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內蒙古歷史上貢獻最大的學校:土小

內蒙古歷史上貢獻最大的學校,就是土小,全稱為土默特學校。該校先後培養了很多無產階級革命家,被譽為革命的搖籃。

內蒙古歷史上貢獻最大的學校:土小

土默特學校創建於1724年,地址在今玉泉區文廟街東口路北。據史料記載,該校初期的學生均由土默特旗的60位佐領(官職)選送,每名佐領選送兩名聰明的兒童入學。後來,土默特官學改名為啟運書院。

直到1907年,在百日維新運動影響下,啟運書院又更名為土默特高等小學堂。1911年辛亥革命後,又更名為土默特高等小學校。該校培養了很多仁人志士。例如雲亨、經權是土默特地區最早的同盟會會員,他倆還分別被孫中山和黃興任命為綏遠特別區將軍和歸化城都統。

清末畢業於土默特高等小學堂的榮祥,文彩飛揚,被譽為塞外文豪,他曾擔任過蒙古抗日遊擊軍第三軍司令部中將司令,解放後曾任過土默特旗旗長、歸綏市副市長等。

1925年,土默特高等小學校重修校舍,並改名為土默特旗立第一中學,但仍設高小兩個班。1929年,停辦中學,又成了小學。此後實行初小、高小分段,全校共設立了6個班。

內蒙古歷史上貢獻最大的學校:土小

當時,烏蘭夫就讀於土默特高等小學校第四班,畢業後考入北京蒙藏學校。1925年,烏蘭夫被中共北方區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4年後歸國從事秘密工作。1934年,烏蘭夫返回土默特高等小學校,擔任庶務主任兼歷史、地理課老師,從事著革命活動。與此同時,他的同學,共產黨員奎璧也回校任蒙古文教員兼《綏遠日報》蒙古文編輯。他們利用職務之便,向師生宣傳抗日思想,組織師生開展抗日救亡活動。直到抗日戰爭前夕,他們才離開這所學校。

內蒙古歷史上貢獻最大的學校:土小

其實,除了烏蘭夫和奎璧,該校還培養出許多革命戰士,例如李裕智、吉雅泰、多松年、趙誠、雲潤、康根成、佛鼎、朱實夫等,他們都是內蒙古最早的革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