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房地產公司資金告急,“房住不炒”面臨挑戰


房地產公司資金告急,“房住不炒”面臨挑戰

當房地產公司苦苦熬過艱難的2019年,準備迎接2020年樓市小陽春的時候,卻迎來了新冠病毒的致命一擊。

一方面中央政府高壓限購限貸,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堅決不讓降低房價,這就造成成交量大幅下降,房地產公司的現金流枯竭。

新冠肺炎疫情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到來的。疫情影響下,各地售樓處停止對外開放,銷售遇阻。

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月份,27個重點城市整體成交環比降幅高達83%,同比仍跌77%。其中,一線城市總成交同比下降73%。二三線城市總成交同比下降了78%。暴降的房地產銷售讓房地產公司的日子非常難過。很多房地產公司資金告罄。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頻繁出臺地方樓市增持,更有城市試探”房住不炒“的底線。可能肯定的是,一旦放鬆房產調控,在目前貨幣寬鬆的環境,房價必然一飛沖天,斷送這幾年經濟調結構的成果。

房地產公司減薪和裁員潮來臨

在現金流極度緊張的情況下,房地產公司和中介開始了一輪減薪和裁員的浪潮。

開年,傳出錦藝地產在上海總部裁員6成;

1月,傳出北大資源核心部門裁員比例達到50%:

2月中,傳出安徽文德控股,規勸員工自謀發展的內部群截圖;

2月24日,碧桂園發佈文件,宣佈16項組織架構調整,29個區域合併,涉及38個高管。據稱去年上半年已經優化了將近1.5萬人。


房地產公司資金告急,“房住不炒”面臨挑戰


2月29日,有媒體稱金輝地產區域公司6變5,只保留少數員工。

與裁員相對應的是高管的減薪。

2月27日,凱德集團宣佈,董事會和高管層自願降薪,其董事費和基礎薪資將從4月1日起降低5%-15%。

2月23日,中迪禾邦人力行政中心消息截圖稱,無力支付2020年1月、2月工資,通知主動離職或只發1月工資;

3月1日,媒體報導稱,重慶融僑2月-4月降薪50%,次日就有消息掛出,這是全集團的行動,針對G6級及以上、副經理及以上員工;

……

最悲壯的是江西房企九頌山河,高管及員工甚至還自發遞交降薪請願書,願與企業共同守護山河,壯哉!


房地產公司資金告急,“房住不炒”面臨挑戰


房產中介同樣難以倖免。

3月4日,房天下內部人力資源管理中心發文,稱將在3月5日發放2月份薪酬,不過會進行相應的緩發,其中員工緩發1/4工資,公司高管緩發1/3工資。從3月份開始,根據各公司、集團的業績恢復情況,對2月份緩發部分進行贖回安排。

中原地產東莞分公司員工被曝將簽署聲明,表示受疫情影響,公司業務幾乎處於停滯狀態,企業的生存面臨巨大困難,員工主動放棄2020年2月全部工資。

房地產企業融資熱情高漲

在資金鍊緊張的情況下,房地產企業開始用各種途徑進行融資,而與以前嚴格限制房地產企業融資不同的是,政府和相關金融機構目前全力支持房地產的融資。

2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會議,要求要從政策措施、完善金融支持方式、提供專項信貸額度等方面做好疫情防控以及金融支持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這個背景下,1-2月房企債券融資159筆,規模2484億元,同比增長36%。

房企1-2月境內發行的公司債包括中期票據、永續債等就達到442.46億元。今年1-2月,房企發行的美元債達213.3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80.81億元),當中還有不少利率超過13%的美元債發行。在境內融資依舊有限的情況下,境外融資成為房企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今年1-2月,房企境內外發債合計接近2000億元。

除了長期債券以外,短期、超短期融資券成為開發商“籌錢”另一條的重要途徑。統計數據顯示,1-2月房企發行短期、超短期融資券341億元(不包括超短期防疫債)。

此外,還有房產公司發行公募基金,資產證券化等方式積極融資,渡過難關。

房地產公司資金告急,“房住不炒”面臨挑戰

地方政府放鬆房產的衝動,房住不炒麵臨衝擊

除了積極幫助房企融資以外,地方政府很有趁此疫情放鬆地產調控的慾望。

僅2月份,超過60城市出臺房地產政策達75次。創有史以來的新高。其中主要以救房地產企業,減少企業資金壓力、延緩公積金月供為主。但是也有試探中央底線,衝擊房住不炒政策的城市,比如廣州和駐馬店。

今年3月3日,廣州市發佈《廣州市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若干措施》,其中在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部分,提出要取消在2017年3月30日開始的公寓限購政策,規定“商服類項目不再限定銷售對象,已確權登記的不再限定轉讓對象”,實際上意味著在廣州實行近三年的公寓限購正式取消。

消息一出,一片譁然,中央緊急關注,僅僅兩天後,這份文件在廣州市人民政府的官網上就進行了“更新”,涉及房地產部分的第三十一條“縮水”,有關商服類產品相關政策的具體細節完全不見。

今年2月21日,駐馬店市發佈《關於進一步規範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出臺17項穩樓市政策,包括公積金購房首付比例由30%下調為20%、降低預售門檻、給予買房人購房補貼等,其中公積金降首付的政策最為惹人關注。

然而一週之後,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就被約談,要求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切實落實城市主體責任,保持房地產調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

目前來看,圍繞房住不炒的的博弈仍在進行,地方有放開房地產的衝動,而且十分強烈。

新冠疫情發生之後,全球都開啟了寬鬆的模式,美聯儲可能會接連降息,我國也會進一步寬鬆貨幣。我國房價一是看政策、是看貨幣。如果在貨幣寬鬆的條件下,進一步放開房地產調控,那麼房價一定會經歷又一輪上漲。所謂”房住不炒“將成為空話,我們會走到一起靠房子拉動經濟的老路上,同時也為下一次更大的危機埋下伏筆

房地產公司資金告急,“房住不炒”面臨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