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預計1季度GDP增速6.2%,或為年內低點

預計1季度GDP增速6.2%,或為年內低點

核心觀點

1、2月基本面數據偏弱,考慮到宏觀政策擴張帶來的逆週期效應,預計3月三大需求將有所好轉。信貸和社融料將保持高位,信用擴張持續。CPI在豬價持續上漲下或進入持續上行區間,PPI短期通縮風險有所緩解,預計3月同比回升至0.6%。預計1季度GDP同比增長6.2%,或為年內低點。

摘要

PMI重回擴張區間,工業生產有所修復。3月高爐開工率保持穩定,發電量、耗煤量均有所改善,將支撐工業數據;此外當月中採和財新制造業PMI均重回榮枯線以上,預計工業增加值增速將有所回升(至6%左右)。

投資:製造業和基建將環比上行,料帶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升至6.2%。我們認為3月將呈現基建投資繼續環比修復、製造業投資有所回升、房地產投資增速略降的現象。具體來看,3月地方債和地方專項債發行保持較高水平,同時工業生產有所恢復,料將繼續推動基建回升,環比改善或在1個百分點以上;而從3月財新制造業PMI和中採製造業PMI變化情況來看,兩者在3月均重回擴張區間,疊合去年的較低基數,製造業投資增速有望一定程度修復,幫助固定資產投資的企穩在6.2%的增速水平附近。

消費:汽車持續拖累消費,但物價上行可能促使名義社消增速改善。高頻數據看,截止22日,3月乘用車銷售數量同比增速仍然為-19%,汽車消費仍然拖累整體消費。但商貿零售端數據3月有所回暖,且伴隨著市場對經濟預期的逐漸改善,居民消費需求可能會進一步回升。綜合考慮汽車拖累、實際消費需求轉暖、CPI上行和基數因素,預計3月名義社消同比增速會上行至8.4%。

進出口:春節提前,全面復工疊加低基數提振進出口。今年春節靠前,3月份企業已全面復工,3月製造業PMI環比回升1.3個百分點至50.5%步入擴張區間,且高頻數據顯示耗煤量、發電量等增速較快,與國內復工情況相一致。同時考慮到去年基數較低的因素,3月進出口數據可能會出現一定改善。預計出口金額同比增速為4%,進口金額增速為5%。

價格數據:CPI進入上行通道,PPI短期緩解下跌壓力。豬價開啟急漲模式,菜價環比雖下行但同比回升,雖非食品整體上漲動能偏弱,但油價也一定程度能給與支撐。預計3月通脹回升至2.1%。3月需求端短期回暖,PMI相關指標和CRB指數都顯示工業品價格環比將出現上升,預計3月PPI小幅上升至0.6%,短期通縮風險有所緩解。

信貸水平:監管投放加大引導力度,信貸仍將保持同比多增。從3月數據來看,我們認為整體新增信貸投放仍將高於去年同期(2018年3月為1.12萬億元),其中受財政部地方專項債逆週期密集發行的影響,以及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貸款投放的力度,對公貸款比例有望較上月繼續抬升,有助於貸款結構的改善。與此同時,3月房市較為活躍,環比有所修復,因此料將同時帶動居民中長期貸款的上升。綜合來看,預計3月新增貸款規模或為1.2萬億元,環比將依舊保持多增。

社融規模:增速穩定在兩位數區間,或升至10.2%。在流動性較為充裕的背景下,我們預計社融增速將較上月小幅回升0.1個百分點至10.2%,而當月新增或為1.85萬億,高於去年同期1.58萬億的水平。

廣義貨幣供給:M2增速將環比修復,或為8.4%。從影響因素來看,伴隨表外融資增速的小幅企穩及前序降準效果的持續顯現,預計3月M2環比將有所回升,或為8.4%左右。M1方面,1-2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顯示,企業盈利仍然受壓制,預期3月改善幅度將極其有限,料仍將在2%左右水平。

