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搓揉的是人生,把玩的是樂呵兒

搓揉的是人生,把玩的是樂呵兒

不知道什麼時候喜歡上了文玩。

最早玩兒在手裡的,是一串兒星月菩提。北京出差,陪著同事在潘家園閒逛兒,看著眼緣不錯,下手買了。頭兒一個月,真是有活兒幹了,熟悉各式盤玩攻略,做足功課。一粒粒兒的放在搓澡巾裡,再放上半斤兒綠豆,每天得空兒就不斷的搓揉。手啊,天天搓得生疼兒啊。不過,現在看著包了漿、稍有掛了漿兒的星月,確實有點兒小開心,有了小小的成就感。時常哥們兒聚會,都會掛在脖子上,斜仰著頭兒,那個範兒,顯擺兒的沒誰了。

搓揉的是人生,把玩的是樂呵兒

當初是一丁點兒的不懂。文玩的水太深,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掉到了賣家的圈套。現在也是一樣。不過,癮頭兒一來,難以自拔啊。手裡頭兒上,什麼金剛啊、鳳眼的、……,滿滿的一桌子。不過說實話,還是有些兒裝門面兒的味道,好點兒的詞吧,算是附庸了風雅。

把玩、欣賞、收藏是一個細緻、耐心、磨人的活兒,非是簡簡單單擼珠子、玩串子。也的確是那麼回事兒,不斷地盤啊、玩兒的過程中,有了另外的一種心境。也不會到處顯擺兒了,手裡嘎兒嘎兒的揉搓。換成是瞭解生活,是學習知識、是增長眼力,再高大尚點兒的,是修心養性,是陶冶情操。是把玩承載的歲月,是記錄歲月流淌的痕跡。得,有點兒暈,把自己都忽悠瘸了。

搓揉的是人生,把玩的是樂呵兒

曾讀過一個小故事。一位活佛看到老人住的地方,譁!有五色的祥光,不得了哇,是得道的修行人啊。活佛拜訪老人,問道,“你學什麼佛法呀”?老人答到,“我只會念唵嘛呢叭咪牛”。活佛一聽,您老人家唸錯了,是“嗡嘛呢叭咪吽”。相互告別後,老人再念“嗡嘛呢叭咪吽”卻不出五色祥光了。因為老人犯了“貪、嗔、痴、慢、疑”五心的疑心,起了疑,唸錯了三十多年,佛祖會不會怪我啊?疑念一起,一切都完了。再後來,故事很圓滿,活佛回來給老人說是開玩笑,老太太念得對,又有祥光了。

搓揉的是人生,把玩的是樂呵兒

把玩關鍵在於心,不在於你的文玩如何如何的高檔、值錢。把玩人生、調節心理、提升品味、心想事成,這些兒高端的話兒,我不在意,也不屑,更在意的是自我的心態,高興就成。

當看著自己盤玩的各式品相的文玩,彷彿時光也在此停留。

其實,生活又何嘗不是呢?有如此之毅力,什麼事業呀,人生的,堅持住,就會有收穫。

搓揉的是人生,把玩的是樂呵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