美元作為基本費用。根據Bird今年2月公佈的數據,公司在聖塔莫尼卡已投放超過1000輛電動滑板車,目前大約擁有5萬名活躍用戶,總使用次數達到25萬次。

美國“共享電動滑板車”異軍突起,左手顛覆汽車,右手顛覆自行車

2

為什麼成功選擇了Bird?

對Bird的成功,質疑聲音從未停止過:它真的是一家無懈可擊的公司嗎?它沒有網絡效應,沒有任何病毒式的推廣,電動滑板車服務難道不是誰都可以做的嗎?答案還真的不是,成功選擇Bird自然有它的理由。

率先進入市場,又極富創意的Bird在創立初期能夠聘請到優秀的創始團隊,並且在短期內融資1.25 億美元。充足的資金彈藥令公司快速地推出服務,並設計出未來的滑板車。當很多創業公司仍處於規劃藍圖的時候,Bird已經開始盈利了。這一優勢也讓Bird從美國最頂尖的風投那裡又成功融資3億美元。資本的力量推動公司的壯大,使公司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市場佔有率越高,其他公司就越難與其競爭。當共享電動滑板車市場裡已經出現巨頭時,資本便不會再選擇那些持有相同模式的公司進行投資,因為後進的公司很難與巨頭抗衡。而現在,Bird 在行業中正充當著巨頭的角色。

在共享電動滑板車領域,先發企業的最大優勢還在於其投放車輛的密度大。如果Bird在一個街區投放數千輛滑板車,那麼新加入的公司就很難在缺乏資本支持的情況下部署這項業務。而後來者的身份,也讓他們很難從投資人那裡獲得更多資金。

很多人設想未來的電動滑板車在外觀和使用感受上不會有什麼差別,就好像當初人們普遍認為蘋果在2007年發佈iPhone後,未來10年內iPhone的設計都不會有什麼改變了。但事實上,蘋果發佈每一款新產品前,早已規劃了往後幾代手機的設計方案。作為先行者的Bird也是如此,它已經規劃了未來幾代的滑板車,如果競爭對手想依靠模仿它的設計來推出服務,它將利用現有的優勢地位和充分的數據迅速推出新一代產品,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坐穩市場領頭羊的位置。

美國“共享電動滑板車”異軍突起,左手顛覆汽車,右手顛覆自行車

Bird在數據收集方面大幅領先。看似簡單的電動滑板車其實是一臺有輪子的電腦。Bird可以通過板載CPU與用戶手機之間的關聯,收集大量交通路徑數據,包括用戶早晨起來想在哪裡取車,晚上想在哪裡還車。這不僅讓Bird能為各個城市規劃出合適的庫存水平,還可以通過恰當的滑板車投放來實現利益最大化。Bird也可以將數據提供給城市管理者,幫助他們更好地展開城市規劃。

為了解決電動滑板車需要充電的問題,Bird想出了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方法。許多人以為Bird會組建團隊專門在晚上取回電動滑板車進行充電,但事實上Bird是讓用戶來完成這個任務,給電動滑板車充電的用戶可以獲得相應的經濟補償,用戶只需要將充完電的電動滑板車放到預先確定的地點就可以了。但Bird組建了公司專屬的維修團隊,畢竟提前獲得優秀的維修技師資源也是公司擁有的一項優勢。

3

從野蠻生長到混亂與監管

根據美國加州聖莫尼卡警察局的統計,2018年1月1日至2月5日期間發生的281次交通事故中,涉及Bird共享電動滑板車的有97起。消防部門對其中的8起事故發佈了調查結果,在這些事故中,使用Bird共享電動滑板車導致事故的既有成年人也有未成年人,造成的傷害有頭部創傷和手臂骨折等。

一時間,對Bird使用安全的質疑聲四起。為了減少事故發生,Bird推出一系列措施來鼓勵和教育騎手遵守法律,包括髮放免費頭盔、在滑板車的腳踏部分貼上列出安全規定的貼紙,以及需要提供駕照信息才能註冊使用App來租借車輛等。

美國“共享電動滑板車”異軍突起,左手顛覆汽車,右手顛覆自行車

和無樁式共享單車類似的是,Bird共享電動滑板車同樣存在用戶亂停放現象。例如,出現在人行道上佔據了行人的使用空間,或是停放在一些不該停車的地方:私人停車位、道路中央等等。雖然Bird對這種情況積極回應:每天晚上8點停止共享電動滑板車的使用,安排公司員工將電動滑板車統一收集進行充電,再根據需求按地區投放。但這些措施依舊沒有緩解亂停亂放造成的惡劣局面,在聖莫尼卡引以為傲的海濱小道上擠滿了無處可放的Bird共享電動滑板車,讓當地居民感到非常無奈。

最後政府出手了。2018年4月,舊金山的檢察官向Bird、Lime和Spin發出停止令,要求這些公司在當地暫停運營,採取措施規範電動滑板車。同時,相關部門扣留了超過300輛電動滑板車。在聖莫尼卡,政府起訴Bird公司非法經營,Bird最後支付了30萬美元的罰款。

近日,舊金山交通管理部門提出了未來兩年內的監管試點方案,具體措施包括:管理部門將發放5個許可,每個許可可投放的共享電動滑板車不得超過500輛,也就是說整個舊金山合法投放的車輛將不會超過2500輛。同時,共享電動滑板車的服務區域也有限制。相關公司要支付1萬美元用於政府對滑板車的管理,同時要為低收入人群提供服務。

舊金山的監管或許只是個開始,未來美國各大城市可能會紛紛出臺相應的政策,以應對這種新型交通工具造成的混亂。從模式創新到野蠻生長,再到規範運營,在這個必然的過程中,Bird是否能繼續發展壯大,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 :中外管理新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