預計1季度GDP增速6.2%,或為年內低點

正文

經濟數據:3月環比改善,1季度GDP預計增長6.2%

工業:高頻數據顯示工業生產活動有所回暖,工業增加值增速3月或反彈至6%

3月PMI指數重回擴張區間,中小企業動能正在加速恢復。3月中採製造業PMI較上月回升1.3個百分點至50.5%,其中生產量分項回升3.2個百分點至52.4%,新訂單分項回升1個百分點至51.6%,雖有部分春節因素擾動,但回升幅度較為顯著,顯示企業的生產活躍度有顯著改善。而分企業類型看,3月大、中、小製造業企業PMI分別為51.1%、49.9%和49.3%,中小企業PMI雖然仍在榮枯線以下,但環比改善顯著,而財新制造業PMI也在時隔四個月後重回擴張區間(50.8%),顯示出中小企業的動能正在加速恢復。

高頻數據轉好,預計工業增加值增速3月將有所反彈。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3%,較前值(2018年12月)回落0.4個百分點,低於市場預期(5.6%),體現出實體經濟仍在探底期。但從3月數據預測來看,整體則較為樂觀,我們預期環比將有顯著改善。從高頻數據觀察,當月高爐開工率逐周小幅走低,從3月初的65.8%小幅下降至3月末的63.6%,但環比保持基本穩定,並未顯示繼續下滑。同時,六大集團耗煤量同比增長自2018年8月以來首次轉正(3.7%),而根據李克強總理在博鰲亞洲論壇(3月28日)中的講話表示,3月份,日均發電量、用電量增速達到兩位數,這都對工業增加值增速的企穩給予了支撐。綜合我們對整體制造業投資和對工業的景氣程度的判斷,預計工業增加值3月增速將有所反彈,預期為6%。

投資:製造業和基建將環比上行,料帶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升至6.2%

固定資產投資方面,1-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6.1%(前值5.9%,去年同期7.9%),繼續小幅改善,企穩跡象明顯,3月固定資產投資料將維持較好水平。分項來看,我們認為3月將呈現基建投資繼續環比修復、製造業投資有所回升、房地產投資增速略降的現象。具體來看,3月地方債和地方專項債發行保持較高水平,同時工業生產有所恢復,料將繼續推動基建回升,環比改善或在1個百分點以上;而從3月財新制造業PMI和中採製造業PMI變化情況來看,兩者在3月均重回擴張區間,疊合去年的較低基數,製造業投資增速有望一定程度修復,幫助固定資產投資的企穩;而房地產投資方面,儘管當月土地市場成交仍然活躍,且銷售情況略有好轉,但我們認為1-2月的較高增速(10.6%)不可持續,預計將在高位有所下降,但幅度應當仍在可控範圍內。綜合來看,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速或較前值將有環比上升,3月增速或保持在6.2%。

消費:汽車持續拖累消費,但物價上行可能促使名義社消增速改善

根據乘聯會統計,截止22日,3月前3周乘用車銷售數量同比增速為-19%,2月為-17.4%,去年同期全月為5%。預計汽車消費仍然將是3月社消增長的重要拖累。主要原因還是前期購置稅政策對需求的透支,另外也可能是增值稅減稅帶來的降價預期促使當月需求後移。此外,汽車新的環保要求將會推升價格對消費形成負面影響。但北京、深圳等地紛紛宣佈推遲原定於2019年年初實行的國六標準也側面驗證了實際的汽車消費較差,政策可能需要暫緩推。

但另一方面,3月商貿零售端數據有所回暖,且伴隨著市場對經濟預期的逐漸改善,居民消費需求可能會進一步回升。同時,3月CPI預計將會大幅回升至2.1%左右,物價上行不僅會增加居民對必須品的實際消費,同時也會推高社消名義增速。綜合來看,考慮到汽車拖累、實際消費需求轉暖、CPI上行和基數問題,預計3月名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為8.4%。

