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控制權或變更,格力將是誰的

4月1日早間,深交所發佈公告,格力電器(000651.SZ)擬籌劃控制權變更事項,公司申請於2019年4月1日開市起臨時停牌,公司通過指定媒體披露相關公告後復牌。

當日午間,格力電器發佈公告,稱收到控股股東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格力集團”)通知,格力集團正籌劃轉讓所持有的部分格力電器股權,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權變動。該事項的具體交易方案尚在籌劃中。

目前,格力電器大股東格力集團的持股比例為18.22%。

格力電器控制權將易主的消息令市場炸開了鍋,市場人士紛紛猜想,格力電器控制權會以什麼方式易主,背後的潛在買家又是誰。

控制权或变更,格力将是谁的

格力電器市值22年增長超75倍

從1996年剛上市時的37億元總市值,至此次公告前的2840億元總市值,22年來格力電器總市值增長超過75倍。珠海市國資運作平臺格力集團,除了分享複合年化增長率達到22%的市值上升外,多年來獲得的分紅也不菲。

據Wind的分紅數據,上市以來,格力電器共向格力集團分紅金額超過88億元。

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家電市場尤其是空調市場的增速明顯放緩,但從數據來看,格力電器良好的經營勢頭不減。2018年,格力電器預告實現營業總收入2000億~2010億元,同比增長33%~34%。歸屬淨利潤預計為260億~270億元,同比增長16%~21%。

上海一家併購基金的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從產業角度來講,格力電器還遠沒有走到產業週期的後半段,應該說還在成長期,離行業天花板還有距離。

“就行業來說,工業空調的各個細分領域,仍然大有可為。比如船舶空調、汽車空調、軌道交通空調、IDC互聯網數據中心機房空調等。在整個空調行業中,格力電器還有很大的產業拓展空間。”他表示。

在今年1月17日的公司臨時股東大會上,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說,自己第二個任期的目標是,格力電器2023年營收要衝擊6000億元。

近年來,為了擺脫對空調業的過分依賴,董明珠對格力電器大膽佈局,比如手機、芯片及新能源車。董明珠稱,今後格力電器將形成空調、生活電器、高端裝備和通信設備四大板塊。

控制权或变更,格力将是谁的

混改猜想

儘管格力電器控制權背後的買家尚未明晰,但珠海市國資委準備對格力電器啟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向大致明確。

一位接近格力電器的業內資深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格力集團將以混合所有制改革、國企退出競爭性行業的名義,公開拍賣所持格力電器的股權。以董明珠為首的格力電器管理層及核心經銷商,很有可能將是最有實力的“接盤者”。

2014年,格力集團曾有過一次從集團層面動刀啟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想法,彼時珠海市國資委擬將不超過格力集團49%股權通過公開掛牌轉讓的方式引進投資方,但最終不了了之。

目前珠海市國資委旗下有6家上市公司,分別是格力集團控股的格力電器、珠海投資控股的格力地產、華髮集團控股的華髮股份、珠海港集團控股的珠海港、金控集團控股的力合股份、九洲集團控股的珠海控股。

2018年9月,珠海市國資委印發的《珠海市國資國企質量提升工作指導意見》提及,要“穩妥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增強企業活力、競爭力為目標,以產權多元化、引進戰略投資者為突破口,推進市屬企業混改工作。通過股改上市、引進來、走出去、合作投資等方式,加強與各類社會資本的平等互利合作。到2021年,市屬各級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覆蓋率達到70%以上,集團層面混合所有制改革落實2到3家,參與投資先進製造業上市公司2到3家。

在剛剛過去不久的全國兩會上,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2019年是國企改革的攻堅年。下一步,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推動國有資本投資和運營公司試點、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權多元化,以及強化正向激勵等方面,將是國資國企改革的重點領域。

格力電器公告稱,此次控制權變更涉及的相關交易受讓對象應在履行相關國有股權轉讓程序後確定,且相關事項涉及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等有權部門事前審批,相關事項能否獲得有權部門批准及批准時間具有不確定性。

“(格力電器控制權變更)不太可能像當初轉讓格力地產一樣,只是珠海市國資委內部的一個資產運作平臺調整,因為如果只是內部調整,實際控制人將還是珠海市國資委,所以這一次引入其他類型資本方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上述上海併購基金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稱。

他表示,格力電器此番控股權轉讓,有可能引進不同性質的資本和戰略投資者股東,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來實現進一步的市場化和引入活水,甚至不排除以混改的方式引入員工持股,提高管理層和員工的經營積極性。

誰來接手

從公告信息來看,格力電器不是通過定向增發變更控制權,那麼極有可能是通過股權的協議轉讓來變更控制權。

此次臨時停牌前,格力電器的總市值是2840億元,18.22%的持股比例對應的市值約為517億元,若以收購價不超過停牌前90%計,受讓方可能需要付出的代價不超過465億元。那麼,誰會有這麼雄厚的資金?

4月1日下午,有傳聞分別稱阿里巴巴、京東將收購格力電器5%股份,雙雙回應稱傳聞不實。

上述接近格力電器的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即將到來的5G通信、物聯網時代,使傳統制造業發生很大改變。互聯網巨頭手上有充裕的資金,對格力電器這樣的優質資產,難說沒有“動心”。

近年來,互聯網巨頭積極向線下門店、實體經濟滲透,比如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小米的IoT生態圈等。在物聯網入口之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格力電器正在佈局的智能家居系統,或成為互聯網巨頭的目標之一。

不過,實體經濟與互聯網經濟的遊戲規則並不一樣,對於互聯網巨頭而言,控股一家兩千億級的工業巨頭風險也不小。業內人士對記者稱,互聯網巨頭或更願意戰略性地參股格力電器,以獲得多個家庭物聯網的入口。

儘管與互聯網巨頭“緋聞”頻出,但多數市場人士認為,在以董明珠為首的格力電器管理層及核心經銷商是最有可能的“接盤方”。

今年1月,董明珠高票當選格力電器新一屆董事,並順利連任格力電器的董事長。上述接近格力電器的業內人士透露,早在去年春節後,珠海市政府已就董明珠是否連任格力電器董事長一事進行探討。珠海市政府當時已基本確定讓董明珠連任、然後推進格力電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思路。

董明珠去年就曾表示,希望在任期內實現格力電器員工持股,既防止“野蠻人”的惡意收購,又可以讓員工共享公司發展的成果。

“我們有9萬員工,如果一人出一萬元就9億元,如果一人出10萬元就90億元,如果一人出100萬元就900億元,差不多是格力電器目前30%股票的市值。我希望在退休前,讓所有格力員工持有格力股票,來解決野蠻人的問題。”董明珠稱。

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董明珠在格力電器中持有4448.8萬股,持股比例為0.74%,為格力電器第十大股東,也是最大的個人股東。此外,格力電器執行總裁黃輝、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望靖東、副總裁兼總工程師譚建明等高管也持有格力電器的股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