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流媒音乐平台之战:腾讯音乐向左,网易云音乐向右

流媒音乐平台之战:腾讯音乐向左,网易云音乐向右

如何判断一个行业正在跑道上准备起飞,标准很多,如果一款产品,一家公司,一个行业不讲故事,不喷金句,不玩情怀,不晒数据,甚至不爱开发布会,却能让用户趋入若鹜,资本不请自来的,这个风口就稳了。

听起来门槛有点高,仔细一想,流媒音乐平台就是。

最近的好消息很多,腾讯音乐上市了,首日收涨7.69%,市值近230亿美元;网易云音乐逆势融资,拿到新一轮6亿美元。

作为中国数字音乐市场的两座大山,网易云音乐与腾讯音乐之战必不可免。

流媒音乐平台之战:腾讯音乐向左,网易云音乐向右

在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让用户自发创造好的内容,太难了。而抓住受众的喜好,将产品做活,富有人情味儿更不是件容易事,本文将以网易云音乐的产品和战略为主线,以此窥探这位流媒音乐平台“后来者”能取得高度发展的奥秘。

从2017年3月杭州的“乐评专列”起,网易云音乐开始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并凭借其独特的“扎心热评”营销方式,赚足了热度和讨论度。

流媒音乐平台之战:腾讯音乐向左,网易云音乐向右

当年轻人讨论起网易云音乐

在年轻用户心中,网易云音乐是特别的

当年轻人讨论起网易云音乐,更像说起一个归属地,可以与“同类”相遇。而一个平台一旦拥有了情感上的象征意义,就意味着它不仅仅是一个内容输出渠道,还承载着用户的情感寄托。就像B站不仅仅是一个视频网站,更是泛二次元群体的精神归属地。

流媒音乐平台之战:腾讯音乐向左,网易云音乐向右

世界永远是属于年轻人的,但年轻用户并不容易被讨好,不管是接连爆发的二次元、电竞等小众市场,还是直播、短视频等掀起一时风口的红海市场,

能够完成红利收割的永远只是几个头部平台,后来者面临的则是年轻用户们的冷淡

这种行业语境下,我们可以将目光进一步聚焦在“虽然比同行起步晚,但却快速崛起”的网易云音乐发展路径上:它为何能够成功撬动市场,赢得年轻用户?

方法论或许并不复杂。

首先,网易云音乐以产品社交属性吸引年轻用户的注意,各类UCG个性化歌单、活跃的评论区、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推送等具备社交特性的板块应运而生,形成平台独一无二的社区氛围。从而让平台与用户产生情感羁绊,消费动机从内容需求升级为情感需求,年轻用户就像溪流入海一般自然而然汇聚而来。

流媒音乐平台之战:腾讯音乐向左,网易云音乐向右

再者,网易云音乐999+的评论区则更进一步加深了用户与用户、用户与音乐人之间互动交流,增加音乐曲库使用率,真正打通了“歌单+社交”的路径,使“以音会友”成为网易云音乐的标签之一。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以社交切入音乐市场之后,网易云音乐开始了自我进化与内容深耕,将短视频、直播等新型内容形式加载入平台,通过产品更新进一步将平台年轻化,从音乐平台向泛娱乐平台升级,拓展了平台生命力。

“音乐的力量”在哪里?

从默默无名到拥有4亿用户,网易云音乐依靠的只有它那句无人不晓的标语“音乐的力量”吗?其实不然。网易云音乐的崛起之路,离不开传播力量的推动。

网易云音乐不是一款单纯的音乐APP,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更像是一款音乐社交应用。这里的“音乐社交”是指:以用户社交互动为联结、以用户生产内容为核心、最大化开发用户创造力,

并帮助用户最终实现音乐享受与消费的运营理念或策略。

音乐之所以能打动我们,是因为在某一瞬间,我们对所看、所听感同身受。人内心深处是渴望得到情感共鸣的,他们希望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去。在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在线音乐用户洞察报告》中也显示:超过半数的用户会分享自己喜爱的音乐,特别是通过QQ和微信这两个社交平台将自己喜爱的音乐分享给特定的人群。

流媒音乐平台之战:腾讯音乐向左,网易云音乐向右

人们往往倾向于将自己的情感与体验分享给现实生活中密切接触的人或是志趣相投的人,因此云音乐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分享、交流的社交属性相融合,而

这种基于人际关系的传播为网易云一系列的营销和后续的口碑发酵奠定了社交基因。

例如,2017年3月,杭州地铁一号线,以网易云音乐中的热门乐评为装饰被打造成为了“乐评地铁”。网易云音乐通过发布有针对性的户外广告,从而促使目标群体上传相关文字、图片、视频,巧妙地利用人的传播本能,最大限度的激发了用户创造与分享的热情,这种别处心裁的线下营销,让网易云音乐在社交平台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流媒音乐平台之战:腾讯音乐向左,网易云音乐向右

当2012年音乐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这个市场上已经有诸多音乐平台,网易云音乐的企业掌舵者依旧坚持认为,那些平台只是实现了音乐的“播放功能” ,而没有挖掘出其中的“分享功能”。

那个时候,网易云音乐的丁磊壮心不已“如果说iPhone重新定义了手机,希望网易云音乐以社会化发现与分享的方式,重新定义音乐体验,为用户打造全新的音乐生活。”

直到2015年7月,国家版权局发布《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的通知》,一下子把战线拉到“版权”上,网易云音乐的优势才开始变得暗淡。

流媒音乐平台之战:腾讯音乐向左,网易云音乐向右

与此同时,腾讯反应很快,火速把旗下的QQ音乐业务与中国音乐集团(CMC)合并,与酷狗音乐、酷我音乐成了一家人,拿下了音乐版权领域的大半壁江山。

流媒音乐平台之战:腾讯音乐向左,网易云音乐向右

各大音乐平台用户占有率比较

据比达咨询数据显示,在2017 年主流音乐平台下载量市场份额中,腾讯旗下音乐品牌以65.2%的占比排名第一,对比网易云音乐、阿里音乐优势明显。

与此同时,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7年7月,腾讯系音乐app独占用户占比95.7%,与网易云音乐的重合用户数为2477.2万人;2018年7月,两家的重合用户翻了一倍,达到5750万人。

可是,用户到底还是在意版权,很多人选择了卸载版权少的一家。

有网友在知乎上提问:你为什么卸载了网易云音乐?在8263个回答中,卸载原因依然聚焦在“版权”。

版权乏力,网易云音乐的路会走向何方?

笔者认为:2018年即将过去,在线音乐行业,音乐产业版权战不再是主旋律,下一个战场或许就是商业空间的扩大化,年轻用户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一个已有版权和市场份额已成定局的当下,发掘更多的音乐人才,走入更细分的音乐领域,是未来拥有自己独家版权的机会。

流媒音乐平台之战:腾讯音乐向左,网易云音乐向右

在“满意度”比拼中,网易云音乐与QQ音乐难分伯仲

各大音乐平台都在市场上践行着自己的方法论,试图获得更多的用户增量,但实际上,在音乐内容的基础建设基本完成之后,平台认同感与归属感比资本、技术都更来得有穿透力,谁能率先成为年轻用户眼中的“自己人”,谁就取得胜利。在这一点上,看网易云音乐将会以何种方式取得先机。

流媒音乐平台之战:腾讯音乐向左,网易云音乐向右

《网易云音乐:“音乐的力量”还是传播的力量?》来源:狐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