進出口:春節提前,全面復工疊加低基數提振進出口

出口方面,主要貿易伙伴製造業PMI持續下滑。2019年一季度,美國製造業PMI回落2.4個百分點至54.2%(3月未公佈),歐元區製造業PMI下滑3個百分點至47.5%,日本製造業PMI減少1.1個百分點至49.2%。整體看,外圍需求仍然處於下行區間。但由於今年春節提前,3月企業已經全面復工且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因此預計3月出口可能會出現一定改善。而且此前海關總署公佈3月上旬出口回升勢頭強勁,同比增速達到39.9%。總體看,預計出口金額同比增速為4%(美元計)。

進口方面,春節提前促使3月國內企業全面開工,3月製造業PMI為50.5%,較上月回升1.3個百分點,結束了過去連續三個月生產收縮的態勢,並且指數整體反彈主要得益於生產的拉動。同時PMI進口為48.7%,環比大幅增長3.9個百分點。並且高頻數據顯示,3月發電量、耗煤量等增速較快,且原油價格3月小幅增長,綜合看考慮基數效應預期3月進口增速為5%(美元計)。

經濟增長:預計1季度GDP同比增速6.2%,或為年內低點

今年1、2月基本面數據偏弱,消費不及預期,製造業投資回落,進出口大幅負增長。但以貨幣和財政為主的宏觀政策擴張帶來的脈衝效應,疊加春節錯位,預計3月基本面情況有所緩解,PMI產需兩端也環比出現回升,但加總1、2月基本面表現,我們預計1季度GDP增速為6.2%。

物價:CPI進入上行通道,PPI短期緩解下跌壓力

豬價急漲,通脹進入上行通道。3月22個省份生豬價格環比大漲逾16%,前值為-2%。目前生豬產能去化程度繼續延伸,市場悲觀氣氛仍未改變。蔬菜方面,溫度回升,鮮菜供給有所上升,農業部菜籃子產品批發指數環比跌0.2%,但同比由於基數的原因增長9.7%。總體,食品價格將由上月的0.7%顯著上漲,成為3月CPI的主要推動力。雖然國際油價3月的環比漲幅較2月有所下降,但同比仍較前值擴大。非食品價格由於總需求的疲弱仍然難以見到顯著增長,預計3月較前值小幅增長至1.8%左右。總的來說,通脹在經歷了前兩月的低迷後,隨著豬價的上升勢頭確立,有望在未來2季度內穩定在2.5%-3%之內,3月抬升趨勢初步確立,預計3月份同比增速為2.2%。

3月需求端短期恢復,PPI環比上行。製造業PMI顯示新訂單上漲至51.6%,近幾個月的新高,生產的需求側出現短期好轉。CRB指數也顯示3月環比上漲,PMI工業原材料購進價格為53.5%,是去年11月以來的新高,預示3月PPI環比將出現改善。從大類分項來說,螺紋鋼和有色價格環也較前月上升。綜合來看,我們預計3月PPI將短期內遠離0%附近,同比增長或為0.6%。

金融數據:預計M2回升至8.4%,社融增速維持穩定

信貸水平:監管投放加大引導力度,信貸仍將保持同比多增

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8858億,為連續第十一個月同比高於去年同期。從3月數據來看,我們認為整體新增信貸投放仍將高於去年同期(2018年3月為1.12萬億元),其中受財政部地方專項債逆週期密集發行的影響,以及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貸款投放的力度,對公貸款比例有望將較上月繼續抬升,有助於貸款結構的改善。與此同時,3月房市較為活躍,環比有所修復,因此料將同時帶動居民中長期貸款的上升。綜合來看,預計3月新增貸款規模或為1.2萬億元,環比將依舊保持多增。

