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在揚州這條“臥虎藏龍”的小巷裡,與文人墨客跨時空對話!

提到瓊花觀,在揚州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與瓊花觀一步之隔有一條小巷,雖然每天遊客穿行不斷,但似乎是養在深閨無人識,名氣不大。這條小巷就是東關街的觀巷。觀巷的“觀”應該讀第四聲,這可是一條“臥虎藏龍”的小巷。

在揚州這條“臥虎藏龍”的小巷裡,與文人墨客跨時空對話!

“鬧中取靜”的低調小巷

觀巷居民陶海揚告訴新聞女生雨薇,有遊客誤解,認為這是隋煬帝來觀看瓊花的地方,所以叫觀巷,這就大錯特錯,應當是稱作觀(第四聲)巷。觀巷緊挨著瓊花觀,是雙東線上最東邊的貫穿巷。85歲的陶海揚在觀巷生活了幾十年,他是一名退休教師,也是一名文史愛好者。

陶海揚老人說,瓊花觀原來並不叫瓊花觀。公元前110年漢成帝的時候,這個地方是個土地廟,後來到了唐朝,因為唐朝的皇帝信奉道教,於是改名叫唐昌觀,到宋朝的時候又改了名字叫蕃釐觀,蕃釐娘娘是道家的一個娘娘。北宋至道二年,也就是公元996年,當時的揚州太守因觀內的瓊花樹葉茂花繁,潔白可愛,寫下了一首詠《瓊花詩》,蕃釐觀後遂改名瓊花觀。在之後的漫長歲月裡,緊鄰瓊花觀的這條小巷慢慢發展起來,得名“觀巷”。

在揚州這條“臥虎藏龍”的小巷裡,與文人墨客跨時空對話!

陶海揚說,他在這條巷子裡走了幾十年,對於腳底下的每一塊石板、牆上的每一塊磚頭都很有感情。這麼多年來,這條巷子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原來的巷子很長,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由於馬路擴建,巷子就變短了。如今,觀巷還剩下短短的幾百米,走到頭就是東關街,十分的安靜,頗有一番“鬧中取靜”的意味。雖然觀巷是一條比較低調的小巷,但千萬不能小看了它。

陶海揚告訴雨薇,他家就住在觀巷27號,是包世臣故居,也是文物保護單位,是嘉慶年間的。包世臣,清代著名學者、書法家,安徽涇縣人。他學識淵博,並勤於實際考察,對漕運、水利、鹽務、農業、軍事等方面,都能提出有價值的見解。那麼,包世臣和揚州有什麼淵源?陶老又為何居住在他的故居里呢?這一切,似乎都要從這座老宅中找出答案了。

在揚州這條“臥虎藏龍”的小巷裡,與文人墨客跨時空對話!

陶海揚說,這個地方原來是個大花園,宅子是很考究的,後來因為變遷改建過,現在宅子裡面有72家房客,相當於是個大雜院,他家就是其中一戶,周邊又增加了幼兒園,充滿生活氣息。

“臥虎藏龍”的觀巷

低調的小巷,滄桑的故居,多少歷史被時間給掩蓋了,它們背後的故事更是難以尋覓。別急,咱們繼續跟隨陶老的步伐,來聽小巷故事!

在揚州這條“臥虎藏龍”的小巷裡,與文人墨客跨時空對話!

陶海揚說,包世臣做了一年的知縣,這個人很清高,不願意在官場上混,於是他就到處遊玩。1806年,30歲左右的包世臣遊歷到揚州,就居住在觀巷27號。宋代書法家米芾曾在揚州設“倦遊閣”,為敬仰前賢,包世臣將自己的住所取名為“小倦遊閣”。到了晚年,包世臣搬到了南京居住。這座宅子幾經易手,上世紀初被陶海揚做鹽商的祖輩買下了,現在屬於公管房屋。

陶海揚告訴雨薇,當時家裡購置這一處房屋的時候,並不知道這是包世臣的故居,一直到解放後文物普查,才查到一塊牌子,寫著“小倦遊閣”,這才知曉,當時非常高興。觀巷不僅出了名人包世臣,還有個名人叫吳尚先,是個醫學家,主張內病外治。

事實上,除了包世臣和吳尚先,著名畫家戈湘嵐也曾居住在觀巷,當代古琴大師劉揚的工作室就在幾步開外。這條短短的小巷,的確“臥虎藏龍”。

在揚州這條“臥虎藏龍”的小巷裡,與文人墨客跨時空對話!

跨越時空的對話

揚州市收藏協會副秘書長、書畫專委會主任倪剛說,到觀巷來,看包世臣的故居,聽觀巷的前世今生,還了解了包世臣的一些事蹟,受益匪淺,正好把他收藏的包世臣的藏品,以及他朋友收藏的包世臣弟子吳讓之、朱鋐的藏品一起來展示觀賞。

在揚州這條“臥虎藏龍”的小巷裡,與文人墨客跨時空對話!

倪剛老師首先拿出了一幅包世臣寫的對聯——為善讀書別無安樂,栽花種竹亦有經綸。倪剛解釋說,“為善讀書別無安樂”是一種典型的超脫精神;“栽花種竹亦有經綸”,指的是不僅官場裡有一套,或者書本里那一套,生活當中也有學問。包世臣是阮元以後碑帖的積極倡導者,包世臣提出書法要打破格局,不能光是館閣體、一言堂,要吸取各種門類,所以包世臣的書法寫得很凝重,他的字體、結體都寫得向右,用過去人的評價就是有點臺階,右邊稍稍高一點。

倪老師介紹,包世臣曾寫過一部文藝教育著作——《藝舟雙楫》,裡面有一篇文章《答三子問》,就是回答三個弟子對於書法的一些疑問。這三個弟子分別是梅植之、吳讓之和朱鋐,他們也都是清代的書法家。

在揚州這條“臥虎藏龍”的小巷裡,與文人墨客跨時空對話!

倪剛拿出了一幅吳讓之的作品,是一張扇面真跡。倪剛說,從字的風格當中就能看出包世臣的影子,但是吳讓之用筆用墨則更狠,更有力道,因為吳讓之是金石家,看得出來他手上的功夫。朱鋐也是大書法家,通過朱鋐的字也能看出包世臣的影子,不過其中一幅朱鋐的作品卻很不一樣。倪剛介紹,因為包世臣是學的鄧石如,隸書出自於鄧石如,又加入自己的理解,而朱鋐的這幅作品則是直接出自於鄧石如。

這些略微泛黃的紙張,讓現代人和老宅曾經的主人,以一種奇妙的方式完成了跨越時空的對話。也許正是因為居住在包世臣故居、居住在歷史悠久的觀巷,陶老對於守護揚州文化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從2015年揚州2500年城慶開始,年過八旬的他就一直在整理東關街的相關資料。陶海揚說,文字稿都整理好了,揚州文化名人韋明鏵為作品寫了序,現在已經交付排版,準備印刷出來。作品裡包含了觀巷的前世今生,現在的內容和以前的東西,如何繼承、弘揚,又如何創新,這些都包含在內,還有一些是他自己提出的建議。

感謝陶海揚老人,謝謝他保留著對於觀巷的這份記憶,讓我們有機會了解觀巷。其實,揚州的每一條小巷,都有著這樣動人的前世今生,等待著我們去尋訪、去發掘!

來源丨揚州廣電“揚帆”手機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