社融規模:增速料將穩定在兩位數區間,或升至10.2%

社融方面,2月新口徑下新增社會融資總額7029億元。展望3月數據,在流動性較為充裕的背景下,我們預計社融增速將較上月小幅回升0.1個百分點至10.2%,而當月新增或為1.85萬億,高於去年同期1.58萬億的水平。

分項來看,表內融資方面,預計新增本外幣貸款或為1.2萬億元;直接融資方面,3月市場表現活躍,預計當月信用債融資及股票市場融資之和約為3000億元;地方專項債方面,經Wind初步統計,疊合口徑調整,預計淨髮行量為2000億元,繼續貢獻社融的淨增長;表外融資方面,綜合對到期量的判斷,預期委託、信託、未貼現承兌匯票三項綜合可能將維持小幅負值,或為-200億元;而其他融資方面,3月為季末貸款核銷月份,疊合我們對銀行ABS的發行規模預測,整體或為1700億元。

廣義貨幣供給:M2增速料將環比修復,或為8.4%

廣義貨幣供給方面,受季節因素等影響,2月M2增速有小幅下滑(8%)。展望3月,從影響因素來看,伴隨表外融資增速的小幅企穩及前序降準效果的持續顯現,預計M2環比將有所回升,或為8.4%左右。M1方面,1-2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顯示,企業盈利仍然受壓制,預期3月改善幅度極其有限,料仍將在2%左右水平。

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19年4月1日發佈的報告《2019年3月經濟金融數據前瞻:預計1季度GDP增速6.2%,或為年內低點》,具體分析內容(包括相關風險提示等)請詳見相關報告。若因對報告的摘編而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為準。

預計1季度GDP增速6.2%,或為年內低點

《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於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過微信、有道雲等方式製作的本資料僅面向中信證券客戶中的金融機構專業投資者,請勿對本資料進行任何形式的轉發行為。若您並非中信證券客戶中的金融機構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勿使用本資料。

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感謝您給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問,敬請發送郵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本資料所載的證券市場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證券”)的研究部編寫。中信證券研究部定位為面向專業機構投資者的賣方研究團隊。通過微信形式製作的本資料僅面向中信證券客戶中的金融機構專業投資者,請勿對本資料進行任何形式的轉發行為。中信證券不因任何訂閱本公眾號的行為而將訂閱人視為中信證券的客戶。若您並非中信證券客戶中的金融機構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應首先聯繫中信證券機構銷售服務部門或經紀業務系統的客戶經理,完成投資者適當性匹配,並充分了解該項服務的性質、特點、使用的注意事項以及若不當使用可能會帶來的風險或損失,在此之前,請勿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感謝您給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問,敬請發送郵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本資料定位為“投資信息參考服務”,而非具體的“投資決策服務”,並不涉及對具體證券或金融工具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需特別關注的是(1)本資料的接收者應當仔細閱讀所附的各項聲明、信息披露事項及風險提示,關注相關的分析、預測能夠成立的關鍵假設條件,關注投資評級和證券目標價格的預測時間週期,並準確理解投資評級的含義。(2)本資料所載的信息來源被認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證券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同時其相關的分析意見及推測可能會根據中信證券研究部後續發佈的證券研究報告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會因為使用不同的假設和標準、採用不同觀點和分析方法而與中信證券其它業務部門、單位或附屬機構在製作類似的其他材料時所給出的意見不同或者相反。(3)投資者在進行具體投資決策前,還須結合自身風險偏好、資金特點等具體情況並配合包括“選股”、“擇時”分析在內的各種其它輔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決策。為避免對本資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資評級、目標價格等內容產生理解上的歧義,進而造成投資損失,在必要時應尋求專業投資顧問的指導。(4)上述列示的風險事項並未囊括不當使用本資料所涉及的全部風險。投資者不應單純依靠所接收的相關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須充分了解各類投資風險,自主作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

本訂閱號中的所有資料版權均屬中信證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發送或複製本訂閱號中的內容。除經中信證券認可的情況外,其他一切轉載行為均屬違法。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